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人文地理学: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

人文地理学: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人口素质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人口素质的内涵实际代表的是人口的潜能。它是由人口的婴儿死亡率、1岁组平均预期寿命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三个指标综合构成。因为1岁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基本上反映了人口健康即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识字率则不能充分反映人口智力发展状况。知识分子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可用每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表示,这可以基本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

人文地理学:人口素质与地理环境

人口素质是人口诸多特征中最积极能动的要素。人口素质在地理环境中的作用越来越被人们所认识。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不断提高人口素质,对社会经济发展将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当今世界,人口多、素质低的国家和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大多比较落后;人口少、素质高的国家和地区则多数较发达。

(一)人口素质的内容

人口素质又称人口质量,是人口总体所具有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条件和能力。人口素质主要包括人口的身体素质、文化科学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人口的身体素质是指身体的健康平和大脑机能状况,包括人们的身体发育的健全程度、体质的强弱、生命的长短、智力的完好与否、耐力的持久状况、心理素质等生理和心理的健康状况。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是指人口的文化知识、科学技术水平、生产经验和劳动技能、经济管理才能等。这是人类在认识改造自然和社会过程中长期积累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的结晶,是人类逐步形成的认识和改造世界的能力,带有鲜明的继承性。通过直接或间接的传授,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具有逐步提高的历史发展趋势。人口的思想道德素质是指人们的思想意识状况,其中主要包括人口观、道德观、传统习惯、精神面貌、心理状态、纪律和法治观念等。

人口的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彼此有机结合于人口之中,共同构成了人口素质的主要内容。身体素质具有先天遗传的特征,是构成人口素质的自然条件和物质基础条件,科学文化素质是构成人口素质的社会物质基础和核心,思想道德素质是构成人口素质的精神基础和灵魂。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是后天通过受教育获得的,它的提高有利于身体素质的增强,而身体素质的增强又为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文化科学素质提供了优越的身体智力条件。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有利于促进知识水平和智力水平的发展,有利于身体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的提高。三者在相互作用、相互促进中不断地向前发展。

人口素质的内涵实际代表的是人口的潜能。人口各种潜能的表达或转化,抑或外在化,即人口质量与社会经济发展的交织影响,引出了人口素质的外延问题。因此,人口素质是一个动态的概念。首先,人口的素质或潜能处在不断累加的过程中,人类自身在不断地发展自己,这会产生一种获得性遗传,人口的整体素质将得到加强,而后天的锻炼和教育,会使人口质量不断提高;其次,人口素质在本质上是一种潜在的因素,如何表达出来,还需要一种转化的途径,从经济的角度看,人口的潜能需要转化成现实的生产力;最后,从人口素质的外延看,它是一个综合范畴,作为潜能本身,人口素质以及它的水平、结构和功能需要与社会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可持续发展,不断耦合。如通过职业再培训,使人口素质与不断变化的产业结构相适应。一般地讲,人口素质的基本因素或潜能,在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重要性,从农业社会到工业社会和信息社会,身体素质的重要性越来越小;相反,人口的智力和非智力潜能却越来越重要。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扩展,人的智力因素以及非智力因素在社会经济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明显。因此,人口素质的结构性和功能性越来越强,影响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这时,人口素质与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就显得极为重要。

(二)衡量人口素质的指标

要综合反映人口身体素质、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素质的发展状况,就要建立考核人口体力、智力、德育素质的综合性指标。这里主要介绍两种:人口生命素质指数、ASHA指标。

1.人口生命素质指数

人口生命素质指数(the physical quality of life index,PQLI)。这一指数是美国海外发展委员会1975年提出来的,是度量人口质量的指标之一。它是由人口的婴儿死亡率、1岁组平均预期寿命和15岁及以上人口识字率三个指标综合构成。其计算方法是将前两项分别换算成指数值,然后除以一个标准系数。该指数通常较适于发展中国家,对发达国家则不甚合适。

标准系数选取世界最高婴儿死亡率值与最低婴儿死亡率值的极差除以100,即标准系数=(最高婴儿死亡率值―最低婴儿死亡率值)÷100。通常最高婴儿死亡率选20世纪50年代以来加蓬共和国的229‰为上限,最低选20世纪末的7‰,也可选用某一年世界的婴儿死亡率最高值与最低值计算可得

婴儿死亡率标准系数=(229―7)÷100=2.22

婴儿死亡率指数(A)=(229―某地区人口婴儿死亡率值)÷2.22

世界20世纪50年代以来的最低与最高的1岁组平均预期寿命为38岁(1950年越南)和77岁,类似方法可得

例如,我国1982年婴儿死亡率为35.83‰,1岁平均预期寿命为69.16岁,15岁及15岁以上人口识字率为65.51%,因此,1982年我国人口生命素质指数计算过程为

用人口生命素质指数可以综合反映人口质量的发展状况,略显不足的是,这个指数的重心偏向于反映人口健康素质,而反映人口文化科学素质不够。因为1岁的预期寿命、婴儿死亡率基本上反映了人口健康即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而识字率则不能充分反映人口智力发展状况。因此,可以把反映人口智力素质的指标——知识分子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加到人口生命素质的指标中去,和前3个基本指数综合,就能比较全面地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质量的发展状况。知识分子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可用每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表示,这可以基本反映一个地区人口的文化科学素质。

如该指数用D 表示,则:。其中,F 为该国每万人口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数;G 为世界上最低数;E 为世界上最高数。(E―G)÷100为标准系数。故有

2.ASHA指标

这一指标是对发展中国家而言的,由美国健康协会(American Social Health Association)提出,其计算公式为(www.xing528.com)

式中,A 为人均国民收入增长率;B 为就业率;C 为文化普及率(识字率);D 为平均寿命指数,取70岁时为100%;E 为出生率;F 为婴儿死亡率。

美国健康协会认为下列数字是比较理想的:A=3.5%,B=84%,C=85‰,D=100%(即平均寿命70岁),E=25‰,F=50‰。据此算得ASHA 等于2020,称之为ASHA 理想值,并认为ASHA 等于2020应是发展中国家奋斗争取的目标。ASHA 指标能在一定程度上综合反映人口素质的发展状况,但由于涉及因素很多,限定条件也多,适用的范围有一定局限性,这是运用这一指标时应注意的。

(三)影响人口素质的主要因素

人口素质本身虽然具有两种属性,即作为身体素质的自然属性和作为思想素质、科学文化素质的社会属性,但它实质上不是自然现象或生物现象,而是一种社会现象。人口的身体素质是人们征服自然的一种能力的表现,又是人口素质的自然基础和物质承担者。作为社会属性的人口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能够表明人口素质的本质。诚然,人口素质的复杂性导致了支配和制约它的规律的多样化,即人口的身体素质既有生物学规律的作用,又有社会规律的作用,而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道德素质则主要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就人口素质的整体来说,生物学规律并不起主要的决定作用,因为即便是这个生物学规律借以发生作用的物质条件,也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受社会规律的支配和制约。

1.社会因素

影响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主要因素是社会因素,关键是生产力的发展。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一方面对人口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另一方面又为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和社会条件。资本主义产业革命使机器大工业占统治地位,人口的科学文化水平和劳动技能也随之提高,促使初等教育的普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发生在许多资本主义国家的新技术革命,导致许多新兴产业的大量涌现,促使中等教育的普及和高等教育的发展。生产力的发展,提高了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提高了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从历史发展过程看,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提高的程度与生产力发展的速度是相适应的。人口素质是由社会生产方式决定的,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变革而具有不断提高的趋势。早在人类的童年——石器时代,渔猎和采集为主的生产方式就决定了当时人们贫困的生活和不甚强壮的身体素质及矮小的身材与很短的平均寿命。当时人们仅有的一点生产经验,主要依靠长者言传身带以留后世,一般人只要具备了一定的体力也就算是合格的劳动者了。生产力水平的低下和生产工具的简陋,既没给稍高一些的人口素质提供必要的物质条件,又没给人口素质提出稍高一些的要求和有力的刺激,因而人口素质的提高极其缓慢。

2.经济因素

经济发展是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制约因素。教育事业既是开发人们智力,提高人口文化程度和培养人才的事业,又是科学技术的奠基工程。重视教育和科技的发展,业已取得各国的共识。然而,要使教育和科技有较大发展,其基本因素得取决于经济的发展。因为,经济发展水平决定着社会能够为教育、科技事业提供的资金投入,从而制约其发展速度和发展规模。一般来说,经济发展速度快、水平高,人均国民收入大有增加,用于教育的经费也会相应增加,则有利于教育事业的发展,即有利于人口科学文化素质的提高。

当人类社会进入了文明时代,铁器代替了石器,农业和手工业代替了渔猎和采集,社会生产力得到了发展,人们的生活条件有所改善,体质增强,寿命延长,人口素质也随之提升,生产技能有所提高,经验有所积累。文字的运用和交流范围的扩展,以及对自然和生产技艺内部规律的认识,在客观上都要求以一定的教育方式在人们的世代间传递知识,以便加速提高人口素质,促进生产力的发展。但是,以手工技术为基础的生产力和当时社会生产关系的制约作用,给人口素质提高所提供的活动余地十分狭窄和有限。因此,在这个历史阶段,人口质量的提高速度还是比较缓慢,只是到了大机器生产代替手工劳动之后,情况才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大机器生产的出现,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结果,也是人口素质提高的表现,而大机器的生产和广泛运用,又成为提高人口素质的巨大动力。此时,人们的体质增强了,思想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而进步,文化教育正在普及,科技知识正在增长,劳动技能也在提高,而提高了的人口素质又会推动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社会生产方式决定人口素质,人口素质又反作用于社会生产方式,两者在相互制约、相互促进中不断向前发展,这种状况是在任何一个生产方式条件下都存在的永无止境运动

(四)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21世纪是知识经济时代,迫切要求提高人口素质。从长远看,人口素质决定一切,以资源取胜的时代已经过去,以素质立国的时代已经到来。人口素质的提高与改善,意味着潜在生产力的增加和人类文明的进步。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提高生产力。从生产力发展的内在规律来看,人们征服自然在最早阶段主要依靠体力,作为劳动器官延长的工具只起微小的作用。今天,电子计算机技术、遗传工程、光导纤维激光技术、海洋开发等新技术的应用都极大地提高了劳动生产率。而作为人类智力长期发展结晶的现代科学技术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已构成今天生产力发展的决定性力量。因此,哪个国家要高速发展生产力,哪个国家就要有先进的科学技术,就必为此提高人口的科学文化素质,这是由生产力本身发展规律决定的,也早为社会发展的历史事实所证明。人口素质是一种稀缺的人力资源,具有能动性和增殖性的特点。能动性表明了人口作为社会活动全体的独特历史作用,增殖性表明了人口素质的社会经济价值。现代各国的贫富差距主要不是因为自然禀赋的差别,而在于人口素质能在多大程度上将资源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在于人力资源是否充分开发和合理利用。资源本身只表明一种潜在的优势或可能性生产力,只有同具有一定素质潜能的人力资源相结合才能转变为现实的生产力。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人力资本理论”表明,人口素质的提高对现代化经济建设起重要的促进作用。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1960年指出:知识是人力资本的形式,而人力资本是经济增长的发动机。人力资本不仅可以提高个人未来的收入,更主要的是能够促进国民经济的增长。据国外经济学家统计,小学毕业生可提高劳动生产率43%,中学毕业生可提高108%,大学毕业生可提高300%。显然,大力提高人口素质,才能使科学技术取得重大突破,使其快速转化为生产力,从而推动社会经济的向前发展。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环境保护和合理利用资源。生态环境意识同文化素质密切相关。一般地,科学文化素质高,则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经济规律、生态经济规律的自觉性会相应增强;反之,则有资源严重浪费和利用率降低以及经济效益低下等现象,这就意味着经济的发展要付出更多的资源代价。随着人口素质的提高,人们不仅具有更先进的环境意识,也会发明和掌握更多的环境保护技术和资源合理有效利用技术。这对自然资源合理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最直接的意义。可见,资源环境的可持续性离不开人口素质的提高。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控制人口增长,是决定人口控制成败的重要因素。特别是育龄妇女文化素质的提高,能促成生育观念从“要我少生、优生”向“我要少生、优生”转变,而且有利于落实避孕节育措施。一般来说,父母文化程度愈高,生育率愈低;反之,生育率则愈高。此外,父母的文化素质与子女的文化素质有很强的正相关关系,从遗传学角度看,父母一代身体素质和智力素质的改善,也有助于新生代优生,进而有助于人口控制。

提高人口素质有利于可持续社会体系的形成。传统的生产模式单一追求工农业总产值,属速度型粗放发展,是以利用大量自然资源或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的。可持续发展要求生产目标朝产业结构平衡,经济、社会与环境相协调的集约效益型方向发展,生产方式由高能耗、高消耗资源、重污染向低能耗、轻污染或无污染方面转变。积极推行清洁生产方式,建立资源有偿的观念和制度等,都必须以较高的科学文化素质和思想水平为基础,以人口素质的不断提高为前提。人口科学文化素质影响可持续消费模式的建立。在生活与消费上,可持续发展要求人们从实效出发,从保护环境出发,强调产品质量,强调减少污染。合理的消费模式和适度的消费规模会减缓人口增长带来的种种压力,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得到保护和改善。这就对人口质量提出了要求。人们的消费应坚持以人的需要为出发点,以人的健康生存为目标,逐步减少无意义消费和有害消费。要倡导消费中的环境意识和生态意识,消费不仅要以满足人的需要为目的,还要以保护地球环境为准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