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水利部门,通过渠道防治冻胀的长期试验研究和工程实践,认为渠道衬砌结构的冻胀不能采用一般结构物强度校核的设计方法,而应进行变形校核,使衬砌变形能控制在允许冻胀量的范围内。衬砌结构是薄层结构,而冻胀量又具有不均匀分布的特点,在渠道衬砌因与基土冻结而使冻土受到约束时,基土可以对衬砌结构产生很大的冻胀力而使之破坏。另一方面,试验和工程实践都证明,只要衬砌结构有少量变形,这种力就得到释放,不再会破坏衬砌结构。因此,应在保证渠道安全运行的前提下,允许产生有限度的冻胀变位。
观测表明,在较低冻胀性的条件下,衬砌的冻胀变位在消融期可以部分或全部回复至原位,只要残余变形限制在很小数值内,可以保证冻胀变位不会逐年累积,则不会使衬砌结构发生破坏。根据有关省区的观测,只要最大冻胀变位不超过一定数值,残余变形可以限制在很小值内(<5mm),资料结果列于表5-18。
表5-18中,在相同的总冻胀量下,阳坡的残余冻胀值要大于阴坡。这可能是由于阳坡在日间发生融化,晚上又发生冻结,在频繁的冻融交替下,基土结构发生重组,变形就不易恢复。所以为限制残余冻胀变形值,对于总冻胀量的限制,在阴阳坡可以采取不同值。根据表5-18可认为,总冻胀量在阳坡发生2cm,阴坡发生3cm,不至于造成变形积累。根据上述思路,《渠系工程抗冻胀设计规范》在汇集了各省市的资料后,提出了允许冻胀量,见表5-19。
表5-18 不同冻胀量下残余变形平均值及大于5mm的观测频率
(www.xing528.com)
注 1.冻胀变形单位为mm;2.P为残余变形>5mm的观测频率,当观测项数小于10时,不作统计。
表5-19 渠道衬砌最大允许冻胀位移量
变位校核时,计算渠道横断面上最大冻胀量并校核是否小于允许冻胀量,如是,则按照一般渠道衬砌结构设计即可,可不必采取专门的防冻胀措施;如否,则应采取专门的防冻胀措施。防冻胀措施的设计采用定性方法,即根据计算最大冻胀量与允许冻胀量的比值,或根据冻胀性工程分类,按照表5-20选择防冻胀措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