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把民生民向民怨作为工作的着力点,更加关注民生、体贴民生、改善民生,着力扩大公共服务覆盖面,改善公共服务供给,完善公共服务体系,提高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水平,给城乡群众带来更多实惠。
抓小康村建设。“十三五”时期,兰州市的首要目标是提前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从2017年起,在巩固300个贫困村脱贫成果的基础上,全面落实市政府出台的“1+21”精准脱贫推进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方案,持续强化基础设施建设、特色产业发展和人居环境改善,力争每年建成150个左右的小康村。2019年,永登县、榆中县脱贫摘帽,皋兰县、七里河区脱贫成果持续巩固,减少贫困人口3638户10562人,贫困发生率由上年的1.22%下降到0.32%,历史性地解决了区域整体贫困问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迈出关键一步。[13]
促进教育公平发展。按照“基础教育在老城区增量提质、职业教育向新区聚集发展、高等教育向城市郊区延伸拓展”的思路和方向,加快城区学校新建、扩建、配建步伐,办好县城教育园区、农村寄宿制学校和必要教学点,支持发展普惠性幼儿园,推动优质学校与薄弱学校联合办学、资源共享,扩大教育资源总量和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
提升就医和健康服务水平。围绕建设“健康城市”的目标,一方面,强化“硬件”建设,抓好几个市属大医院的项目建设,扩大医院规模,提升标准化建设水平,满足群众就医需求;一方面,强化“软件”建设,鼓励发展健康体检、健康咨询、健康文化、健康旅游、体育健身等多样化健康服务,积极发展康复护理、老年护理、家庭护理等不同人群需要的护理服务。(www.xing528.com)
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我国正在步入老龄化社会,发展养老事业和养老产业是政府的应尽之责,也是发展的机遇所在。要围绕全国养老服务产业综合改革试点城市建设,通过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的方式,统筹发展机构养老、居家养老、社区养老等养老服务,特别是支持社会力量兴办养老机构,推进医疗机构与养老机构加强合作,“十三五”期间建设5个以上上千张床位的医养结合养老基地,养老设施覆盖95%以上乡镇和70%以上行政村。
健全公共服务设施。完善的公共服务是一座城市文明的标志。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既要注重配套,又要注意细节,总的目标和要求是满足广大群众的日常生活,具体要抓好夜市、儿童公园、娱乐场所、动物园、小游园、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设施建设和配套功能,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推进户籍制度改革。户籍制度改革是加快新型城镇化的关键,兰州市已经制定出台了《关于进一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现在的关键是要把方案确定的改革内容稳步推开,落实下去,有序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让进城人员平等享受城镇居民的基本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促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