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有汉一代哲学的恢弘磅礴气势,孕育了中国本土宗教的元典之作——《太平经》。作为道教最早出世的经书,《太平经》的成书犹如宗教的特性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太平经》由开始的十二卷增至后来的一百七十卷的过程,已无从考证。《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内容庞杂,精粗并存,其中蕴涵丰富的宗教哲学思想值得我们细致挖掘。
有汉一代哲学的恢弘磅礴气势,孕育了中国本土宗教的元典之作——《太平经》。作为道教最早出世的经书,《太平经》的成书犹如宗教的特性一样,充满了神秘色彩。《后汉书·襄楷传》载:“顺帝时,琅邪宫崇诣阙,上其师干吉于曲阳泉水上所得神书百七十卷,皆缥白素、朱介、青首、朱目,号《太平清领书》。其言以阴阳五行为家,而多巫觋杂语。”唐李贤《注》曰:“神书,即今道家《太平经》也。其经以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为部,每部一十七卷也。”(11) 一般认为,《太平经》的成书年代,至迟不会晚于东汉中后期,西汉成帝时齐人甘忠进献朝廷的十二卷《包元太平经》就是一百七十卷《太平经》的前身。《太平经》由开始的十二卷增至后来的一百七十卷的过程,已无从考证。但可以确定的是,正如其书所云的那样,《太平经》“非一人蓄积”(12) ,而是自西汉末年好道之士长期酝酿,几经附会,多重演绎的结果。东汉之后,《太平经》广为流传,唐末道士闾丘方远为求“文约旨博,学者便之”,而节录经文,编撰《太平经钞》,后与《太平经》一并收入明朝正统《道藏》。今人王明以《道藏》本五十七卷《太平经》为基本,多方参照,钩沉索稽,编著《太平经合校》(中华书局1960年第1版,本节所引《太平经》文本皆据于此),为全面深入研究《太平经》的思想奠定了可靠的文本基础。《太平经》作为早期道教经典,卷帙浩繁,内容庞杂,精粗并存,其中蕴涵丰富的宗教哲学思想值得我们细致挖掘。(www.xing528.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