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分层教学目标的制订
在制订分层教学目标时,应该考虑到总体目标的制订,教师根据同一个班学生体质的差异性以及运动能力的高低,因材施教,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来设计相应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要求等,具体来规划目标的制订。
分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与开展,达到体育教学目标,重要的是在课堂授课中对练习的设计。因此,在体育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和各层次学生实际情况出发,设计出不同层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根据因人而异、因材施教的原则,可将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层次:高级层——对大纲教学内容有所提高,进一步拓宽视野,对运动技术内涵的加深与理解,努力提高运动技术水平,能深刻理解运动技术,动作标准、正确、连贯、协调,促使不断提高身体素质,培养其能力。中级层——掌握教学大纲的所要求的基本内容,掌握基本理论知识。初级层——初步掌握所学的运动技术,能理解动作要领。
除此之外,进行分组练习时要注意女生身体素质不如男生,所要求的难度与运动量都应根据其身体素质要减量,同时体育教师讲授课之后,不要无所事事。应该主动到练习场地进行巡视,纠正与帮助学生改正错误的技术动作。这样,各层次之间都有相应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各层次的学生都能从中学到知识,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与主观能动性,从真正意义上使学生感受到体育带给他们的快乐。
教学方法就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活动的方法。教学目标的实现,是要依靠一定的教学方法的。问题是如何在分层次教学中针对学生不同的身体差异、个性特征及认知的程度不同,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合理制订出科学合理的教学目的,以此来进行教学。体育分层次方法的运用具体如下。
第一,体育教师要认真进行教学研究,认真进行“三备”。“三备”即备教材、备内容、备学生。针对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学内容,采用灵活多变的、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
第二,体育教师在教学中运用教学手段。体育教师在传授运动技能的过程中,由于学生对运动技术的理解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因此在传授运动技术过程时,事先要了解各层次学生掌握运动技术水平的情况,针对该情况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内容和手段。
第三,体育教师要激发学生的竞争意识及团队合作精神。在体育分层教学过程中,根据各层次之间的学生生理、心理、思想意识等因素,通过教学比赛手段培养学生的意志品质,激发学生有竞争意识、团结意识、拼搏进取的精神,提高其对教学环境的适应能力和自我心理控制的能力。
第四,解决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与帮助。先天身体素质、运动能力基础差的学生,应以模仿为主,主要模仿体育教师与基础好的学生的技术动作,通过模仿、教师指导、课后咨询基础好的学生,从而达到自己的学习目标。而学习基础好的同学,要向教师了解更深层次的知识、了解难度较大的运动技术,课后自己通过查询相关影像与资料,学习并创新知识,进行纵向与横向的联系分析,形成网络知识结构,从深度与广度上进行拓展。
第五,要及时处理教学信息的反馈。在体育教学中,教师通过课堂的询问,以及平时对学生的理论知识与运动技术的测验,了解学生近期的学习状况,根据这些情况,要及时调整教学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特别要对基础差的同学进行知识的缺陷补漏与矫正技术动作。
(二)分层教学模式的运作程序(www.xing528.com)
分层教学模式的运作程序是指教学活动在时间上展开的逻辑步骤以及每个步骤的主要做法等。任何教学模式都具有一套独特的操作程序和步骤。例如,杜威实用主义教学模式的程序是:情境—问题—假设—解决—验证。由于在教学过程中,既有教材内容的展开顺序、教学方法交替运用的顺序,又有内在复杂的心理活动顺序,因此,人们通常从不同侧面提出教学活动的基本阶段和逻辑顺序。
(三)分层教学模式的评价
分层教学评价与正常的教学评价有所不同,为了使所有学生都能达到一定的教学目标,在教学评价时要考虑到各层学生的学习情况,为了鼓励与加强学生在平时课堂上的学习与练习,不以期末的理论考核与技术动作评定为最终考核结果,要以平时考核与期末最终考核来评定每个学生的成绩,同时与各层学生在不同程度上的进步与提高相结合的原则为标准。
为此,采用新的考核标准,力求体现出分层次教学的特色,对各层学生的考核标准给予不同的要求来评定,做到有针对性的、合理的评价不同层次的学生学习与进步。这样,让各层次的学生都能切身体会到经过自己的努力而取得的成绩,成绩获得的同时也感受到体育所带来的乐趣与喜悦,体会到成功的价值,使学生明白只有通过体育锻炼才能有健康的体魄。加强体育锻炼,可以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增强信心、锻炼意志品质、人际交往等方面的提高。
对分层教学模式的评价,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评价的基本原则。其中具体又包括:①教育评价目的性原则;②教育评价客观性原则;③教育评价的全面性原则;④教育评价的诊断性原则;⑤教育评价的连续性原则;⑥教育评价的法治性原则。
第二,评价的目标因素。其中具体又包括:①知识目标因素,知识目标因素应包括知识和理解两个方面的内容,知识的评价目标是指在所学内容的范围内,正确地记忆、掌握和再认的能力;②技能目标因素,它是由智力技能和运动技能构成的;③能力目标因素,能力通常包括注意能力、记忆能力、观察能力、想象能力、特殊能力、思考能力、判断能力、评价能力、鉴赏能力和表现能力;④情谊目标因素,情谊是指兴趣、爱好、习惯、态度等内容。
对分层次教学的评价,首先注重对学生的全面评价,引导学生健康全面发展。应从认知和非认知两个方面着手。认知方面包括基础知识的掌握、理解和应用;非认知方面的评价内容可包括学习方法、学习习惯、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创造能力、探究能力、学习信心、问题意识、上课时的心情、关心他人程度、课堂参与程度、学习负担等。其次重视过程评价,这是现代教育评价的一个特点。评价学生时,不仅要关注结果,更要注重学生成长与发展的过程,有机地将终结性评价与形成性评价结合起来,给予多次评价机会,促进学生的转变与发展。过程评价包括日常检查、定期检查、总结检查。
第三,评价的方法。其中具体又包括:①将评价贯穿于日常的教育教学行为中,使评价实施日常化、通俗化。评价方式可包括教师对学生的评价、学生对学生的评价、自我评价;②转变评价观念,体现育人为主的教育理念。要建立发展性课程评价体系,淡化评价的选拔功能,强调发展与激励的功能;淡化对结果的评价,关注对过程的评价;改变评价内容过于注重学业成绩的倾向,重视综合素质、全面发展的评价;改变单一的评价方式,体现评价方式的多元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