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干的人才观,主要讨论人才评价标准和如何选拔与使用人才,这是《中论》的重要内容之一。东汉实行名教之治,政治上采用荐举征辟的选士用人制度,以“孝悌”“孝廉”作为评价人才和选拔官员的依据,十分注重操行。当时,砥砺名节、崇尚德行,成为一时风俗。这也是儒家伦理成为官方意识形态的必然结果。但其流弊,因权力获得途径中人为的因素,使之走向虚伪乃至腐败。总体看来,在汉魏之际,因社会秩序出现新变化,如仲长统所谓的在“豪杰之当天命”需“角才智,逞勇力”的时代,在人才价值观方面也出现了与传统观念不同的新思想,就是注重才智而不再一味强调德行的人才评价观念。这种思想在《中论》的《治学》《智行》《审大臣》等篇中也有体现。
在徐干看来,人才评价和官员选拔,不能忽视“才”的重要性。
但是,因此认为徐干就是主张“重才轻德”,这是不能说服人的。在个人的敬德修业问题上,徐干却并不轻视德行。
德和艺对于人而言,一个是根干,一个是枝叶,虽彼此不能分割,但主次仍很分明。他认为,德和艺的关系就好比文质的关系。德是德行,是美质,艺是装饰,是表征,只是德的表现。君子以徒有其表、败絮其中为耻辱。他还说,德和艺的关系是内质和外在华饰的关系,道和仁德才是根本,华饰只是“心之使也,仁之声也,义之象也”。各种艺术只是事,而这些艺术所展示的“情实”才是道。
由于社会与人性的错综复杂,如何发现和使用贤臣对于实现其政治理想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首先,贤者是那种有知识智慧之人,并非随时可发现的。其次,应该尊重贤人。第三,鉴别贤者的方法是“以考其德行,察其道艺”(219) ,考核其是否真贤。
徐干才艺兼得的人才思想,批判了汉代门阀世族势力陈腐的人才观和政治上用人标准的单一性,为出身于庶族、平民的士人跃登政治舞台鸣锣开道,具有解放思想的重要作用。他对才智和才智之士之作用的肯定具有振聋发聩的意义,对于日益腐朽的儒学构成了强烈冲击,有利于人们从僵化的儒家经义和教条的束缚中解脱出来,为后来曹操“唯才是举”,选拔“不仁不孝而有治国用兵之术”的用人政策提供了思想、理论方面的先导,在历史的发展中起到一定积极作用。
徐干还就先秦时期诸子百家讨论的一个很重要的问题即名实问题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到了汉魏之际,受王充疾虚妄的诘辩之学的影响,社会上兴起了“重证验”“重思考”的学术风气,名实理论问题又得到当时思想家的普遍关注,仲长统《昌言》、徐干《中论》以及刘劭《人物志》等均将此作为一个重要的问题予以讨论。先秦名家对名实关系的辩论,主要停留在一般概念的分疏与论辩的逻辑关系上,并没有与现实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联系起来,但汉魏之际的名实理论却是与对汉末社会实际问题的讨论联系在一起的,其所针对的对象是汉代“以名立教”思想统治措施导致的在取士用人方面出现的种种“名不副实”的政治弊端,因而具有明显的意识形态批判的特点。这样,名实关系问题,主要不是一个逻辑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政治、伦理道德范畴的问题。汉魏之际的仲长统、徐干、刘劭等人,对惠施、公孙龙所关注的逻辑问题并无多少兴趣,他们更多地是接受了王充、王符、荀悦等人讲求“验实”“征验”的思想传统,从讨论名实问题入手,对汉末因名立教、注重“名检”的政治思想展开尖锐批判。
《中论》中《考伪》《贵验》《谴交》《核辩》都涉及了名实辩言问题。所谓“名”指名称、概念,“实”指事实、实在。徐干在《考伪》篇中指出,社会政治腐败的一个突出问题就是一方面是追求实惠,另一方面则求名之风甚盛、尚名之人相诈的“虚伪浮华”风尚,对于许多人而言,“苟可以收名而不获实则不去也,可以获实而不必收名则不居也”(220) 。欺世盗名的现象很普遍,“父盗子名,兄窃弟誉,骨肉相诒,朋友相诈”,实际的情况则是“真伪相冒,是非异位”。对于这种崇尚虚名、名实分离的恶风陋习,徐干提出了自己的“实立而名从”的思想。他说:“名者,所以名实也。实立而名从之,非名立而实从之也。故长形立而名之曰长,短形立而名之曰短,非长短之名先立,而长短之形从之也。仲尼之所贵者,名实之名也。贵名乃所以贵实也。夫名之系于实也,犹物之系于时也。物者春也吐华,夏也布叶,秋也凋零,冬也成实,斯无为而自成者也。若强为之则伤其性矣。名亦如之,故伪名者皆欲伤之者也。人徒知名之为善,不知伪善者为不善也,甚惑矣。”(221) 在这里,徐干将名实之间的关系,以及伪名废实的危害阐述得非常清楚。他认为概念之名乃反映客观事物的实在之有,故而物先而名后,实立而名从,其位置次序是不容颠倒的。从这一名实观念出发,徐干对当时社会上的种种伪名废实现象提出了尖锐的批判,并认为:“夫名者,使真伪相冒,是非易位,而民有所化,此邦家之灾也。”甚至比杀人的危害还大。杀人只害一人,乡愿并不杀人,而孔子厌恶,其根本原因就在“乡愿”“乱德”。“今伪名者之乱德也,岂徒乡愿之谓乎?万事杂错,变数滋生,乱德之道,固非一端而已。”于是,他强调“考伪”,反对“求名”;强调“贵实”,主张名实相符。由于痛恨虚伪之名,徐干明确地提出了证验的原则:“事莫贵乎有验,言莫弃乎无征。”(222) 所谓“无征”之言,即是诡辩浮夸的言说,与实不符、也不可能得到验证之言。当然,是否可以验证的言论关键在于是否可行“久于其道”。“根深而叶茂,行久而名誉远。《易》曰:‘恒亨,无咎,利贞’,言久于其道也。”(223) 当然,名实的关系并非那么简单,通常存在着“名有同而实异者矣,名有异而实同者矣,故君子于是伦也,务于其实,而无讥其名”(224) 。所谓“务于其实”,就是指“心澄体静,恬然自得,咸相率以正道,相属亦诚慤。”这也就是他所说的“贵实”。“俗士之所谓辩者,非辩也;夫辩者,求服人心也,非屈人口也。故辩之为言别也,谓其善分别事类,而明处之也,非谓言辞切给,而以陵盖人也。”(225) 他讲“辩”的作用定位于一种分析工具,其作用是为了“论是非之性”,“识曲直之理”,而不是只顾说得痛快,而不能明白处断,而真正的实,却是可行之言,是诚与道。因此,徐干所谓的道是实、诚,道是名实关系的根本原则。
东汉末年思想家们群体的批判意识反映了儒学实践中所遭遇的一些现实问题,是先秦儒学所始料未及的,有独特的价值。
(1) 王夫之:《读通鉴论》卷七,第166页,北京,中华书局,2013。
(3) 同上书,第734页。
(4) ④同上书,第236页。
(5) ⑥同上书,第345页。
(6) 孙筱:《两汉经学与社会》,第57页。
(7) 《后汉书》,第638页。
(8) 同上书,第96页。
(9) 同上书,第610页。
(10) ②《后汉书》,第30页。
(11) 同上书,第35页。
(12) 同上书,第57页。
(13) 《汉书》,第2858页。
(14)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80页,北京,中华书局,2012。
(15)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41页,北京,中华书局,2012。
(16) 鲁惟一:《汉代的信仰、神话和理性》,王浩译,第161页,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
(17)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13页,长沙,岳麓书社,2008。
(18) 同上书,第176页。
(19)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6页。
(20) 《后汉书》,第603页。
(21) 袁宏:《后汉纪》,《两汉纪》下册,北京,中华书局,2002,第396页。
(22)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13页。
(23)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08—309页。
(24) 同上书,第265页。
(25)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630页。
(26) 同上书,第26—27页。
(27)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20页。
(28) 同上书,第143页。
(29)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85页。
(30)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51页。
(31)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80—85页。
(32)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265页。
(33) 徐干:《中论》,第26页,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34) 徐干:《中论》,第28页。
(36)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76页。
(37) 同上书,第413页。
(38)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29页。
(39)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75页。
(40) 《后汉书》,第490页。
(41)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337页。
(42) 高亨:《周易大传今注》,第71页,济南,齐鲁书社,1979。
(43)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1页。
(44) 同上书,第627页。
(45) 《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上册,第773页,北京,中华书局,1965。
(46) 刘文英:《王符评传》,第29页,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47)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40页。
(48) 同上书,第434页。
(49)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25页,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
(50)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31页。
(51) 同上书,第194页。
(52) 同上书,第435页。
(53)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31页。
(54) 同上书,第405—406页。
(55)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37页。
(56) 同上书,第419页。
(57) 同上书,第50页。
(58) 同上书,第61页。
(59) 彭铎:《潜夫论笺校正》,第487页,北京,中华书局,1985。
(60) 张觉:《潜夫论校注》前言,第19页。
(61) 同上书,第269页。
(62) 同上书,第268页。
(63) 同上书,第105页。
(64) 同上书,第116页。
(65) 张觉:《潜夫论校注》前言,第18页。
(66) 同上书,第199页,据汪继培补。
(67) 同上书,第305页。
(68)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26页。
(69)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05页。
(70) 同上书,第434页。
(71)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8—19页。
(72) 同上书,第19页。
(73) 同上书,第20页。
(74) ②张觉:《潜夫论校注》,第25页。
(75) 同上书,第425页。
(76) 原文为:“道者之根也,气所变也,神气之所动也。”汪继培《潜夫论论笺》在“道者”二字下加“气”字,在“气所”二字中间移入《德化》篇文字176字,今张觉《潜夫论校注》从汪氏,本书从汪。
(77)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28页。
(78) 张觉:《潜夫论校注》,前言。
(79) 刘文英:《王符评传》,第131页。
(80) 同上书,第135页。
(81)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28页。
(82) 同上书,第432页。
(83)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426页。
(84) 同上书,第323页。
(85) 同上书,第39页。
(86) 陈立:《白虎通疏证》上册,第391页。
(87) 黄晖:《论衡校释》一,第49—50页。
(88)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339页。
(89) 同上书,第359页。
(90) 贺凌虚:《东汉政治思想论集》,第162页。
(91)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647页。
(92) 同上书,第2页。
(93) 同上书,第13页。
(94) 同上书,第381页。
(95) 同上书,第96页。
(96) 张觉:《潜夫论校注》,第14—15页。
(97) 据贺凌虚考证,安平原属涿郡,东汉桓灵之世,改隶博陵郡。博陵郡隶冀州,涿郡属幽州。见《东汉政治思想论集》,第241页注1。
(98)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38页。
(99) 同上书,第39页。
(100) 同上书,第182页。
(101) 贺凌虚:《东汉政治思想论集》,第245页。
(102)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29页。
(103) 同上书,第42页。
(104) 同上书,第38页。
(105)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57页。
(106) 同上书,第38页。
(107) 同上书,第78页。
(108) 同上书,第62页。
(109) 同上书,第57页。(www.xing528.com)
(110)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157页。
(111) 同上书,第159页。
(112) 同上书,第42页。
(113) 同上书,第57页。
(114) 同上书,第101页。
(115) 袁宏:《后汉纪》,《两汉纪》下,第400页。
(116)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34页。
(117) 同上书,第80页。
(118) 同上书,第101页。
(119)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332页。
(120)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78页。
(121) 王先谦:《荀子集解》,诸子集成本,第285页,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1986。
(122)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141页。
(123) 同上书,第148页。
(124)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132页。
(125) 同上书,第118页。
(126) 同上书,第85页。
(127) 同上书,第175页。
(128) 同上书,第131页。
(129) 孙启治:《政论校注》,第50页。
(130) 《后汉书》,第484页。
(131)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401—402页。
(132)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257页。
(133) 同上书,第259页。
(134)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98页。
(135) 同上书,第411页。
(136) 同上书,第412页。
(137)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88页。
(138) 同上书,第412页。
(139) 同上书,第392—393页。
(140)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53页。
(141) 同上书,第412页。
(142) 同上书,第261页。
(143) 同上书,第221页。
(144)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21页。
(145) 同上书,第250页。
(146) 同上书,第421页。
(147) 同上书,第287页。
(148) 同上书,第362页。
(149)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21—322页。
(150) 同上书,第327页。
(151) 同上书,第392—393页。
(152) 同上书,第370页。
(153)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96页。
(154) 同上书,第377页。
(155) 同上书,第314页。
(156) 同上书,第377—378页。
(157)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297页。
(158) 同上书,第357页。
(159) 同上书,第276页。
(160) 同上书,第420页。
(161) 同上书,第322页。
(162) 同上书,第337页。
(163)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37页。
(164) 同上书,第308页。
(165) 同上书,第321页。
(166) 《御览》二〇三此四字为“乱登朝级”。
(167)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413页。
(168) 同上书,第327页。
(169) 同上书,第417页。
(170)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276页。
(171) 同上书,第321页。
(172) 同上书,第274页。
(173) 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第二卷,第408页。
(174)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261页。
(175)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83页。
(176)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86页。
(177) 同上书,第265页。
(178) 同上书,第426页。
(179)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423页。
(180) 同上书,第424页。
(181) 详:《意林》原注,与“佯”通,同上书,第331页。
(182)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416页。
(183) 同上书,第380页。
(184) 同上书,第383页。
(185)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37页。
(186) 同上书,第288页。
(187) 同上书,第424页。
(188) 同上书,第418页。
(189) 萧公权:《中国政治思想史》上,第336页。
(190)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271页。
(191) 孙启治:《昌言校注》,第398页。
(192) 牟宗三:《政道与治道》,第15页。
(193) 徐干:《中论》原序,第2页。
(194) 同上书,第3页。
(195) 徐干:《中论》原序,第3页。
(196) 徐干:《中论》原序,第36页。
(197) 同上书,第37页。
(198) 同上书,第18页。
(199) 同上书,第33—34页。
(200) 同上书,第34页。
(201) 徐干:《中论》,第12页。
(202) 贺凌虚:《东汉政治思想论集》,第407页。
(203) 徐干:《中论》,第25页。
(204) 同上书,第41页。
(205) 徐干:《中论》,第12页。
(206) 同上书,第37页。
(207) 同上书,第20页。
(208) 同上书,第21页。
(209) 徐干:《中论》,第43页。
(210) 同上书,第17页。
(211) 同上书,第6页。
(212) 徐干:《中论》,第6页。
(213) 同上书,第7页。
(214) 同上书,第12页。
(215) 同上书,第21页。
(216) 徐干:《中论》,第13页。
(217) 同上书,第8页。
(218) 同上书,第14页。
(219) 徐干:《中论》,第41页。
(220) 徐干:《中论》,第26—27页。
(221) 同上书,第28页。
(222) 徐干:《中论》,第14页。
(223) 同上书,第15页。
(224) 同上书,第30页。
(225) 同上书,第2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