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朝阳街道-河东地理与地名:西重沟和东重沟村全貌

朝阳街道-河东地理与地名:西重沟和东重沟村全貌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后以村中石桥为界,析置成两个自然村,该村居西,故名“西重沟”。2016年通过环境整治,对村内所有街道及小巷进行了“三堆”清理,疏通了排水沟渠,治理了汪塘,并粉刷了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墙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该村系从重沟析置成村,因居东,故名“东重沟”。建村时间及村名来历见西重沟。朝阳街道堰上村东的沭河大桥天齐庙天齐庙村位于西重沟东0.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440亩,人口814人。

朝阳街道-河东地理与地名:西重沟和东重沟村全貌

西重沟

西重沟村系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沭河西岸,总面积3824亩,人口2286人。有大型传统集市,农历一、六逢集。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为“重沟”。相传三国时期(公元220-265年)建村。此处沟河甚多,相互交错、通连,故村名“重沟”。后以村中石桥为界,析置成两个自然村,该村居西,故名“西重沟”(曾称“西街”)。

主要姓氏,胡姓约35%,刘姓约23%,王姓约9%,谌姓约6%,其他(18姓)姓氏约27%。

2016年通过环境整治,对村内所有街道及小巷进行了“三堆”清理,疏通了排水沟渠,治理了汪塘,并粉刷了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墙壁,村容村貌焕然一新。村民收入主要靠特种动物养殖,养殖品种有:狐狸、貉子、水貂等。村内有幼儿园一所、卫生室一处、图书室一处。

东重沟

东重沟村位于西重沟东200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014亩,人口1239人。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为“沟南”。该村系从重沟析置成村,因居东,故名“东重沟”(曾称“东街”)。建村时间及村名来历见西重沟。

主要姓氏为胡、刘、薛、万、张。

现已实现旧村拆迁改造,全部搬至朝阳社区东重沟小区,建设居民楼14栋。村民以养殖、打工、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和社区卫生院。

北重沟

北重沟村位于西重沟东300米处,沭河西岸,人口1635人,原名“沟北”。

相传清顺治年间(公元1644-1661年)建村,因在重沟北边,故名“沟北”。在地名普查中,因与罗庄镇的沟北重名,更名为“北重沟”。

主要姓氏,庞姓约99%,其他姓约1%。

旧村改造后,有部分搬至朝阳社区北重沟小区,有部分在北重沟养殖区养殖场居住。村民收入主要靠特种动物养殖,主要养殖品种有:狐狸、貉子、水貂等。社区附近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和社区卫生室一处。

后相庄

后相庄村位于西重沟东北6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3516亩,人口2986人。

相传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相姓人来此定居,以相姓命名“相庄”。后析置成四个自然村,该村居北,故名“后相庄”。

主要姓氏,张姓约90%,其他王、马、解、倪、纪、刘姓约10%。

村内主要街道四纵五横,2016年通过环境整治,对大街小巷进行清理,修建水泥硬化道路2.5千米,疏通了排水沟,治理了汪塘,粉刷了主要街道两侧房屋墙壁,建设900多平方米幸福院一处。

村民收入主要靠特种动物养殖(狐狸、貉子、水貂)、杞柳种植及柳编加工等。村内有相庄小学一所、卫生室一处、农家书屋一处。

中相庄

中相庄村位于西重沟东北4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780亩,人口1201人。

该村系从相庄析置而来,初因陈姓居多,曾称“陈庄”,新中国成立后,根据所处方位,改称“中相庄”。建村时间和村名来历见后相庄。

主要姓氏,陈姓约70%,张姓约20,于姓约10%。

通过环境卫生集中整治,村内主大街硬化完成。村民主要以种植、打工为收入来源。村内有卫生室一处。

东相庄

东相庄村位于西重沟东北4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320亩,人口428人。

主要姓氏,解姓约80%,张姓约15%,其他姓约5%。

村民以种植、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前相庄

前相庄村位于西重沟东北3.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790亩,人口1311人。

主要姓氏,张姓约80%,解、于姓约20%。

2016年建幸福院一处,村村通路4条。村民以种植、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图书室一处。

田庄

刘田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2.5千米处,土地总面积1010亩,人口857人。初名“田家庄”。

相传乾隆年间(公元1736-1795年)曹姓人来此居住,曾名“曹家庄”。后刘、李两姓人户居多,遂改称“刘田庄”。

主要姓氏,刘姓约60%,李姓约20%,马、夏、张、徐姓约20%。

村民以打工、种植、养殖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图书室一处、卫生室一处。

王田庄

王田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2.5千米处,总面积420亩,村中有179户,共计532人。

相传明朝(公元1368-1644年)建村,初名“田湾”(因四周低洼,长年积水而得村名)。后人认为发音欠佳,改称“田庄”。不久,因本村王姓居多,又改称“王田庄”。

中田庄

中田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2.5千米处,总面积1699亩,人口1059人。

家谱记载,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田姓人来此居住,因此处涝洼,每到雨季田野积水成汪,曾命名“田湾”。

主要姓氏,郑姓约95%,韩、马、李5%。

正在旧村改造中,村民以种植、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三官庙

三官庙村位于西重沟北2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3000亩,人口4212人。

相传明朝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3年)建村,因村内有一座三官庙而得名。1958年大跃进时,将小三官庙村并入该村。

主要姓氏,夏姓约30%,张姓约20%,黄姓约15%,余有他姓。

有5条东西大路,2条南北大街,小区建设楼房2栋。村民以养殖、种植、个体经营、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图书室一处、卫生室一处。农历三、八逢集。

前田庄

前田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2.5千米处,总面积2304亩,人口1654人。

相传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田姓人居住成村,因处几个田庄的南边,故名“前田庄”。

主要姓氏,刘姓约60%,王姓约30%,郑姓约5%,郁姓约2%,纪姓约3%。

村民以种植、养殖为主要收入来源。

堰上

堰上村位于西重沟东北1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250亩,人口1680人。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出东省地图》标注为“沿上”。相传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建村,因座落在一条天然的像堰一样的土岭之上,故名“堰上”。

主要姓氏,王姓约60%,刘姓约30%,解姓约8%,崔姓约2%。

沂河路东拓拆迁,建设居民楼4栋。

村民以种植、养殖及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朝阳街道堰上村东的沭河大桥

天齐庙

天齐庙村位于西重沟东0.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440亩,人口814人。

相传元朝(公元1271-1368年)建村,因村内有天齐庙得名。

主要姓氏,庞姓约60%,其次姓刘、薛、郭、张。(省略与点多)

2011年开始旧村改造,全部搬至朝阳社区天齐庙小区,建设居民楼9栋。

村民以打工、种植、养殖、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卫生室一处。

玉皇庙

玉皇庙村位对西重沟西北5.5千米处,总面积2856亩,人口2661人。

碑文记载,明洪武年间(公元1363-1398年)建村,因村内有玉皇庙而得名。

主要姓氏,王姓约50%,李姓约45%,其他姓约5%。

2016年,对村内所有街道进行清理,疏通排水沟渠,治理汪塘一处;2017年村内主要街道全部硬化。

村民以种植、养殖、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村内建有玉皇庙小学一所、卫生室一处、图书馆一处、庄户剧团一个。

庙前

庙前村位于西重沟西5千米处,因地处玉皇庙前而得名,沂东路穿过村中,总面积2800亩,人口1581人。

相传于唐天佑年间(公元904-907年)建村。

主要姓氏,李姓约80%、王、陈、徐姓共占约20%。

村民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卫生室一处。

东孙家庄

东孙家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5千米处,总面积1064亩,人口856人。

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孙姓人来此定居,以孙姓命名。在地名普查中,因与义堂镇孙家庄重名,根据所处方位,更名为“东孙家庄”。

主要姓氏,孙姓约82%,潘姓约17%,于姓约1%。

村民以种植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养马庄

养马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4千米处,总面积3550亩,人口2325人。

建村时间传说有二:其一,据村东青风岭已出土的石斧(保存于市博物馆),市里专家鉴定为古代猿人遗物,所以认为远古时期就有人在此定居;其二,新中国成立后整地时曾在青风岭挖出过铜箭头、铜镜和大批陶器、整木凿成的棺材等,据此有人认为是唐代建村。至于村名来历,相传胡金婵冒充丈夫罗成盘踞青风岭,罗成的另一妇人王月娥寻夫至此,二人酣战一番,待真相大白后,二人同住青风岭,因山上无水,就到山下牧马、饮马,故得村名“养马庄”。

主要姓氏,孙姓约43%,张姓约37%,于姓约20%。

2013年拆迁还建居民楼30栋,玉皇庙通三官庙路经村中。

村民以种植、养殖、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附近有玉皇庙小学一所。

秋千园

秋千园村位于西重沟西北4千米处,总面积1885亩,人口1785人。

据传是唐朝贞观年间(公元627-649年)建村。罗成大战青风岭时,罗成的两个妻子胡金婵、王月娥曾在此打秋千,故命村名“秋千园”。此纯为传说,不足为据。“大跃进”后,又将刘家庄并入该村。

主要姓氏,王姓约90%,李姓约4%,刘姓约2%,张姓约4%。

村民收入以务工、经商、农牧渔业为主。临沂鑫阳锅炉有限公司和临沂市河东区利达机械厂坐落于本村。村内有图书阅览室一处、卫生室一处,建有全民健身广场、老年活动中心。

文家官庄

文家官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3.5千米处,有730亩耕地,214户,634人。

相传唐朝(公元618-907年)时文姓人来此定居,以文姓命村名“文家官庄”。

主要姓氏李,已经没有文姓。(www.xing528.com)

郑田庄

郑田庄村位于西重沟西北3千米处,总面积940亩,人口748人。

相传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田姓人来此定居,以田姓命村名“田家庄”,后迁来郑姓人,郑姓人丁兴旺遂改称“郑田庄”。

主要姓氏,郑98%,潘1%,孙1%。

村民以外出打工、种植、养殖、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图书阅览室一处。

李家湖

李家湖村位于西重沟西南1.5千米处,总面积3871亩,人口2056人。

相传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李姓人来此定居,村四周低洼,以李姓命村名“李家湖”。

主要姓氏,刘姓约70%,王姓约10%,胡姓约10%。

2013年6月启动村庄整体拆迁,2015年12月入住李湖社区,建有居民楼楼26栋。社区建有文化健身广场、足球场、图书阅览室、文化长廊。社区道路共五纵全部硬化,分别是李湖社区路、李湖景观路、李湖一路、李湖二路、李湖三路。小区全部绿化,水、电、燃气、网络全覆盖。

村民收入来源主要为外出务工、养殖及征地保险

万家湖

万家湖村位于西重沟西南2千米处,总面积3098亩,人口2226人。

相传明正德年间(公元1506-1521年)段、万、李三姓人逃荒至此,因段家人多,且地处洼湖,曾命村名“段家湖”。后万姓人增长较快,居于全村之首,遂改称“万家湖”。

主要姓氏,万姓约42%,刘姓约43%,其他姓约15%。

已旧村改造,全部拆迁至李万湖社区,建设居民楼27栋。

村民以外出打工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社区内有卫生室,附近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石家村

石家村位于西重沟东南1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080亩,人口1051人。

相传明嘉靖年间(公元1522-1566年)石、崔、凌三姓人来此定居,因石姓人居多,以石姓命名“石家村”。

主要姓氏,石姓约98%,其他姓约氏2%。

因临工路和夏门路建设拆迁部分住户,其他的户未动。

村民以外出打工、种植、养殖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卫生室、图书阅览室,附近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陈家村

陈家村位于西重沟东南1.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3672亩,人口2190人。

相传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陈姓人来此定居,以陈姓命村名“陈家村”。

主要姓氏,陈姓约80%,曹姓约10%,杜姓约9%,石姓约0.5%,李姓约0.5%。

2013年开始旧村改造,在朝阳社区建设居民楼14栋,2015年还迁入住。

村民以外出打工、种植、养殖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建有卫生室、图书阅览室等。

官路

官路村位于西重沟南2.5千米处,总面积2649亩,人口1596人。

相传明洪武年间(公1368-1398年)建村,早先这里有一条大路,俗呼“官路”,该村建于路旁,故名“官路”。

主要姓氏,张姓约28%,杨姓约27%,刘姓约26%,其他姓约19%。

村内有三纵三横道路,南北路有官一路、官二路、官三路,东西路有官东西一路、官东西二路、官东西三路,全部硬化绿化。

村民以外出打工和种植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卫生室一处。

伏庄

付庄村位于西重沟东南2.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2764亩,人口2784人。

相传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伏姓人来此定居,以姓氏命名“伏庄”。现在村中已没有伏姓。

主要姓氏,刘姓约35%,王姓约20%,潘、别、张、陈、庞姓共占约45%。

已旧村改造,全部搬至朝阳社区伏庄小区,共建设居民楼36栋。

村民以外出打工、种植、养殖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社区内有卫生室,附近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新集子

新集子村位于西重沟东南3.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134亩,人口1680人。

相传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建村,成村后即设集,故取村名“新集子”。村西南角有块地段,称“南马趟子”,据说是当时的牲口市,现虽无集市,但名称依旧。

主要姓氏,张姓约35%,庞姓约35%,其次姓朱、岳、杨、韦、孟、尹、尤、陈、刘、周等姓共占约30%。

已旧村改造,全部搬至朝阳社区新集子小区,共建设居民楼22栋。

村民以外出打工、种植、养殖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社区内有卫生室,附近有临沂经济开发区第三实验小学。

石桥头

石桥头村位于西重沟东南4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560亩,人口2123人。

相传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建村,因村北有一石桥,故名“石桥头”。

主要姓氏,郑姓约40%,其他范、房、葛、姜、刘、密、庞、钱、王、相、徐、杨等姓共占约60%。

2016年通过环境整治,对村内所有街道及小巷进行了三堆清理,疏通了排水沟渠,治理了汪塘,修建了娱乐文化场所,并粉刷了主要街道两侧的房屋墙壁。2017年村内道路户户通已完工,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以打工、种植、养殖和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石桥头小学一所、卫生室一个、图书室一处。每月四、九逢集。

后黄庙

后黄庙村位于西重沟南5.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1568.55亩,人口646人。

相传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建村,前皇庙的庞姓分支来此居住,因在前黄庙北,故名“后庞家黄家庙子”,今演变成“后黄庙”。

主要姓氏,官姓约35%,王姓约25%,张姓约15%,徐姓约10%,庞姓约10%,其他刘、郑、陈、曹、杜姓约5%。

2004年硬化村内道路4条,2017年对南北两条大街又进行了硬化,同时对村内街道进行清理,疏通排水沟,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村民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及交通运输业。村内有卫生室一处,幼儿园一所。

密家村

密家村位于西重沟东南5千米处,沭河西岸,土地总面积1476亩,人口1295人。

相传元至元年间(公元1271-1294年)密姓人来此定居,初名“密岭村”(沭河东岸有一岭,名曰“东岭”,此村与东岭仅一河之隔,因而得名),后以密姓命村名“密家村”。

主要姓氏,密姓约40%,王姓约20%,相姓约15%,徐、袁姓各占约8%,其他黄、侯、司、赵、李、谌、刘、庞姓共占约9%。

2016年通过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及建设美丽乡村,村内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完成了户户通及改厕工程,疏通村内外所有排水渠,对大街小巷所有墙壁进行了统一粉刷并喷绘图画。2017年又建设了文化娱乐广场一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街道有康平大街、和谐路、平安路、利民路、拥政路。

村民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及交通运输业。村内有卫生室一个、图书阅览室一处。

刘黄庙

刘黄庙村位于西重沟东南6千米处,沭河西岸,村西有曹新路,总面积1392亩,人口658人。

相传明嘉靖十七年(公元1538年)刘姓人来此定居,以刘姓命村名“刘旺庄”。后来刘、黄二姓在村东合修一座庙宇,至明万历六年(公元1578年)改称为“刘黄庙”。

主要姓氏,刘姓约35%,葛姓约28%,庞姓约25%,马姓约2%,武姓约3%,陈姓7%。

村民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

高黄庙

高黄庙村位于西重沟南5千米处,沭河西岸,土地总面积900亩,人口795人。

相传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高姓人来此居住,本地原有一座黄家庙,故名“高家黄家庙”,后简称“高黄庙”。

主要姓氏,高姓约80%,徐姓约10%,陈姓约5%,其他刘、孙、周姓共占约5%。

2017年通过集中整治环境卫生及建设美丽乡村,村内所有道路进行了硬化,完成了户户通及改厕工程,疏通村内外所有排水渠,对大街小巷所有墙壁进行了统一粉刷并喷绘图画,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民主要从事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及交通运输业。

张家坊头

张家坊头村位于西重沟南7千米处,沭河西岸,土地总面积2190亩,人口2089人。

相传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张姓人来此定居,建村于沭河堤边,故名“张家坊头”。

主要姓氏,张姓约96%,其他姓约4%。

据说张家坊头村院门不是对称的双扇门,而是子母门。子母门是一种特殊的双门扇对开门,由一个宽度较小的门扇(子门)与一个宽度较大的门扇(母门)构成。平时开门关门走人,就不必推动太大的一扇门。现在楼房安装的子母门则相反,当需要通过家具等大物件时,可以全部打开。

“村村通”工程硬化6条街道。

村民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卫生室一处,幼儿园一处。

前黄庙

前黄庙村位于西重沟南5.5千米处,沭河西岸,总面积2016亩,人口1387人。

相传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建村,困处后黄庙前,故名“前黄庙”。

主要姓氏,庞姓约70%,黄姓约20%,夏姓约5%,张、孙、赵、陈姓共占约5%。

2004年硬化村内道路5条,2016年对村内街道进行清理,疏通排水沟,村容村貌有了很大改善。

村民以种植、养殖、外出务工及个体经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卫生室一处,幼儿园一所。传统集市,农历二、七逢集。

吴家坊头

吴家坊头村位于西重沟东南7千米处,沭河西岸,土地总面积1650亩,人口1154人。

相传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吴姓人来此居住,建村于沭河堤边,因而村名“吴家坊头”。

主要姓氏,吴姓约68%,张姓约25%,车、马姓约7%。

村内户户通及改厕完成,村内所有道路硬化完毕,大街小巷完全绿化。近年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建有民俗记忆馆及游客接待中心一处、冬桃雪梨采摘园一处。

村民以种植蔬菜大棚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图书室一处、卫生室一处。

王家坊头

王家坊头村位于西重沟南7千米处,沭河西岸,村西有曹新路,土地总面积3363亩,人口1985人。

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王姓人来此定居,建村于沭河堤边,故名“王家坊头”。

主要姓氏,王姓约60%,孟姓约29%,邢姓约10%,其他姓约1%。

村民以种植、养殖和外出打工为主要收入来源。村内有王坊头小学一所。

关于王家坊头村曾有个传说。传说王坊头曾叫宋坊头,宋家当年是大户,祖林(家族墓地风水好,很富有。有一年临近春节,宋家有人去世,请风水先生选好穴地,打好圹(墓穴)后一般都请至亲守圹,防止动物进去,也防止有人使坏。这天夜里,有野狼跳跃过圹。风水先生问主人:“刚才扑通一声,是什么跳过圹去的?”回答说:“是个马虎(狼的俗称)”。风水先生叹口气说:“哎呀,你家看来要败了,你回答是个狼的话,后代可能出个郎官;回答是个马猴,可能出个侯官;你说是个马虎,马马虎虎怎么是好呢?”除夕这天逢集,家家户户赶集办年货,有很多卖扎花玩具等玩意儿的也赶集。这天宋家要出殡,村民都来看送殡的景。卖纸花的都是在扁担上绑了圈麦秸轴,方便插花。好事者数数停下的车子正好有一百辆。此时有人发现天上有一只鱼鹰叼一条鱼飞过,忽然下面哭声乍起,人声如雷,鱼鹰一紧张,鱼从嘴里掉了下来,正砸中下面的小鼓。有人就编了顺口溜:“鱼打鼓,狼跳圹,扁担开花,一百辆小车来送葬。”从这次殡葬以后,宋家人口渐渐减少,到最后就没有宋家人在这村里居住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