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汉易学直接来源于西汉易学。关于西汉易学的传承,《后汉书·儒林列传》作了很好的概括:
田何传《易》授丁宽,丁宽授田王孙,王孙授沛人施雠、东海孟喜、琅邪梁丘贺,由是《易》有施、孟、梁丘之学。又东郡京房受《易》于梁国焦延寿,别为京氏学。又有东莱费直,传《易》,授琅邪王横,为费氏学。本以古字,号古文《易》。又沛人高相传《易》,授子康及兰陵毋将永,为高氏学。施、孟、梁丘、京氏四家皆立博士,费、高二家未得立。
东汉易学开始于光武帝刘秀时期。刘秀爱好经术,立《五经》博士凡十四家,其中《易》有施、孟、梁丘、京氏四家。《后汉书·儒林列传》等记载了东汉易学的传人,他们是:戴宾、刘昆传施氏《易》,洼丹、圭阳鸿、任安、虞翻传孟氏《易》,范升、杨政、张兴传梁氏《易》,戴凭、魏满、孙期传京氏《易》,陈元、郑众、马融、郑玄、荀爽传费氏《易》。《后汉书·儒林列传》曰:
建武中,范升传孟氏《易》,以授杨政,而陈元、郑众皆传费氏《易》,其后马融亦为其传。融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自是费氏兴,而京氏遂衰。
汉末,郑玄、荀爽传费氏《易》,三国时期魏王弼亦用费氏《易》。一时,费氏大兴,其他诸家均衰。今本《周易》经文即来自费氏《易》。
随着开枝散叶,东汉经学的歧义在不断增加,甚至在诸家的拘执中经文本身也发生了变异。汉章帝主持白虎观会议,召集儒林,“考详同异”,章帝“亲临称制”,并命班固撰成《白虎通义》(1) 。和帝以“经传之文,多不正定”,于是挑选刘珍及博士、良史到东观“各校雠家法”(2) 。质帝又令通经者“各随家法”(3) 。熹平四年(175),鉴于经文有失雅正,灵帝“乃诏诸儒正定《五经》,刊于石碑,为古文、篆、隶三体书法以相参检,树之学门,使天下咸取则焉”(4) ,史称熹平石经。汉末,郑玄博采古今,破除家法,综合诸家之说,成为了两汉最大的经学家。(www.xing528.com)
关于易学在汉末及以后的传承,《隋书·经籍志》曰:
后汉陈元、郑众,皆传费氏之学。马融又为其传,以授郑玄。玄作《易注》,荀爽又作《易传》。魏代王肃、王弼,并为之注。自是费氏大兴,高氏遂衰。梁丘、施氏、高氏,亡于西晋。孟氏、京氏,有书无师。梁、陈郑玄、王弼二注,列于国学。齐代唯传郑义。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今殆绝矣。
《隋书》由唐魏徵等人所撰。《隋志》这段话很清晰地叙述了易学诸家在汉魏之后的流传,“至隋,王注盛行,郑学浸微,今殆绝矣”。
东汉易学特别是汉末易学的目的,一般是为了注经和解经,即通过寻找和发现卦爻辞与卦爻象之间的联系,为《周易》作注和解释经义服务;其重点落实在象数方法的运用和建构上。东汉易学以注经、解经为目的,这一点与西汉易学颇不相同,西汉易学多以占验为意。汉末易学不仅继承了西汉易学注重天道的特点,而且重视人道的建构。换一句话说,汉末易学在着重建构一个宇宙图景的同时,力图建构一个人文化的世界。不过,汉易的缺点很明显,一者,在解释上汉易耽于诠释天象和天道;二者,在方法上过于繁琐、新奇和牵强,远离《易十翼》的方法论。不可避免地,汉易象数学在汉魏之际遭到了王弼等人的严厉批判。
总之,在汉易那里,“天道”遮蔽了“人道”,“方法”遮蔽了“义理”。正是这种偏颇和弊病,最终导致了汉易象数学的终结,进而在魏晋之际,易学开启了通往“人道”和“义理”的阐释之道。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