消费是人们日常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消费者行为是市场预测的核心因素。人文地理学研究消费行为空间主要是研究消费者购物行为过程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作用的关系。
(一)影响消费者行为的主要因素
1.消费者购买需要
需要是购买行为的开始。当消费者产生需要时,便产生了对商品和服务需求的动机,而动机才使行为发生成为可能。人的需要是多方面、多层次的。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把人类需要分为五个层次,即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社会性的需要、尊重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他认为,基本生理的需要满足以后,才能寻求更高一层的需要。每一种需要都会产生某种消费行为的动机。了解人类需要对于预测消费者的行为相当重要。因此,企业常常做市场问卷调查来获得消费者的需求倾向。
2.消费者的收入
消费者收入状况对消费者行为有很大的制约作用。一般来说,收入愈高的家庭,消费量就愈大。
3.消费者的个人因素
个人因素主要包括消费者的年龄、职业、文化层次、个性特点以及爱好等。这些因素共同影响着消费者需求,影响消费者的行为。例如,对于爱好足球的人,可能常去购买足球以满足自己这方面的兴趣需要;对于一些旅游爱好者,则喜欢花费金钱和时间去各地游玩、观光;对于在校学生来说,购买书籍是他的主要消费行为;对于一个农民来讲,购买农业用品则是他们的消费需求。因此,个人因素影响消费者对不同商品和服务的需求,从而影响消费者的决策与行为。
4.地理环境因素
地理环境因素对消费者行为有着很大影响,不同地区、不同季节的消费者对商品和服务的需求有很大差异。如山区的农村居民和大都市的城市居民,他们的消费行为迥然不同;炎热的南方居民对防热产品需求量大,严寒的北方居民对御寒用品的需求多。这都反映了地理环境对消费者的需求和行为的制约和影响。
(二)消费者行为模式
对于消费者行为模式,克里斯塔勒和廖什在各自的区位论中都曾进行了研究,他们认为,消费者总是光顾那些能够满足消费者全部需求的最近的消费中心。他们把消费者看作理性的“经济人”。实际上,消费者对价格非常敏感,如果所提供的商品价格相对较低,消费者就会光顾价格低的消费中心而不选择最近的消费中心。这个距离最短理论的最大缺点在于,它把复杂的消费行为简化为以其特殊方式处理的仅有一个变量的行为,而在现实生活中,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因素是多方面、多样化的。因此,许多学者对消费行为模式进行了更深入的研究。
1.消费引力模式
该类模型引用了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方法。最早的消费引力模型是由美国的D.L.赫夫于1963年在传统引力模式基础上建立的概率引力模型。该模型认为消费者距消费中心的距离及消费中心的规模与消费行为的产生存在较大的因果关系,距离越近,规模越大,消费中心的吸引力越强,消费者在该中心进行消费的概率就越大;反之,则越小。其公式为
式中,Pij——一个在i地的消费者去j地的概率;
Aj——j消费中心的吸引力,以商店规模即占据的空间面积来表示;
Dij——i地到j消费中心的距离;
λ——经验指数。
2.空间偏好模型(www.xing528.com)
该模型由美国布什顿于1969年创立。他认为,消费者根据一定程度的偏好全部分布在可供选择的购物中心,并且他能够根据偏好的认识对消费者外部行为进行测定。其公式为
式中,Iij——引力指数;
P——随机抽样的比例;
Rj——j距离;
Qij——在j距离内到i规模中心地购物的次数;
Ni——在调查区内i规模的中心个数;
D——在调查区内每平方千米的家庭数。
布什顿认为,各种偏好可以通过不可度量的明显成对的对比数据进行统计,没有考虑特定的购物中心,而是通过对“区位类型”的研究,把一般型问题引入模型中,来揭示它们在空间上吻合的规律。
3.信息消费行为模型
该模型由美国的卡德瓦拉德在1975年提出,其公式为
式中,Pi——消费者光顾商店的比例;
Ai——商店i的吸引力;
Di——距商店i的距离;
Ii——消费者拥有i的关于商店的信息量。
卡德瓦拉德在该模型中强调3个变量:商店的吸引力、在真实的和估价的两种条件下消费者与一个商店的距离以及消费者所拥有的关于该店的信息量。
4.学习消费行为模型
美国的赫德森等人对该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他们认为购物是一种循环行为,该行为随着学习的进行而不断改变。有四种因子影响着这种学习过程:零售环境性质、个人行为空间的性质、在行为空间内个人对因素评价的变化、行为的随机波动。关于学习消费行为模型的论述很多,在这里不做具体的阐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