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一直滞后于工业化水平和经济发展水平,形成了“过低城市化”的现象,其主要原因就在于中国的农村城市化问题。农村城市化是一种“自下而上”的城市化现象,农村地区通过自筹资金发展乡镇企业等非农经济活动,实现产业和人口的非农化转移,调整农村经济和社会结构,实现城市化的目标。
20世纪70年代末,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在农村的施行,极大地解放了农业劳动力。为解决大量的农村剩余劳动力问题,一方面,我国“允许农民自带口粮,进城落户,务工经商和办服务业”;另一方面,大力发展乡镇工业,以吸收剩余劳动力。我国在农村城市化的进程中,农业剩余劳动力的空间转移体现在三个层面上:①进入城镇,这部分人口实现了完全的城市化;②进入集镇,这部分人口白天在镇办企业上班,晚上回村庄居住,形成集镇通勤人口,未实现空间上的城市化;③就地转移,进入村办企业就业,但具有较强的兼业性,没有实现完全的城市化。1978—1988年,通过国家招工进城的农民只有1110万,而在各类乡镇企业中工作的农民达9000多万(许学强,等,1987),其中多数都是上述第二和第三种类型,进入城市居住的并不多。因此,我国农村城市化现象直接导致了城市化水平的滞后。但同时,农村城市化对于缩小城乡差别、提高农村生活质量、普及现代生活方式以及提高农民素质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极大地缓解了农村剩余劳动力的巨大压力。
在20世纪80年代的农村城市化高峰时期,形成了两个在当时具有典型代表性的发展模式,即苏南模式和温州模式。苏南模式产生在江苏南部,以苏锡常地区最为典型。由于该地区人多地少,城镇密度高,中心城市较发达,民族工业历史悠久,乡镇企业和村办企业发展很快,成为吸收农村剩余劳动力的主要途径,甚至成为外来打工者的主要集中地。在苏南的农村,“离土不离乡”的情况十分普遍,构成了其城市化进程的主要特点。因此,虽然苏南经济发达,但城市化水平却低于东北和华北地区。温州模式形成于浙江沿海地区,以温州和宁绍地区最为典型。该地区地少人多,交通不便,但素有经商传统,因此以商促工,发展起以家庭工业为主体的农村个体经济体系。受市场的影响,温州模式相对于苏南模式,农村居民更集中于集镇而不是村庄。市场构成地域经济发展的龙头,形成了“前店后厂”的经营模式,推动产业的发展和经济的繁荣,围绕集镇的特色专业市场,呈现出人口和产业的集聚。
20世纪90年代后,还形成了珠江模式和晋江模式。珠江模式是珠江三角洲的乡镇企业发展模式,主要特点是大力引进外资和国外先进技术装备,发展外向型经济,以“三来一补”为主要生产形式;晋江模式是在发展传统产业的基础上,以市场经济为主、外向型经济为主、股份合作制为主、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为显著特色。(www.xing528.com)
上述四个模式是中国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村城市化的缩影。
农村城市化在解决农村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严重的问题,主要包括:制约了城市化水平的提高;土地利用不集约,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浪费;集镇规模小,经营成本高,居民生活水平没有显著改善;乡镇工业的发展造成污染的大规模扩散,破坏了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缺乏规划的控制和引导,农村建设混乱,步伐缓慢,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水平低,并在部分地区产生了严重的“城中村”问题。因此,从促进城市化发展的角度,应当使农村城市化向真正的城市化转化,实现产业的转移、人口的转移和生活方式的转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