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神木县渔场初创时仅有数只木船

神木县渔场初创时仅有数只木船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渔船 1958年,神木县渔场成立之初,原有从河北带来的木船两只,另外,雇请木匠刘树理为制船师傅,制作渔船四只。1971年,渔场自制2艘3吨位20马力、时速10千米的木质渔船,居陕西省机动渔船之首。1975年,渔场共有木质渔船80余只,从青岛购买2艘由远洋货轮的铝质救生艇改制成的机动渔船。渔法 20世纪60年代,引进“赶、拦、刺、张”联合渔法。冬捕 20世纪60年代末,神木县渔场从东北学习冬捕方法。

神木县渔场初创时仅有数只木船

渔船 1958年,神木县渔场成立之初,原有从河北带来的木船两只,另外,雇请木匠刘树理为制船师傅,制作渔船四只。此后船只增加至十只左右。木船规格一般长六米,宽两米,选用槐木制造。每船作业人员两人,使用高密网时为三人。1971年,渔场自制2艘3吨位20马力、时速10千米的木质渔船,居陕西省机动渔船之首。1975年,渔场共有木质渔船80余只,从青岛购买2艘由远洋货轮的铝质救生艇改制成的机动渔船。1981年,渔船数量降至20只、20马力机动船2艘。

20世纪90年代初的红碱淖渔场

1975年渔场部分职工合影

网具 种类较多,常见的有刺网(分底层、高层、三层刺网)、大拉网等,一般都有网衣、浮子纲、沉子纲、上网、下网、浮子和沉子等基本构件,辅以其他器具,因水因鱼而灵活运用。单层刺网一般适于在缓水和近岸捕捞浮游鱼类。三层刺网多称“沉网”,也称“三层挂网”,用于捕捞底层鱼类。

旧网具以棉、麻、丝、棕等织成,笨重易腐,使用不便。1965年,红碱淖渔场织网组用尼龙棕丝编织高苗挂网(每片长50米,高8—12米、目大12厘米),网具实现化纤化,结束了“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历史。1980年,神木县渔场有单层刺网1500条15万米,冰下拉网2合2000米。另外,有铁制鱼钩,竹竿、蒲编迷魂阵等捕捞工具。(www.xing528.com)

20世纪80年代初期,神木县渔场织网组有女工10余人,渔网产品每人每天织网定额7000目,最多可织网10 000目,除满足本场生产外,还销售于府谷、靖边定边横山等县。

钓具 主要由干线、支线、钓钩、沉子、浮子等部件组成,常见食钩、滚钩和卡子等三种,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不受水域条件限制等特点。

渔法 20世纪60年代,引进“赶、拦、刺、张”联合渔法。该法是用拉网、挂网、张网等多种网具,在船只的配合下,辅之人、机驱赶而进行的联动捕捞作业。 20世纪80年代,引进脉冲电赶鱼机,代替人工击水赶鱼,但因缺乏电源,未普遍推广使用。

冬捕 20世纪60年代末,神木县渔场从东北学习冬捕方法。冬捕捞鱼开始时使用人拉网,后改进为人推绞盘和马拉绞盘,需较多劳力,且作业时间长,劳动强度大,捕获量少。1970年,再改为手扶拖拉机式绞网。冬捕期从12月(冰层厚度达到20厘米时)开始,至次年的3月结束,共4个月。每天捕3合网,日平均产量3000千克,最多可达5000千克,最少1000千克。冬捕作业每天一般为32个工人,分工为打钏(打冰窟窿)10人,跑马引线4人、开拖拉机4人、拉钢丝绳8人(两组)、下网4人、领网1人、带班领导1人。每片渔网80米,8片网共640米,一个作业面一般近1000亩。1970年12月30日,冬捕单网日产达万余斤,创历史纪录。20世纪70年代,陕西省委书记李瑞山曾到渔场视察冬捕。1994年,渔场停止冬捕作业。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