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地域类型解析

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地域类型解析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枢纽型经济地域类型的发展是以完善、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为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通道。城市与区域的关联度较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强度较弱。

人文地理学: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地域类型解析

根据城市-区域相互作用的地域条件特征,可以把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形成的经济地域类型划分为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域、大城市经济地域、枢纽型经济地域、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和工矿型经济地域五种类型。

(一)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域

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域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经济以较发达的农业为主,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

1.基本特征

农业为主的经济地域的城市发展水平较低,区域经济以较发达的农业为主,区域产业结构转变迟缓,区域社会经济发展及城市化水平低,城市与区域的联系不够紧密,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较弱,城乡之间的关系还处在对立状态,城乡二元结构比较明显。

2.动力机制

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成为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主要动力机制。传统农业地域快速发展的重要途径是加速城镇化进程和中心城镇的发展,形成较强的聚集效应,使中心城镇成为传统农业地域城市化的主体空间,为农业地域的要素、产业聚集提供载体空间。

3.发展方向

首先,应以农业产业化为基础,把发展农产品加工、农业服务业作为产业增长极;其次,大力发展乡镇企业,有效吸纳农村剩余劳动力;再次,合理布局乡村工业,使其产生集聚经济效益和规模经济效益;最后,不断完善城市中心的职能,进而促进城市与区域的快速发展。

(二)大城市经济地域

大城市经济地域是在中心城市聚集到一定程度后,中心城市向周围空间不断疏散人口、产业及职能,周围腹地接受来自中心城的辐射,逐渐发展形成的产业与空间体系。

1.基本特征

大城市经济地域的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程度高。中心城市作用突出,区域发展水平及产业结构层次水平高。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内容丰富。城市对区域的带动作用明显,明显的产业发展聚集规模优势及区域发展水平、区域市场容量和市场消费层次优势,使大城市地域产业结构转换效率高。

2.动力机制

大城市的溢出效益是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主导机制,主要体现于首位城市的要素与产业的高度聚集及聚集到一定程度时的功能扩散与空间扩展,伴随着城市区域化进程的是大都市区产业与空间结构体系的形成与完善。

3.发展方向

大城市经济地域应以更新与强化都市区的发展动力,促使中心市区产业结构服务化,加快城市(中心城市)要素、产业及职能向周围地域的扩散,加强和完善中心城市辐射功能体系,加速具有特色的卫星城镇的建设及卫星城镇体系的形成。

(三)枢纽型经济地域

枢纽型经济地域城市利用其交通枢纽地位,可带动其周围地区(区域)发展,形成经济发展的“增长极”和“发展轴”。

1.基本特征

枢纽型经济地域的交通、通信比较发达,各种物流、人流、信息流等能够快速地在城市与区域间自由流动,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领域宽广。枢纽型经济地域类型的发展是以完善、发达的交通通信网络为基础的,为城市与区域的相互作用奠定了基础通道。(www.xing528.com)

2.动力机制

交通运输条件的优越与否,决定了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程度。枢纽型经济地域利用其发达的交通体系和现代化通信网络,形成了一个巨大的枢纽经济节点。这个枢纽不仅关系到区内各经济体的交流,更重要的是利用其枢纽功能实现与广大腹地之间的物质和能量互换。

3.发展方向

科学制定交通运输网络和枢纽的建设布局规划,通过各种交通方式的合理分工和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搞好各类配套设施建设,加强联运环节管理工作,推动综合性交通枢纽的发展。依托交通枢纽城市特有的便利条件,大力发展制造业和第三产业,有效增强城市经济实力,优化城市产业结构,提高城市工业化水平。

(四)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

生态环境脆弱型经济地域是指地域生态系统抗干扰能力差的生态敏感区。

1.基本特征

生态环境脆弱、农业自然灾害频繁,使得该地域以低层次农业生产为主体,经济实力集中于少数乡镇,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程度较低,城市化质量不高,工业化的推动作用尚较薄弱,某些重要城镇过分依赖区外服务职能,城市对区域的辐射带动作用程度较低。

2.动力机制

环境脆弱地区城市与区域整合的基础是区域生态环境恢复与整治,所以,生态环境脆弱地域的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城镇建设的协调等问题显得尤为重要。资源开发与产业发展应建立在生态技术系统的支持下,根据市场对绿色生态产品需求及地区生态位状况,选择适应地区生态基底的生态产业,依据循环经济理论,建立全封闭、零排放的循环生产系统。

3.发展方向

该类型地域的发展方向应以恢复与整治生态环境为前提,选择区域生态环境结构完善、抗干扰能力强的地区集中布局人口与城镇,要实施生态城市发展战略,建立生态化的产业结构体系,强调人与自然协调发展。

(五)工矿型经济地域

工矿型经济地域是在矿产资源富集地区,由于矿产资源开发与资源加工体系的形成而产生的区域产业与城市化地域。

1.基本特征

工矿型地域空间结构形态表现出明显的松散性特征,大部分城市是“缘矿建厂、缘厂建镇、连镇成市”规律作用下的产物,城市随资源开发的地域扩展,往往呈现“点多、线长、面广”的松散形态,城市也因此被分成若干大小不同的不连续散点单元。城市与区域的关联度较低,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强度较弱。由于企业与城市呈现出分离的板块式结构,城市规模效益和极化效应不佳,突出地表现为“大工业、小农业”“大企业、小市政”“大国有经济、小民营经济”“离城建厂”和“独立建区”,致使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强度较弱。

2.动力机制

资源开发是工矿型地域城市与区域相互作用的主要动力机制。这一地域类型城市因资源开发而兴起,城市的发展历经矿区小城镇→县城→小城市→中等城市,甚至大城市的发展过程。同时,区域产业结构单一,产业构成以资源采掘和粗加工为主。

3.发展方向

工矿型地域城市建设应采用集中城市化模式,强调主导资源开发达到规模水平阶段后,产业发展重点及时转向资源加工业,建立以资源采掘为基础,资源加工业与资源替代产业相结合的多元化产业结构体系。应促进工矿型地域要素、产业的城市聚集及城市空间体系完善,强化城市职能与“区”“城”一体发展,逐步形成多样化的现代城市职能体系,有效增强城市的综合服务能力,扩大城市的辐射、组织效应。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