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世界人口问题与挑战-人文地理学

世界人口问题与挑战-人文地理学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一)世界人口问题战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供给、资源环境均造成很大压力。世界人口主要存在如下问题。短时期内因饥饿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突发事件被称为饥荒。极端贫困和饥饿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主要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南亚、东南亚。疾病治疗、防控和健康维护是公共卫生的主要任务,也是确保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基本保障。

世界人口问题与挑战-人文地理学

(一)世界人口问题

战后世界人口快速增长,尤其是发展中国家人口过快增长,对粮食供给、资源环境均造成很大压力。发展中国家的就业教育压力抵消了经济增长带来的生活质量的改善。发达国家先后步入老龄化社会,发展中国家的部分城市和地区也开始出现老龄化,带来种种社会问题。世界人口主要存在如下问题。

1.人口过剩

人口过剩是一个地区相对于资源乃至经济、社会目标而出现的人口过多的现象。目前,人口过剩现象在不发达的乡村地区最为常见,人口的增长超过了资源的开发和承载能力,出现了营养不良和就业不足的状况(约翰斯顿,2004)。我国农村土地上大量剩余劳动力也是一种人口过剩现象。

(1)人口增长与食物供应

人口过剩最核心的问题就是人口增长过快,食物供应无法满足。在1948—1950年,世界人均粮食占有量只有310kg。曾有不少地区,包括印度、苏联、中国甚至日本都发生过饥荒,严重的曾导致百万人死亡。进入20世纪后半期,世界粮食形势明显好转,在1982—1986年年均总产量达到1.934×1012kg,人均粮食产量达406kg。但1998—2000年粮食产量年均递增率低于同期内的人口增长率,食物供应处于紧张状态(张善余,2002)(见表3―2)。以非洲为例,1995—2000年,粮食收获面积扩大了6×107km2,粮食总产量增长1.85倍(其余各洲合计仅增长1.37倍),但人均粮食产量却从216kg减至191kg(张善余,2002)。

表3―2 世界粮食生产的发展(张善余,2002)

续表

(2)马尔萨斯人口论

英国经济学家托马斯·罗伯特·马尔萨斯在1798年出版了《人口论》,认为自然给人类进步设置了难以克服的界限,存在着人口的增长速度高于食物供应增长速度的趋势,称为马尔萨斯人口论。不过,战争、饥荒、疾病等对上述趋势具有强有力的制约。在该书的第二版中,马尔萨斯主张用晚婚等措施进行补救,但依然强调人口有超过任何可能的物质增长的危险(勒纳,等,2003),必须采取积极的、预防性的控制措施,否则经济效益会全部消耗掉。如果人口不被控制就会呈几何级数增长,而生计呈算术级数增长。此外,他认为生活质量与子女数量之间具有负相关关系,为了促进下层人士的自我控制和社会责任,应该让穷人得到更多的资助和教育(约翰斯顿,2004)。

2.饥饿与贫困

饥饿与贫困问题是阻碍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重要问题之一。饥饿是指在某一持续期内的地区性的营养丧失。短时期内因饥饿导致大量人口死亡的突发事件被称为饥荒。饥荒的发生通常与自然灾害、人口增长和战争等导致食物提供减少的因素相关(约翰斯顿,2004)。联合国将日平均消费不足1美元的人口定义为极端贫困人口。发展中国家的饥饿和贫困人口比重较高。由于贫困和饥饿,发展中国家大约有1/4的5岁以下儿童处于营养不良状况(United Nations,2005)。极端贫困和饥饿人口比例最高的地区主要是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南亚、东南亚。2000—2002年,这些地区饥饿人口比例分别为33%、22%和13%(United Nations,2005)。

消除极端贫困与饥饿被列为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之首。然而,消除饥饿与贫困是一项极其复杂且收效缓慢的过程。《2005年千年发展目标报告》指出,尽管以亚洲等地区为代表的全球贫困人口比例趋于下降,但是在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成千上万的人口却跌入更加贫困的地步,极端贫困人口由1990年的44.6%增加到2001年的46.4%。消除饥饿方面虽然也取得了很大进步,但是农业产出的缓慢增长和人口的快速膨胀所导致的饥饿问题仍然不可忽视。1990年以来,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和南亚数百万人口陷入长期饥饿,5岁以下的儿童中有半数营养不良。东亚、东南亚、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所减少的饥饿人口为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地区、南亚、西亚和北非所增加的饥饿人口所抵消。此外,战争和自然灾害常常进一步导致很多人口再次跌回贫困和饥饿的境地(United Nations,2005)。(www.xing528.com)

3.疾病的传播与扩散

人类疾病可分为三大类:传染病慢性病或机能退化病和遗传病,其中65%属于传染病。传染病是由病原体引起的,能在人与人、动物与动物或人与动物之间相互传染的疾病。最常见的传染病有流行性感冒乙肝、细菌性痢疾、流脑、结核病等。当一种传染病突然爆发,很快蔓延,且发病率很高,引起一定数量死亡时,就形成了所谓的“流行病”(德伯里,1988)。如19世纪曾经席卷全球如今仍在困扰非洲和拉丁美洲的霍乱,1970年孟加拉国流行的伤寒症,1973—1974年巴西流行的脑膜炎,2003年中国流行的非典型性肺炎,2005年年末至2006年年初全球范围内传播的高致病性禽流感等。随着医学的进步和各个国家对于传染病防控的加强,部分疾病对人类的威胁已经减弱,但是艾滋病等新的传染病开始成为主要杀手,在一些发展中国家,人口转型第一阶段的高死亡率再现。不发达国家的艾滋病死亡人数占全世界的95%,南部非洲的艾滋病情最为严重,高达1/4的成年人是艾滋病病毒携带者,每年由艾滋病导致死亡的人口基本上和每年新生儿数量相当(United Nations,2005)。博茨瓦纳、纳米比亚、赞比亚和津巴布韦等国家1/5的死亡人口与艾滋病有关。20世纪90年代,上述四国人口死亡率从13%急剧上升到21%,人口的预期寿命也从55岁下降到40岁(Rubenstein,1994)。目前,中国的艾滋病感染情况也十分严重,根据卫生部、联合国艾滋病规划署和世界卫生组织2006年年初公布的最新评估结果,中国现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约65万,其中艾滋病病人约7.5万。除了传染性疾病以外,一些慢性病,如癌症(恶性肿瘤)、心脏病中风等慢性病也是导致死亡的主要原因。遗传病是由于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突变引起的,有些遗传病与特定的自然环境条件关系密切,例如苯酮尿症主要发生在欧洲人种中,“厌牛奶”症的分布也有一定规律(德伯里,1988)。

疾病治疗、防控和健康维护是公共卫生的主要任务,也是确保人口数量和质量的基本保障。世界上的发达国家大都建立有健全的公共卫生体系,而发展中国家的公共卫生系统十分薄弱。发达国家每千人拥有医生数达到3人左右,每千人拥有病床位有些高达10张以上。中国目前每千人拥有医生只有1.7人左右,拥有病床位不到3张。而非洲等不发达国家,平均几千人才拥有一位医生,在尼日利亚,平均1万多人才拥有一名医生(德伯里,1988)。除了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公共卫生发展不平衡之外,公共卫生资源配置还存在普遍的不均衡现象。我国在2003年暴发“非典”疫情以后,政府认识到加强公共卫生建设的重要性,一方面加强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反应机制建设,另一方面侧重于以社区为单位的基层卫生医疗体系建设。

(二)中国人口问题

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口持续增长,总人口已经达到13亿。自1987年以来,中国的生育水平整体上呈现平稳下降态势。人口出生率自然增长率分别由1987年的2.333%和1.661%下降到2009年的1.213%和0.505%,人口增长模式已经从以前的“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转变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我国女性的平均初婚年龄已经由1991年的22.23岁推迟到2004年的24.45岁。人口出生率持续平缓下降。

1.人口老龄化

目前,中国人口已经进入老年型阶段。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从1990年的6299万增加到2000年的8811万,占总人口的比例由5.57%上升为6.96%。2004年年底,这一比例已经达到7.6%。国际上将60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的10%,或者将65岁及以上人口超过总人口7%的社会称为老龄化社会。

我国目前还属于发展中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较快,但是经济发展水平仍然较低,在这样的经济发展阶段,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对社会和经济发展均带来较大的挑战。首先,社会供养矛盾将日益突出。一直以来,老年人主要依赖家庭养老,但是随着家庭规模缩小,子女供养能力有限,老年人供养的社会化需求日益迫切。其次,老年人的医疗保健需求增加,加重公共医疗卫生建设的压力。再次,需要建设大量的适应老年人需求的基层服务网络、休闲娱乐设施。

2.计划生育

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在控制人口规模,促进人口、资源、经济协调发展方面成效显著。实行计划生育30多年来,全国累计少出生人口3亿多,缓解了人口对资源和环境的压力,实现了人口再生产类型从高出生、低死亡、高增长到低出生、低死亡、低增长的历史性转变。

20世纪80年代初,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明确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孩子”。1991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出《关于加强计划生育工作,严格控制人口增长的决定》,对生育政策做了明确、完整的表述,继续提倡晚婚晚育,少生优生,一对夫妇只生育一个孩子。2000年12月19日,中国进一步发表了《中国21世纪人口与发展》白皮书,向世界宣布中国政府面向21世纪所推行的中国人口与发展政策,针对开罗会议所通过的《国际人口与发展会议行动纲领》,采取适应中国国情的积极行动。在未来几十年,中国人口与发展的矛盾依然尖锐。中国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仍需继续以稳定低生育水平、提高出生人口素质为重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实现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3.扶贫计划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政府在全国范围内实施了以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为主要目标的大规模扶贫开发,从1978年到2000年中国农村未解决温饱的贫困人口由2.5亿人减少到3000万人,贫困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0.7%下降到3%左右(人民日报,2001)。经过努力,中国贫困残疾人口数量明显减少,近10年有1000万人解决了温饱,到2000年年底,贫困残疾人口下降到979万人。目前针对农村妇女贫困问题,《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明确提出,要进一步动员贫困地区妇女积极参与脱贫行动,如救助贫困母亲的“幸福工程”、专门资助贫困地区失学女童的“春蕾计划”、援助西部缺水地区妇女的“母亲水窖工程”等(人民日报,2001)。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