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三统之三教:忠敬文-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三统之三教:忠敬文-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三正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三教体现了“三统”之“通”的本意。夏、商、周三代教化统称“三教”,而“三教”的主旨分别是“忠”“敬”和“文”。③第二,“三教”与“三统”是相配合的,“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而三教之先“忠”,在于其乃“行之本也”。

三统之三教:忠敬文-中国哲学通史.秦汉卷

政治与教化的关系也是《白虎通德论》关注的问题之一。其中“教”,应指的是“教化”而非“教育”。

关于三代教化,《说苑·修文》和王充《论衡·齐世篇》所述大同小异,仅有文字差异。《白虎通德论》也是这样,它说:“夏人之王教以忠,其失野,救野之失莫如敬。殷人之王教以敬,其失鬼,救鬼之失莫如文。周人之王教以文,其失薄,救薄之失莫如忠。继周尚黑,制与夏同。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89) 比较而言,《说苑》和《论衡》均谓“小人野”“小人鬼”“小人薄”,而《白虎通德论》不强调这一点,显然,它更突出三教本身之有失,以及三教“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的循环。

《白虎通德论》又说:“教者,何谓也?教者,效也。上为之,下效之。民有质朴,不教而(不)成。故《孝经》曰:‘先王见教之可以化民。’《论语》曰:‘不教民战,是谓弃之。’《尚书》曰:‘以教祗德。’《诗》云:‘尔之教矣,欲民斯效。’”(90) “为”者,行也。按文义,“民有质朴,不教而成”,应为“不教不成”。不教就只有质朴而无文明。所谓“教”,即是身居“上位”者的行为,会引起在下之民的仿效。这显然是说政治权力对于社会教化有难以替代的重要作用。文明虽是依靠教化完成的,但统治者的地位和权力使他们的操行成为人们模仿的对象。这里不仅说明统治者具有教化下民的责任,他们以行为示范,而且也暗示统治者之所以能够统治的根据在他们的德行。

因而,“教”绝非职业教育,而是与政治紧密相关的人格教育,它说:“王者设三教者何?承衰救弊,欲民反正道也。”(91) 所谓“欲民反正道”即希望下民回归正当或正确的生活轨道,故所谓“教”即是教化。其曰:“教者,所以追补败政,靡弊溷浊,谓之治也。舜之承尧无为易也。”(92)

那么,为何要讲“三教”?其实,“三教”是与“三正”即“三统”相配合的。“三正之有失,故立三教,以相指受。”三教体现了“三统”之“通”的本意。

“三教”各有不同主旨。夏、商、周三代教化统称“三教”,而“三教”的主旨分别是“忠”“敬”和“文”。夏之王教在“忠”,其民质朴,但其弊在粗野;商之王教在“敬”,其弊在于迷信;周之王教在“文”,其弊在轻。在作者看来,后世兴起之教化都是对原来的补救,但并非否定原来的教化。(www.xing528.com)

礼记·表记》记子曰:“夏道尊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先禄而后威,先赏而后罚,亲而不尊。……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先鬼而后礼,先罚而后赏,尊而不亲……周人尊礼尚施,事鬼敬神而远之,近人而忠焉,其赏罚用爵列,亲而不尊……”可见,无论《白虎通德论》还是《礼记·表记》,都说明了教化的内容是历史累积性的,不同时代的教化内容虽有其时代特点,但绝不可能是单一的、割断历史的。

“三教”有如下特点:第一,“三教”作为完备的教化系统在于其效法天、地、人。“教所以三何?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也。”(93) 其中,忠效法人,敬效法地,文效法天。“人以忠教,故忠为人教也。地道谦卑,天之所生,地敬养之,以敬为地教也。”第二,“三教”与“三统”是相配合的,“三者如顺连环,周而复始,穷则反本。”在这里,作者不仅认为教化是历史文化的积累和发展,而且主张政与教的统一。第三,“三教”是一个整体。其云:“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虽然不同朝代所行之教有先后之别,“何以言三教并施,不可单行也?以忠、敬、文无可去者也。”

从《白虎通德论》反复强调“三正之相承,若顺连环”,“帝王始起,先质后文者,顺天地之道,本末之义,先后之序也”(94) ,三教“如顺连环,周而复始”,但终不免“衰”“弊”而“穷则反本”来看,作者对传统政治与教化的看法正如生命有机体一样,是一个循环往复的过程,没有永恒不变的机体。

需补充的是,关于三教,《白虎通德论》还认为其内容在“法天地人。内忠,外敬,文饰之,故三而备也。即法天地人各何施?忠法人,敬法地,文法天。人道主忠,人以至道教人,忠之至也。人以忠教,故忠为人教也。地道谦卑,天之所生,地敬养之,以敬为地教也”。而三教之先“忠”,在于其乃“行之本也”。就其关系论,虽有先后,但不可或缺:“三教一体而分,不可单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