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初,在《易》卜之外,作为学问对象的《周易》还只是在少数学者(包括他们的弟子)之间流传和研习。田子庄何及其弟子王同子仲、周王孙、丁宽和齐服生等为汉初易学大师,属于所谓祖师易阶段。(6) 武帝时期,儒学大兴。《汉书·儒林传》曰:“及窦太后崩,武安君田蚡为丞相,黜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以百数。”建元五年(前136),杨何立为《易经》博士。(7) 杨何与继立为博士的田王孙二人确立了西汉易学的师法。其后,田王孙一系壮大,宣帝时其门下三大弟子施、孟、梁丘先后立为博士;元帝又增立《京氏易》。施、孟、梁丘三家开启了西汉易学传承的家法时代。元成时期,《周易》在《五经》中的地位得到了显著提高;刘向编纂《别录》,刘歆编纂《七略》,即置《周易》于《五经》之首。据班固自述,《汉书·艺文志》即由刘歆的《七略》删述而来,其大体未变。《艺文志》曰:“今删其要,以备篇籍。”而刘歆的《七略》即源于刘向《别录》。据《汉书·艺文志》,刘向于成帝时奉召校书,具体负责“校经传诸子诗赋”;哀帝时,父死子继,刘歆奉召“卒其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这就是《七略》的来源。
关于《易经》地位的抬升,《汉书》大致涉及三个方面。其一,无论是在《儒林传》还是在《艺文志》中,班固均将《易》置于《五经》之首。其二,《艺文志》提出了《乐》《诗》《礼》《书》和《春秋》五者“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的观点。《艺文志》曰:“《六艺》之文:《乐》以和神,仁之表也;《诗》以正言,义之用也;《礼》以明体,明者著见,故无训也;《书》以广听,知(智)之术也;《春秋》以断事,信之符也。五者,盖五常之道,相须而备,而《易》为之原。故曰‘《易》不可见,则乾坤或几乎息矣’,言与天地为终始也。至于五学,世有变改,犹五行之更用事焉。”其他五艺各表“道”之一端,而唯有《周易》总为“道原”。其三,在叙说经籍时,班氏《艺文志》常称引《周易》为据。如叙说《书》类经籍时,即称引《系辞上》“河出《图》,雒出《书》,圣人则之”为据;叙说《礼》类经籍时,即称引《序卦》“有夫妇父子君臣上下,礼义有所错”为据;叙说《乐》类经籍时,即称引《豫卦·象传》“先王作乐崇德,殷荐之上帝,以享祖考”为据;叙说《小学》类经籍时,即称引《系辞》“上古结绳以治,后世圣人易之以书契,百官以治,万民以察,盖取诸《夬》”和《夬》卦辞“夬,扬于王庭”为据。(www.xing528.com)
如果承认《汉书·艺文志》是由刘歆的《七略》“删要”而来,那么我们可以得出“《易》为之原”的观念早在西汉元成之世就已经提出的结论。在西汉后期,《周易》已居于《五经》之首。而班固在《汉书·扬雄传赞》中说扬雄“以为经莫大于《易》,故作《太玄》”,可见《易》居于《五经》之首在扬雄之前已成为共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