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课程的学习和设定要注重体现地方高职院校的特点,紧密结合当地产业结构对人才需求的特点,为专业课程服务,突出对学生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培养。按照高职英语的“够用为度,实用为主”的原则,我们可以详细梳理英语公共课程和学生的就业岗位所需要技能的关联性,重点设置培养学生专业素养和增强专业学习能力的环节和内容。
我们也可以结合学校的办学特色和学生就业岗位分布等情况,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校本课程,针对学校的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进行适当的英语课程教学内容改革与重组,按照突出应用性、实践性的原则整合课程内容,改革教学模式,增加更多的实践性教学内容,使英语更好地和专业课程接轨,为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以往英语课程重视知识的体系性和完整性,较少考虑与其他专业学科和专业技能的联系,尤其缺乏与专业实践的联系。为了突破这一困境,该院校优化了英语课程的教学组织环节,依据“必需、够用”原则打破原来的学科理论知识体系,按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体系要求,重新组织了教学内容,加强了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结合,强化知识的实践应用环节,突出基础英语技能在实际工作中的应用,注重培养学生的非专业能力,以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www.xing528.com)
例如在会展专业开设的英语课程教学情境中,我们结合会展策划过程中需要使用的英语知识,通过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联系会展策划运行实际,展开基于岗位工作任务的教学。院校创新并实践了“专题讲座+网络资源自学+小组展示”的教学组织模式,通过让学生亲自准备英语条幅、标语、介绍产品、接待客人,让学生学习英语,培养学以致用的意识,最终提高综合素质。
考核方式需要多元化。因为合理的考核方式是推进英语教学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能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考核方式上避免以简单的笔试考试方式一次性评定学生的学习成绩,应该根据不同专业的英语教学内容来设置考核方式,并注意保持较高的可操作性。一是注重集中考核与平时考查相结合。平时考查以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职业能力为主,主要考查学生的道德素养、基本技能、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等。例如我校平时基础英语考核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思辨能力、口头表达能力,以课堂演讲、小组合作、任务展示等多种形式来实现。二是加强学习技能考核。比如通过演讲、英语竞赛等形式进行辅助考核,比赛成绩计入课程加分项。三是增加社会活动和调查活动。比如设计一定的社会调查和社会实践项目,要求学生上交社会实践报告,给予考核加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