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9年4月,瑞典鸟类学家EL·nnberg在我国内蒙古西部弱水河下游,采集到一个性别不明的鸥类标本,怀疑可能是一种尚不为科学界所知的鸥类新种,于是将问题提出并隐晦地使用了Larus relictus的种名(L·nnberg,1931b)。但是,由于仅采集到一个标本且性别不明,故未能下此结论(Lnnberg,1931)。
1971年,苏联鸟类学家Anezov依据在哈萨克苏维埃社会主义共和国阿拉湖(Ala lake)发现的一个小规模繁殖群体及采集的标本,遗鸥确立为有效物种(Anezov,1971)。
1971年,遗鸥作为独立物种一经确认,Potapov(1971)随即指出繁殖于苏联远东赤塔地区托瑞湖(Torey Lake),以往被视为棕头鸥的群体是为遗鸥。Golovushkin(1977)对托瑞湖区的遗鸥繁殖群做了更多的研究,遗鸥也作为受威胁物种而被列入苏联出版的《红皮书》(Bannikov 1978)。Stubbe和Bold(1971)则报道了遗鸥在蒙古人民共和国的分布记录。
1980年,值重新发现遗鸥十周年之际,Kitson(1980)撰文对当时所知的遗鸥状况做了精辟论述;Zubakin和Flint(1980),则报道了遗鸥生态学方面的更为详尽的研究结果。
对遗鸥认知的发展激发了新的探索热忱,蒙古国西部广袤的荒漠、戈壁遂成为关注重点。通过调查,证实遗鸥大范围地散布于蒙古国西部(Stephan 1988, Golovushkin 1988, Fisher 1985, Piechocki 1983, Piechocki R et al. 1981)。与此同时,在苏联再版的《红皮书》和其他鸟类专著中,对遗鸥又有了进一步的论述(Il’ichyev & Zubakin 1988,Knystantas 1987, Borodin 1984)。
1991年,Duff等人(1991)发表了对遗鸥全球状况分析的研究论文。Rose和Scott对全球遗鸥繁殖种群数量的统计结果为10 000~12 000只(Rose & Scott 1997)。
我国动物学工作者于1935年,在塘沽曾采到遗鸥标本,却误将其定名为棕头鸥(Shou.T.H 1936)。1989年年底,在我国北戴河及周边地带经年不懈地进行野外观鸟活动的英国专家和著名观鸟人士Dr. Martin Williams,来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查阅标本,并予以指出时,才使往日的标本定名得到订正。
1987年,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张荫荪等在内蒙古自治区伊克昭盟(今鄂尔多斯市)采集到腹中带有成熟卵泡的雌性遗鸥标本,并于1990年在伊克昭盟东胜市与伊金霍洛旗交界处的桃力庙—阿拉善湾海子发现了一个较大的遗鸥繁殖群体(张荫荪等,1991;Zhang Yinsun, et al.1991等)。我国对遗鸥的研究工作也就此展开。围绕遗鸥鄂尔多斯繁殖群的野外工作,几年内基本查明遗鸥在鄂尔多斯高原的分布状况(He Fenqi et al. 1992,高铁军等1992),研究了遗鸥的繁殖生物学、生境选择,以及遗鸥繁殖地鸟类群落的组成(Zhang Yinsun & He Fenqi 1993,张荫荪等 1993a, b, Zhang Yinsun et al. 1992),提出应将遗鸥列入蒙古高原荒漠半荒漠条件下的代表性鸟种名单(张荫荪等 1993b,Vaurie 1964)。依据遗鸥鄂尔多斯繁殖群的发现及由此引起的对遗鸥全球分布格局的变化,提出将遗鸥视为具有四个相对独立的繁殖种群(或称繁殖亚群, breeding subpopulation,张荫荪等1993c,何芬奇等 1994),即:(1)以(原苏联,现为哈萨克斯坦共和国)阿拉湖和巴尔喀什湖为繁殖中心的中亚种群;(2)散布于整个蒙古高原中、西部并下至南戈壁的戈壁种群;(3)以中、俄、蒙三国远东交界处的诸湖泊、湿地为其分布地的远东种群;(4)在我国内蒙古西部鄂尔多斯高原及周边地区分布的鄂尔多斯种群。(www.xing528.com)
2000年,红碱淖发现遗鸥繁殖分布(徐振武,2001)。在此之后的十余年间,陕西省动物研究所、榆林市动植物管理站对红碱淖湿地遗鸥繁殖种群数量动态(包括历年间遗鸥种群数量、筑巢数、产卵数、孵化率、雏鸟死亡率等)进行了详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红碱淖湿地遗鸥种群数量由2001年174只增长到2010年、2011年的15 000多只。红碱淖繁殖的遗鸥种群数量更是超过“国际鸟盟” (Birdlife International)一直以来对全球遗鸥种群数量10 000 —12 000只的评估数量,达到15 000多只。根据这一调查数据,“国际鸟盟”于2012年将全球遗鸥种群数的评估量定为15 000 — 20 000只。
自2000年红碱淖发现遗鸥繁殖分布以来至今,借助于科研手段的提升,特别是网络技术、卫星跟踪技术、分子生物学等,对遗鸥的研究进一步深入。对红碱淖遗鸥种群的研究涉及遗鸥的繁殖生物学、生境选择(肖红等,2006,2007,2013;孙承骞等2007;汪青雄等2012,2013,2017)、遗鸥分子生物学(张淑萍等2011;杨超,等2013;Yang Chao et al 2016)、遗鸥越冬(Liu Yang et al 2003)、遗鸥迁徙(Dongping Liu et al 2017)红碱淖湿地底栖动物(刘文莹等,2008)、保护管理等方面(肖红等,2006,2007;徐振武等2001,2005,2006;王中强等2005,2006)等。
2013年,高力杰、肖红分别报道了内蒙古呼和浩特市袄太湿地、陕西定边苟池遗鸥种群繁殖地。2016年,吴渊报道了河北省张家口康保诺尔遗鸥种群新的繁殖地。
(根据何芬奇、肖红对遗鸥研究相关文献的整理)
【注释】
[1]雷明德:《陕西植被》,科学出版社1999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