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首《秋月》是复乐段曲式。这首曲子节奏自由,要弹得形散而意不散,踏板非常重要。第2小节开始,旋律在左手声部出现,右手是固定的五声音阶,因此踏板可以根据左手的旋律进行来踩。由于旋律几乎采用二度音程进行,踏板可以一个音一换。要注意倚音不要被踩到踏板中去,因为曲中倚音和本音为小二度,踩进去非常刺耳。引子(第1小节)宫,自由的散板,低音声部的装饰音分为两个声部和两个力度层次,装饰音高声部像古筝扫弦,装饰音低声部像揉弦,做出滑音的效果。A段(第2~7小节)羽调式。高声部十六分音符组成六连音,手腕要放松,带动手指清楚地跑动,注意手指力度控制均匀,跑动中不要出现突兀的强音或弱音。中声部和低声部似古诗一般抑扬顿挫地吟唱,弹奏时注意节拍的掌握。B段(第8~13小节)羽调式,乐曲走向高潮。尾声(第14~15小节)散板,和引子首尾相应,力度越来越弱。
《逗》这首乐曲的旋律主题来自湖南嘉禾小调《新嫂嫂》,d羽调式。以儿童言无忌的可爱之处夸张地赞美新嫂嫂的漂亮。同一旋律反复了五次,但每次的织体、和声都有变化,弹奏时注意每一遍的情绪、色彩变化。根据湖南语言特点,每一个乐句的最后两个音做重音处理。
《牧童之歌》为单一部曲式,a羽调式。这首曲子与湘中地区的衡东山歌《这山望着那山高》有相似之处。旋律的主要音都由四音音列组成。这首乐曲为散板,弹奏时注意抓住旋律的走向,比如,第1~2小节是一个乐句,可以拉宽一些;第4小节有个呼吸气口,第3、4小节间可以紧凑一些。弹奏时注意歌唱性,音色要变化丰富。琶音多模仿古筝下键手指速度较快且有颗粒感,配合延音踏板。这首曲子旋律在左、右手两个声部同时进行、相互呼应,织体简单,由于在高音声部旋律所在的音区大多没有制音器,踏板可以根据左手的旋律来踩,并且踩得长一些,以乐句为单位更换,不仅不会影响到音乐的清晰,还能烘托出山歌悠长的意境。
《忧郁的尼姑》为单三部结构,复调音乐,音乐灵感来自湖南邵东民歌《乡里妹子进城来》。双手声部相对配合进行,弹奏时要注意两条声部旋律线。踏板的运用不可太多引起声部混乱,也不可不用让音色太干。可采用半踏板,根据音色需要将制音踏板踩下一部分;或者只踩下第一个音,然后慢慢地放开踏板,起到润色的作用。
《红色荒野》为单二部曲式,复调写作手法,a羽调式,全曲主要音是C、G、A。这首曲子很多地方前一个小节的最后一拍与后一小节的第一拍形成同音连线,这样变成了弱拍是强拍,弹奏时注意要自然,不要弹出突兀、不稳定的感觉。延音踏板的运用要仔细,不可太多,否则会产生混沌的效果,可根据和声的变化的更换右踏板。(www.xing528.com)
《古葬》为单三部曲式,开头四个小节形成全曲的动机。全曲庄严、凝重,弹奏时要运用手臂力量将和弦弹得深厚有力。情绪要根据和声的走向而推动起来。和弦中有旋律音,弹奏时要突出弹旋律音的手指,并使它们尽量连贯。踏板根据和声的变化来更换。
《浮云》为单二部曲式,多种调式交替离调。高声部标记有跳音,弹奏时与一般的跳音不一样,不可太跳跃,手指不需要太积极,要以饱满的力度和集中的音色来突出这些音。乐曲中颤音较多,要注意颤音与颤音间的连接,弹奏颤音时保持手腕与手臂的放松,手指三关节积极快速运动。运用左踏板表现云的轻盈,柔音踏板踩的深度可以根据音色层次来安排,不一定全部踩完。
《太阳雨》为单三部曲式,G徵调式,旋律素材来自湖南儿歌《放牛歌》。开始的四个和弦模仿打击乐器锣鼓的声音,弹奏时手指支撑好,要有爆发力。主题旋律都是四度音程,要弹整齐。全曲速度欢快,注意保持手腕放松,两只手配合协调。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