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新市是中国最早建立的煤电生产基地之一,地处内蒙古高原和东北辽河平原的过渡带——辽宁西部的低山丘陵区。阜新市因“一五”计划期间国家有4个能源重点工程项目而迅速成为国家重要的煤炭生产基地。阜新过去60多年每年以1200万吨的采挖速度挖煤,累计为国家贡献煤炭5亿多吨,享有“煤电之城”美称。然而到了1990年后,可开采的煤炭资源越来越少,阜新不再有往日辉煌,数据显示,截至2017年,阜新煤炭可采储量仅剩余3.0024亿吨,而且随着煤层开采的加深,成本会变得越高,难度也会加大。
阜新市到2000年相继有14个矿井停产报废,与煤电有关的地方和企业也基本陷入了关闭停产的处境。阜新市因煤矿的接连报废,其经济受到了强大的冲击,大量的阜新人因长久以来依靠矿山生存而失去了岗位,从而陷入了经济困境。据统计分析,到2002年初全市共有失业人员15.6万人,有40万职工的阜新矿务局所属的所有煤矿在2002年均申请破产,职工的出路成了大问题,其中4万多人就在海州煤矿下岗,加上其中涉及的家属,有近10万人没有了生活来源。一份关于阜新再就业与社会保障工作的总结报告称:“就业难,就业稳定性差,收入水平低,结构性失业问题突出,社会保障和再就业资金筹集难;困难企业多,包袱重,偿还并轨人员债务的工作难度越来越大。”但是那些暂时在岗职工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到2000年,阜新有12.9万煤炭工人下岗,19.8万城市居民处于最低生活保障线以下,占城市总人口四分之一,城市面临着严重的经济问题。
2001年12月,阜新市被国务院确定为中国第一个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试点市,提出摒弃工业强市的传统思维,开始研究发展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十多年来阜新市秉承着从实际出发的原则,坚持把解放思想贯穿于转型的全过程,并以现代农业和农产品精深加工业为转型发展方向。在城市经济转型的过程中,阜新市政府以改善生态环境和解决民生问题为最终目标,初步形成了以农业产业化为主导,同时发展煤炭、电力、食品、建材、电子、服装等劳动密集型的支柱产业。阜新市转型发展的主要经验有:
第一,经济转型的核心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并努力实现产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依靠本地资源优势,培育和引进龙头企业,建设全国重要的食品及农产品加工供应基地。2013年,阜新市动员全市建设“阜新200万亩现代农业示范带”,作为产业振兴的重要抓手,为阜新开发土地资源做好“农”字文章奠定了坚实基础。阜新引进河南双汇、内蒙古伊利、山东六和等一批大型龙头企业,因这些企业的带动,全市形成了生猪、乳业、肉鸡、食用菌等农业产业化链条。然后依托传统优势(稳煤强电),建设全国重要的新型能源基地。通过深部找矿和提高井工矿生产能力等措施,煤炭产量在一定时期内保持在1000万吨上下。其次,依托能源优势进行资源深加工,建设全国重要的煤化工产业基地。阜新煤化工基地建设项目总体规划因积极利用阜新和蒙东地区的煤炭资源发展煤化工产业而被列入国家发展规划。最后,依托比较优势——加速产业集聚,培育壮大一批有特色的优势产业。发展自身优势和结合周边地区产业,阜新突出加强了林产品、皮革、液压、铸造、氟化工、新型电子、玛瑙加工等产业建设。阜新在彰武林产品产业基地、清河门皮革产业基地建设上也取得了重大突破。(www.xing528.com)
第二,为实现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阜新把改善城乡生态环境作为经济转型的主要环节。一是突出生态环境建设。阜新大力开展“林业二次创业”并推进退耕还林、“三北四期”造林、辽西北边界防护林带、防沙治沙、农田林网、村屯绿化、矿区绿化等林业重点工程建设。二是突出城市环境建设。阜新以建设“清洁卫生城市”和“生态园林城市”为目标,加强对城区街路改造力度,还建设了广场、游园、车站等改善城市面貌的重点工程。实行“三位一体”发展规划,以城市中心区、阜蒙县城、新邱区为重点进行建设,城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场的投入使用,填补了城市废弃物处理方面的空白。尤为一提的是,细河城市段治理工程荣获“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三是重点提高群众生活环境。2002年,阜新市得到国家的支持,实施了采煤沉陷区一期和二期治理工程,2005年开始陆续实施了5万平方米和1万平方米以上集中连片棚户区改造工程,这一工程使得1/4以上居民获益。2017年,市政府又结合国家棚改计划,制定了《细河区畜禽养殖禁养区关闭或搬迁养殖场(小区)和养殖专业户实施方案》,并将其列入了2018年棚改工程。四是突出矿区环境整治。坚持把改善矿区生态环境作为重点工程。把往日的人造荒漠变成今天的人造绿洲,尤其加大了露天矿破产后地质灾害的治理力度,从而使得露天大坑开发区被国家确定为全国第一批矿山公园和全国工业遗产旅游示范区。
第三,为实现可持续发展,把创造就业作为经济转型的优先目标。首先,抓好就业再就业工作,坚持就业优先战略。始终把促进就业看作第一等大事,在项目上和发展经济上都优先考虑,对就业目标优先安排,优先考核,优先奖惩。其次,完善社会保障和救助体系的建设。把握机遇,在国家对辽宁省社会保障体制进行完善之时,加快构筑覆盖全地区、资金来源多元化、保障制度规范化、管理制度社会化的城镇社会保障体系。最后,大力培养经济转型适用型人才。重点开发人力资源,制定出台一系列好的政策措施。阜新与中国农大、沈阳农大、辽宁工大、大连轻工四所高校合作,定向招收本科生,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发展职业教育并积极推进校校、校企联合办学,实行“订单式”培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