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河东地理与地名:郁九曲、柳杭头、尤庄子等村庄位置秘密曝光

河东地理与地名:郁九曲、柳杭头、尤庄子等村庄位置秘密曝光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郁九曲郁九曲社区系原九曲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临沂城东3千米处,沂河东岸,解放路桥和金雀山路桥东首之间。郁九曲村北紧靠解放路沂河大桥,在金雀山沂河大桥修成前,是百余里河段唯一的一座大桥,群众称其为沂河老桥。柳杭头柳杭头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9千米处,沂河东岸北靠长春路与亭子头村接壤,东与西水湖崖、南与后河湾村相邻。尤庄子尤庄子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8.5千米处,东兴路西侧。

河东地理与地名:郁九曲、柳杭头、尤庄子等村庄位置秘密曝光

郁九曲

郁九曲社区系原九曲街道办事处驻地,位于临沂城东3千米处,沂河东岸,解放路桥和金雀山路桥东首之间。由卞家坊子、孔村三个自然村组成郁九曲村。北与刘村接壤,东与褚庄、沭埠岭为邻,南靠张庄、杨庄。1986年1085亩耕地,516户,2258人。2015年有1015户、3524人。现有4600人。行政区域面积1.96平方千米。农历五、十逢集。

据郁氏家谱记载,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郁姓人来此定居,因村址坐落在沂河弯曲处,以郁姓和地势取村名“郁家九曲”,后简称“郁九曲”。村西北有几户人家,曾命村名河口,后归并该村。

该村郁姓为大姓,传说当初只此一姓,为了吉祥发达,又专门延请刘姓人家来此居住。因“郁”与“鱼”谐音,“刘”与“留”谐音,“留住鱼”则郁姓兴旺发达,子孙昌盛

此类俗信是重要的民俗事象。还有一种民间禁忌,比如朱、杨、羊、马姓氏之人,忌讳与郎、沙、解姓氏同居一处。于姓忌讳与张姓同村,等等。

1980年后外来住户增多,因此成为多姓大村。

主要姓氏,郁姓约27%,刘姓约14%,李姓约6%,郝姓约6%,张、杨、孔、钱、孙、于、佟等姓占约47%。

郁九曲村北紧靠解放路沂河大桥,在金雀山沂河大桥修成前,是百余里河段唯一的一座大桥,群众称其为沂河老桥。1994年沂河老桥垮塌后,河东区一直谋划重修。2001年郁九曲村委捐资3500万元支持九曲沂河大桥复建,是山东省首个民间投资公益事业第一村。

改革开放后,得交通枢纽之便,又兼乡镇党政驻地,周围建有多家企业副业,而且还是集市之地,平时每日早晚都有集市,众多五金货物交易都在黎明前或傍晚后进行,因此也是当初创办五金市场的条件之一。1987年在工商部门帮助支持下,因地制宜,率先在205国道(原益新路)西开办了五金批发市场和钢材批发市场,成为临沂著名的也是最重要的批发市场之一。之后创建河东综合批发市场、河东货运配载市场、河东家电市场、太平苗木花卉基地、郁九曲工业园区、山东万宝电子商务创业园有限公司等。

2000年5月成立河东区第一家村级党委,下设4个党支部,24个党小组,拥有党员242名。

金城

郁九曲社区自2002年8月到2012年2月分期分批对社区实施旧村改造,现在已经全部完成了旧村改造楼房还建任务,共改造52栋楼房,2274户,总面积26万平方米(其中多层楼房44栋,1598户;高层楼房8栋,676户),建成了九曲花园小区和九曲花园A、B、C、D区5个居民小区,所有居民住进了水、电、暖、燃气等配套齐全的楼房社区。居民居住区主要集中在解放东路两侧,兰亭路以西区域。

河东区机关幼儿园、九曲小学、多处私立幼儿园学校坐落此地。社区建有卫生室、计划生育服务室、图书阅览室、少儿书画室、心理咨询室、儿童成长驿站、科普活动制作室、文化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组建有鹤舞飞翔舞蹈队,业余文化生活丰富。

后河湾

后河湾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偏东8千米处,沂河东岸。北与柳杭头村为邻,南有前河湾村,东与尤庄子接壤。1986年543亩耕地,131户,599人。现有296户,1008人。

相传清雍正年间(公元1723-1735年)建村。因地处沂河弯曲处,且在前河湾村后,故名“后河湾”。

主要姓氏为刘、王、钟姓。

前河湾

前河湾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偏东7.5千米处,沂河东岸。北有后河湾村,南有高庄,东邻尤庄子。1986年有711亩耕地,256户,798人。现578户,1320人。

相传北宋建隆年间(公元960-903年)建村,因坐落于沂河弯曲处,在两个河湾村中,该村居南,故名“前河湾”。

主要姓氏为丁、钟、刘、王、孙、何姓。

1945年底新四军驻临沂城,1946年5月,新四军军部驻扎前河湾村,陈毅夫人张茜也随前方医所来到该村,住在村民钟维君家里,当年秋天生子陈小鲁。

2009年5月,河东区启动了将帅林暨陈毅旧居修复建设工程,占地15亩,分为诗词碑廊、将帅雕塑和将帅旧居三个功能区域。已经修复建设了将帅林暨陈毅旧居、张云逸旧居、新四军被服厂、野战医院等旧址工程。新四军军部旧址暨华东军区、华东野战军诞生地,被公布为国家级、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和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年,又成为沂蒙精神教育基地和沂蒙红色旅游专线的重要组成部分。

柳杭头

柳杭头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9千米处,沂河东岸北靠长春路与亭子头村接壤,东与西水湖崖、南与后河湾村相邻。东兴路(206国道)从其东面蜿蜒而过,交通便利,地理位置优越。1986年有3017亩耕地,724户,2968人。现有2800亩耕地,1245户,5022人。

相传北宋时期(公元960-1127年)建村,初名“许由寺”(原村址后有一寺庙名“许由寺”,村因寺得名)。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发大水,庙、村均被冲毁,移居一柳树行的西边重建今村,故名“柳行头”,因“行”系多音字,后人以“杭”代“行”,才得现名“柳杭头”。

主要姓氏为姜姓,余为隋、郑姓、王姓、张姓、刘姓、丁姓、陆姓。

农作物种植以水稻为主,有猪、鸡、牛、羊等养殖户20多家。村内有五金工具等企业300多家,村民就业充分。河东区“焊接协会”设立于此村。另有工业园4处,项目丰富。

已经规划为居民社区,城镇化步伐加快。

尤庄子

尤庄子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8.5千米处,东兴路(206国道)西侧。北与柳杭头、南与前后河湾村相邻。1986年有2950亩耕地,552户,2384入。现有715户,2670人。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北家庄”(误)。相传清乾隆八年(公元1743年)尤姓人来此定居,以尤姓命村名“尤家庄”。在地名普查中,因与义堂镇尤家庄重名,更名为“尤庄子”。

主要姓氏为杨、陈、伏、李、崔、傅、葛、郑、王姓。

已经规划为居民社区,城镇化步伐加快。

高庄

高庄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7.5千米处,沂河东岸。1986年有1086亩耕地,345户,1383人。现有土地面积600亩,工业占地80亩。有499户,1550人。

相传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建村,因坐落在一个小土岭上,故得树名“高庄”。

主要姓氏为姜、陈。

历史上特产剪刀,比较著名。现有五金加工为主的企业80家,是有名的剪刀生产专业村。

独树头

独树头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6千米处,沂河东岸。北与西张官庄、南与小官庄相邻。1986年有2869亩耕地,819户,3535人。现为独树头西北村、东北村、西南村、东南村四个村民委员会驻地。特产剪刀。农历三、八逢集。

相传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建村,因村北一大古杨树得名“独树头”。清朝康乾盛世时期,因崔氏家族的迁入和发展壮大而逐渐进入鼎盛时期。清朝末年,独树头因繁华而被称为“二沂州府”。抗战时期被称为“二临沂”。新中国成立前独树头村是临沂市最大的村居,远近闻名,商业繁荣,人口众多。

独树头是历史上很有影响的名村,涌现出多个乡绅士商,在办学育人、商业流通方面卓有成就,也是历来得到政府表彰重视的村庄。民国时期,第三专署专员张里元指定独树头为政教卫合一模范村。

1957年9月10日,撤销相公区后,新划成的独树头区或公社或乡均驻此地,成立了邮政局银行、供销社等基层服务组织,成为当地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1978年,公社驻地迁九曲村北大路北侧,直到1981年2月改名为九曲公社。现在独树头村已经整村拆迁建设为独树头佳园社区,下辖西北、东北、东南、西南四个社区。

独树头有四个村,主要姓氏为崔、李、姜、王。传说明朝末年原许尤村的许、尤两家相继没落,不久,王、刘、余三姓人陆续迁入。后来,崔氏从山西迁至独树头村,该姓人口在本村逐渐繁衍扩大。

崔家大院

东南社区北临凤仪街,东临新东兴路,西临智诚路。行政区域面积1300亩,共有1300余人。2012年建成独树头区居民楼27栋,住户430余户。主要姓氏,崔姓约35%,薛姓约30%,王姓约30%,孙、李姓共占约5%。

西南社区西邻智胜路,南邻凤鸣路,东邻新东兴路。主要姓氏,崔姓约50%,刘、王、郑姓共约占20%,孟、张、李、安姓共占约15%。建有居民楼32栋,共有住户600余户。

东北社区北邻凤仪路,西邻新兴东路,南邻凤鸣街,东临东兴路。有1318人,1300亩土地。主要姓氏,崔姓约占50%,刘、王、郭姓共约占20%,杨、彭、孟、唐、黄、张、吕、宋等姓共占约15%。目前建成的社区居民楼27栋,住户610户。

西北社区西邻智成路,北靠西张官庄,东邻东兴路,南为凤仪路。有1380人,1800亩土地。主要姓氏为崔。

独树头经济发展较好,企业众多,4个社区基本都有30多家五金加工、木业化工餐饮、室内外装饰、商铺超市等企业,仅仅独三村就有一处工业园,20多家企业,商贸比较繁荣。锦绣外滩房地产项目位于社区西侧。

独树头村内一些人物故事至今被人传说。另见本书古镇古街章之《独树头》。

西张官庄

西张官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7千米处,北临南京东路,东兴路西侧。西为高庄社区,北临尤庄子,东为东张官庄,南接独树头东北村。1986年175亩耕地,350户,1481人。现有480户,1580人。

相传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张姓人由山西洪洞县老鹳窝移民至此,以张姓命村名“张官庄”。后东边又建一村,名东张官庄,遂改称“西张官庄”。

主要姓氏为孟氏。

张官庄小学住此村,西面是临沂第二十四中学北校区。

东张官庄

东张官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7千米处,北临南京东路,东兴路(206国道)路西侧。1986年有1654亩耕地,341户,1436人。现有660户,人口2280人。

相传清嘉庆九年(公元1804年)张姓人来此定居,因在西张官庄东边,故取村名“东张官庄”。

主要姓氏为贾、张等姓。

该村土地全部流转,为工业化强村,拥有五金加工企300余家,其中有志同拖拉机厂、蓝裕食品厂、丰绿资源、利字经贸有限公司等多家上规模企业。坐落于村东的天一液压有限公司,主要生产千斤顶、压缩机,投资规模过亿元。

新农村建设中,已纳入西张官庄村社区开发。现有幼儿园一处,占地40亩的农贸市场一处。

桃园

桃源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4.5千米处,沂河东岸,北邻独树头西南村,东南与孙于埠社区连接,南隔北京东路与三官庙社区相望。1986年1073亩耕地,327户,1389人。现有220户,889人。

相传明崇祯年间(公元1628-1644年)白姓人来此地定居,曾以白姓命村名“白家疃”。后改称“杏花村”。后因村周桃树繁多,遂又改称“桃园”。

主要姓氏为刘、王。

桃园剪刀特别著名。《续修临沂县志》载:“桃园、卞家坊一带出剪刀,不亚于城中杜姓所制。”

当初所产剪刀深受服装裁缝者的欢迎,不仅驰名于苏、鲁、豫、皖,还远销东北三省和陕甘宁各地。

相传清代该村一村民,在清乾隆年间到临沂老城南门里跟杜铁匠学打制剪刀,2年学成后回到本村开炉打剪刀,不断地改进工艺。到晚清时候,河东桃园村附近之于埠、卞坊子、三官庙、高庄、河湾等村庄从卢氏学手艺打剪刀者甚多,形成一支不小的剪刀加工队伍。到新中国成立时,城里的杜家剪刀已销声匿迹,独有桃园剪刀继续走俏于世。

新中国成立后,政府十分重视桃园剪刀这一地方传统的生产。50年代初在桃园村建立了“桃园剪刀生产合作社”,1958年迁到沂河桥东郁九曲村,改名“临沂县剪刀厂”。1981年又建立了临沂市(注:县级临沂市)日用工具厂,后来又名临沂市剪刀厂。改革开放后九曲镇已有30余个村庄2000多个专业户从事以刀剪为主的日用工具生产。

抗日战争时期,桃园等村为敌我冲杀之地,此处大战多日,国民党军队牺牲颇多,抗战将领回忆录多有记载。

现桃园村已经建成现代化社区。

孙家于埠

孙家于埠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4千米处,东兴路西侧。南靠北京东路,西与桃园社区相邻。现有798户,2562人,1000亩土地。

主要姓氏,刘姓约44%,郭姓约21%,张、孙、于、彭姓占约12%,崔、卢、耿姓共占约23%。

相传元朝(公元1271-1368年)孙姓人来此定居,建村于高地,以孙姓和地势命名“孙家于埠”。

2006年5月启动旧村改年建成凤凰家园居民楼4栋,建筑面积23000多平方米,配套建有超市6000余平方米、沿街商铺100余个、社区服务49600平方米。建成了健身广场、卫生服务中心等便民设施。2015年正式启动了棚户区改造项目工作,共11万多平方米,总占地面积95.9余亩,建成6栋住宅楼。同年又打造商业综合体一处。

居民以五金制造为主,社区建有建筑装饰材料市场一处、砖石市场一处及机动车租赁市场一处。

小官庄

小官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6千米处,东兴路西侧,有中升路穿越东西。北邻独树头社区东南村,南与孙于埠社区连接。1986年301亩耕地,56户,288人。现有95户,329人。

相传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建村。因靠近东、西张官庄,故命村名“小官庄”。居民多姓公。

现已建设成小官庄社区,按照河东区示范社区硬件标准要求,建有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文化活动中心、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比较完善的功能齐全的社区之一。

三官庙

三官庙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2.5千米处,沂河东岸,北京路南侧。南邻东夷路、胡家庄,东邻智圣路。1986年有1630亩耕地,576户,2513人。现有255户,4521人。

相传明景泰元年(公元1450年)建村,初名“朱藩村”。后因村中有座三官庙,群众称呼“三官庙”,约定俗成,终成村名。

主要姓氏,李姓约24%,杨姓约18%,谷姓约17%,张、王姓各占约4%,其他姓氏共占约37%。

抗日战争时期,庞炳勋第40军曾在此反复与日寇搏斗争夺,战况惨烈。抗战将领回忆录中多人提及。

先后改造建设成现代化新型小区A、B、C区,建设多层居民楼24栋,高层居民楼19栋。小区内绿化、亮化、净化标准等配套设施完善,物业管理规范,是高品质的宜居小区,荣膺“全国和谐社区建设示范社区”。社区内孝友路贯穿南北,沿街商铺比比皆是,建有大型社区农贸市场,育英街幼儿园、超市、卫生室也分布在此。

社区以房产开发、机电市场租赁、沿街商铺为主要收入来源。房地产开发楼房530套,累计实现2亿多元收入。市场投资5000多万元,建成钢结构大棚30000平方米,年收入500万多元。近年新建沿街商铺16000平方米,大型商场20000平方米,年租赁收入500万元。

三官庙社区辖区内有临沂第十实验小学、临沂第二十七中学、临沂四二十四中学南校区、沂州幼儿园等教育机构。社区内设有卫生室、图书室青少年文体活动室、电子阅览室、青少年手工室、青少年书画室、夕阳红老年公寓等便民设施。

该社区的龙灯扛阁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北王庄

北王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2千米处,沂河东岸。南邻胡家庄,北邻钟家庄为邻。1986年有557亩耕地,195户,883人。现有人口1676人,行政区域面积120亩。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为“王家庄”。相传明弘治年间,(公元1488-1505年)王姓人迁来居住,以王姓命村名“王家庄”。地名普查中,因与傅庄镇王家庄重名,故更名为“北王庄”。

主要姓氏,王姓约53%,殷姓约25%,徐姓约15%,田、白、贾、刘等姓占约7%。

2008年,改为北王庄社区,2010年棚户区改造建成居民楼18栋,沿街商铺,1万平方米,多层居民楼14栋,高层住宅4栋,住户800余户。

钟家庄

钟家庄社区位于驻九曲街道地郁九曲北2千米处,东兴路西侧,东临河东区党委政府。1986年有205亩耕地,58户,273人。现有村民150户,共计人口530人,行政面积100亩。

相传明万历年间(公元1573-1620年)钟姓人来此居住,以钟姓命村名“钟家庄。”

主要姓氏,钟姓约40%、张、褚、邢姓各占约20%。

胡家庄

胡家庄村位于驻九曲街道地北2千米处,东兴路西侧。北有钟家庄社区,东为河东区委区政府驻地。1986年有505亩耕地,146户,664人。现有人口1350人,行政区域面积260亩。

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胡姓人来此居住,以胡氏命村名“胡家庄”。后胡姓不存,现村民多为李姓,没有胡姓。

主要姓氏,李姓约85%,陈姓约8%,王姓约7%。

1995年后迅速城市化,建成城市社区,易名和美社区。

2012年,进行棚户区改造,建成17层的居民楼11栋,沿街商铺2万平方米,“6+1”多层居民楼4栋,21层精装公寓大厦1栋,住户700余户。

居民多以经商和打工为业。沿街商铺林立,商贸繁荣。

孟家于埠

孟家于埠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4千米处,东兴路东侧,342省道北侧。北有彭于埠,东有艾于埠。1986年有1890亩耕地,408户,1776人。现有人口3238人,行政面积2700亩。

相传春秋时期(公元前707-公元前476)孟姓人来此居住,建村于高地,故名“孟家于埠”。

主要姓氏,孟姓约90%,刘、姜、王、窦、郑等姓占约10%。

九曲孟于埠汪塘

孟家于埠为诸于埠村中最为古老的大村,其东艾家于埠即是从该村析出。村东旧时原有庙宇,名雹泉庙,始建于清朝嘉庆年间,现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

旧时与艾家于埠村之间有近50亩的大汪塘,2000年后修建街道大部被填平。村中目前保存数亩汪塘,中有小山,种植树木,鹅鸭戏水于此,颇有真趣。成为河东区为数不多的村落幸存汪塘之一。

社区开发建设的书香府邸一期、二期、三期,2016年已全部回迁入住。社区服务中心兴建了文化广场、娱乐室、棋牌室、电子阅览室、台球室、乒乓球室、舞蹈室、书画室和篮球场等惠民娱乐设施。

传统产业为五金加工,产品多达几十种。山东华业投资集团有限公司、山东德远工程装备有限公司位于社区范围内。

范家于埠

范家于埠社区位于河东区行政中心东侧,北临北京东路,南临人民大街,西临顺安路,东临工业园,周围多党政机关办公区。1986年有2910亩耕地,371户,1717人。现有3398人,2128亩土地。(www.xing528.com)

相传清道光十一年(公元1831年)范姓人来此定居,因村在高地上,故命村名“范家于埠”。

主要姓氏,李姓约30%,王、杨姓各占约20%,范、姜、朱、孟、刘姓等占约25%,高、孙、彭、侯等姓占约5%。

2008年改为范家于埠社区,是开发建设较早的社区,于2007年建成府东花园小区居民楼1~6楼,住户216户;2009年完成府东花园小区二期7~9楼,住户132户;2011年拆迁东夷大街三期,建设民楼4栋,住户108户,回迁户已全部安置;2013拆迁东夷大街四期,建设居民楼6栋,2015年建成,已全部回迁,其中建设小高层3栋,住户162户,商铺43间,高层楼房对外销售,商铺进行对外租赁增加集体收入。

社区居民主要从事五金、拖把加工,其他收入来源于旧村改造后土地流转费用。社区有五金加工户50多家、拖把加工户50多家。五金产品主要有托辊、磨锤、剪刀、磨刀、五金工具等。

社区建有有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文体活动中心。宏艺科技有限公司、伯利恒家私、锦江进出口有限公司、力扬工贸、国欣工具有限公司等多家规模以上企业位于社区范围内。

河东区东城实验小学坐落社区服务中心南侧,有多家私立幼儿园。

艾家于埠

艾家于埠社区位于驻九曲街道驻地东北4.5千米处,342省道(岚济路)北侧,温泉路西侧。分别与耿家斜坊、孟家于埠、范家于埠、彭家于埠、王家于埠为邻接壤。1986年时650亩耕地,109户,528人。现有380户,1100人,540亩土地。

艾于埠村西的暴泉庙

据说艾姓人原居住于孟家于埠村,名为艾家巷子,后人口繁衍,移居孟家于埠村东,单独立村,名艾家于埠。其东与一溜斜坊相隔五六里路,旧年有灌溉渠和李公河从东侧流过,原来都是农田,没有道路。现已建成河东经济开发区,有华龙路、温泉路等纵贯南北。

主要姓氏,艾姓约占93%,王姓约占6%,宋、袁姓共占约1%。

2009年建成艾家于埠农贸市场,占地3200平方米,建设沿街楼5600平方米。2012年一期工程建成艾兴家园4栋居民楼,2015年二期工程建成2栋小高层,共计288户。社区道路亮化、绿化,基础设施比较完善。

社区内有五金加工户50余户,沿街商户100余家。主要企业有临沂佳轮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临沂冠宏工贸有限公司等。临沂市车辆管理所位于社区东南温泉路西侧。

朱家斜坊

朱家斜坊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6.5千米处,342省道(岚济路)南侧。西有艾家于埠,北邻耿家斜坊、宅子,东与相公街道石碑屯相接,南与张家斜坊隔路相望。现有人口526户,1946人。社区占地700亩,企业占地950亩,耕地80亩。

相传明洪武年间(公元1368-1398年)朱姓人来此定居。此地有一道自西北向东南伸延的土岗,依地势建造的堂屋房门均向东南偏斜,故命名“朱家斜坊村”。

主要姓氏,朱姓约35%,孙姓约35%,刘姓约10%,夏、闫、黄、谷姓共占约20%。

1995年成立三官庙工业园,及本社区的工业园,共占地500亩,容纳企业300多户。主要企业有远通汽贸、九州汽贸、德立达物流有限公司等,占地300余亩。

目前启动社区改造,拆迁已经完成,正在筹划建设居民楼。

张家斜坊

张家斜坊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6.5千米处,342省道(岚济路)南侧。北与朱家斜坊相邻,东与相公街道西冷庄相连,南与王家斜坊接壤。现有人口506户,1572人。社区占地650亩,企业占地850亩,耕地85亩。

相传明万历二十八年(公元1600年)张姓人从安静村迁入冷庄,后又来此地定居,命村名“张家斜坊”。斜坊由来,见朱家斜坊。

主要姓氏,张姓约40%,李、孙姓各占约20%,公姓约18%,徐、聂姓共占约2%,

张家斜坊地处李公河东岸、葛沟总灌渠西岸,水利设施齐全,旧为农业主产区。1995年以后,形成村东村西两个工业园,企业主要以生产五金工具为主,伟业工具有限公司等一批知名企业位于园区内。

王家斜坊

王家斜坊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6千米处,342省道(岚济路)南侧。北有张家斜坊,南有凤凰岭街道白家庄,东西距其他村庄较远。1986年有584亩耕地,1900人。现有人口2914人,土地1000亩。

相传元代至元年间(公元1271-1294年)王姓人来此定居,以王姓命村名“王家斜坊”。斜坊之名由来见朱家坊斜。

主要姓氏,王姓约61%,国姓约4%,孙姓约3%,其余诸姓约32%。

王家斜坊地处李公河东岸、葛沟总灌渠西岸,水利设施齐全,旧为农业主产区。现城镇化步伐加快,村中有不少工厂、作坊。近年村内的排水沟得到整治,主要干道全部硬化,修建有居民健身广场等公共设施。

九曲店

九曲店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1千米处,沂河东岸。北邻安居小区,南与赵庄社区、刘村社区相连,东为河东政务大厦。1986年有1359亩耕地,460户,1943人。现有人口3570人。新中国成立前为九曲店保,1958年改为九曲店大队,1984年改称村,2004年11月改称九曲店社区,与卢家庄为同一居委支部。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为“九曲店”。相传元至元十九年(公元1282年)建村。因地处沂河多弯处,村人多以开店为业,故取名“九曲店”。

根据《九曲店志》记载,公元1282年元至正年间,葛氏迁居建村,后王、李、孙、段、刘、付、卢、殷等氏来居。

主要姓氏,孙姓约21.49%,王姓约10%,段姓约8%,李姓约8%,殷姓约7%,其他姓氏约43%。

九曲店过去为沂河东岸渡口桥头,对岸为椿树口。因为是重要的水陆码头集散地,来往经商渡河之人众多,因此商铺林立,商业繁荣,为古时沂河东岸繁华发达之地,亦是交通枢纽之地。

据2015年5月实地测量,南北最大距离1550米,东西最大横距2960米,面积3.1平方千米,大体形状是东西长船形。

主要道路,从东向西有华阳路、正阳路、东兴路、孝友路、兰亭路、滨河东路贯穿村中,从北向南有安居街、李公街、凤凰大街,六纵三横。

社区于2007年起始实施旧村改造,现已建成多层住宅楼44栋,高层住宅楼10余栋,绿化、亮化、净化标准比较高,各项配套设施齐全,物业管理规范,是高品质的宜居社区。

社区拥有临沂市东易置业有限公司、临沂市天翔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临沂市天翔投资有限责任公司、水产肉食批发市场、九曲店干果农贸市场、汽车清洗维修美容市场。

2016年,河东区政府全力推进重大(重点)项目建设,投资过25亿元新城控股的吾悦广场项目现已开工建设。规划建设集时尚购物中心、大型超市、特高端住宅于一体的“体验式”城市综合体,打造成全区乃至全市一站式购物体验新地标。

九曲店村为历史名村。孙泽世捐修木桥,县志有载。其子孙熊兆,字起渭,号沂川,别号蒙羽山人,善文章,尤深研古学。由郡禀生中乾隆丁卯科举人,辛未科(公元1751年)进士(第三甲),任贵州平越府湄潭县知县。善政多佳绩,致仕归里,教授生徒,多所成就。著有《映雪堂诗稿》《星懋甲子篇度分考》《殷年表》《琅琊考》《琅琊典略》《七邑沿革表》《律吕朱陆》《国朝山左诗续钞》等杂作。

社区建有九曲店小学及多家幼儿园。

刘村

刘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1千米,沂河东岸。北邻九曲店社区,东临赵庄社区,南接郁九曲社区。现有359户,1256人,450亩土地。

清宣统元年(公元1909年)测绘《山东省地图》标注为“刘家庄”。相传南宋淳熙九年(公元1182年)刘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迁来定居,以刘姓命名“刘家村”。后简称“刘村”。民国初年又将东邻“五圣堂”村并入该村。

主要姓氏,刘、孙姓约各占30%,段姓约占25%,王、胡姓共约占15%。

2008年实行旧村改造,建成居民楼11栋,共计675套住宅,小区交通便利,设施齐全。

社区内有九曲中心小学、幼儿园,社区建有卫生室、图书阅览室、老年活动中心等便民设施,

赵家庄

赵家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北1千米处,东兴路西侧。北邻九曲店社区和凤凰大街,西靠刘村社区。1986年耕地1654亩,405户,1791人。现有3518人,土地3200亩。

相传明洪武年(公元1368-1098)赵姓人从山西洪洞县老鹳窝移民至此,以赵姓命村名“赵家庄”。

主要姓氏,王姓约占25%,李、张姓各约占20%,赵、孟、陈、程、高姓共约占35%。

赵庄是凤凰大街(原赵旦路)西起始点,建区前其到杨岭村距离大约4千米,皆为农田,较为空阔,现在均被工厂企业占据。

2010年开始陆续建成凤凰小区、仁和小区、和谐小区居民楼60余栋,住户500余户,完成城中村南北12条、东西4条大街的水泥硬化、亮化、绿化工程。

现有工业占地380亩,驻有五金加工、锁具制造为主的企业51家,加工户70多户,企业规模不断提高。目前河东规模最大的购物超市九州购物中心位于社区内东兴路西侧。

褚家庄

褚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办驻地东1千米处,东兴路东侧。西与郁九曲、赵家庄相邻,南接李家庄。1986年有1761亩耕地,600户,2524人。现有1300余户,4800人。

相传东晋时期(公元317-420年)褚姓人来此定居,以褚姓命村名“褚家庄”。

主要姓氏为褚、王、马。

褚庄曾经是远近闻名的泥塑玩具之乡。传说当年褚庄村中有一村民被征去修筑临沂城墙,得一泥马,甚为喜爱。回家后,反复揣摩,塑造了八仙、泥哨等。到20世纪30年代,泥玩具造型新颖奇巧,富有夸张性,且制作精良,色彩绚丽,少年儿童爱不释手。新中国成立后,富有乡土气息、趣味浓厚的泥塑玩具,因不断创新而闻名遐迩。1964年,参加中国民间艺术出国展览;1982年,送上海宋庆龄故居纪念馆陈列、展销与馈赠国际友人。这期间,该村老艺人程学义制作的泥玩具独具风格,多次在全国各地参展获奖。

褚庄社区开发较早,建区后迅速成为城市社区。因靠近五金、钢铁、土杂、家具市场,居民从事第三产业较多。现有企业80家,手工业116户,商业、饮食业300多户。有家具厂、锁具厂、建筑公司、建筑机械厂、服装厂等知名企业16家。

蒋家庄

蒋家庄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3千米处,陶然路西侧,北邻天使学校、职业中专。1986年有347亩耕地,63户,239人。现有460人,300亩土地。

相传为蒋姓人居住成村,以蒋姓命村名“蒋家庄”。

主要姓氏,孙姓约70%,王姓约28%,其他等姓占约2%。

1995年建区后,蒋家庄紧邻河东区政府驻地,迅速成为城市社区。2013年进行旧村改造,建设居民楼4栋,入住108户。2017年二期改造启动,建设小高层、多层居民楼各5栋。

季山官庄

季山官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北3千米处。西邻赵家庄社区,北靠蒋家庄社区。1986年有366亩耕地,83户,347人。现有人口724人,土地110亩。

该村系1967年从沂水县跋山水库库区迁来,初名“红卫村”。后来根据照顾历史的原则,仍沿用迁前村名“季山官庄”。

主要姓氏,苗姓约15%,李、刘姓各占约10%,刁、付、高、董、武等姓占约65%。

社区内20多条大街小巷全部完成了硬化、亮化、绿化。

杨家岭

杨家岭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4千米处。西与褚庄、赵庄为邻,北与李公庄接壤,东有常家庄,南接坡埠村。胶新铁路从村东穿过,村西有温泉路。1986年有1150亩耕地,137户,631人。现有307户,1100人。

相传清乾隆二十一年(公元1756年)杨姓人来此定居,建村子小土岭上。故命名“杨家岭”。

主要姓氏杨氏。

旧时杨岭村西到赵庄、褚庄之间七八里路没有村庄,极为空旷。2005年后,修建了205国道从芝麻墩到汤头段,名为温泉路。村北为凤凰大街,为东西主干道。2015年起修建凤凰大街立交桥。十字大交通改变了杨岭村过去偏僻的位置,一跃而为交通枢纽村。其南到坡埠村,有五金市场一处。北到李公庄路旁皆为企业。凤凰大街两侧也是企业工厂。

张庄子

张庄子村位于金雀山路沂河大桥东头南侧,距离乡驻地郁九曲南1.5千米,东与杨庄紧邻。1986年444亩耕地,213户,971人。现有398户,1538人。

相传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张姓人来此居住,村名张家庄。因与河西程庄乡张家庄重名,更名“张庄子”。

张庄子紧靠沂河,金雀山大桥建成后,其交通便利优势凸显。2000年后,其与周围村庄如郁九曲村、杨家庄等同步快速发展,迅速实现了城镇化。2000年第一次拆迁改造,拆迁168户,还建3栋住宅楼,共计180户。2008年进行了第二次拆迁改造,其中拆迁97户,还建居民住宅楼6栋,共264户。

主要姓氏,张姓约90%,李姓约3%,孙姓约5%,王姓约2%。

社区范围内主要道路有金雀山东路、兰亭路、顺河路、东兴路。社区内有幸福小学,建有卫生室、图书馆,组建有“东夷文化艺术剧团”。社区有各类私营企业30家。

杨家庄

杨家庄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南1.5千米处,西邻张庄社区。1986年有1800亩耕地,625户,2558人。现有1541户,5115人。

相传明成化年间(公元1465-1487年)今兰陵县庄坞杨家曾在此设立一仓房,成村时命名杨家庄。

主要姓氏,郑姓约24%,马姓约14%,范姓约13%,李姓约12%,其余约37%。

2008年改为杨家庄社区,2010年建成滨河金苑A、B、C三个小区,59栋楼,2480户。2012年拆迁机场片区企业50余户,建成伦达国贸城及九州商贸城杨庄店。2013年建成包括5栋小高层的滨河金苑D区,共345户。同年完成东来大街的修建。2014年建成机场路沿街楼一处。2016年完成21号街的修建。

社区内南北路3条,包括顺和路、中心街和幸福大街;东西路2条,包括东来大街和21号街。沿街商户200余户,九州商贸城杨庄店商户200余家,社区内中型饭店5家。周围有九州商贸城杨庄店、临沂饭店贵德店、临商银行、大唐饭店、天香食府、民生银行、邮政储蓄所、农村商业银行、家家悦超市等大批企业,居民生产、生活十分便利。

社区居民主要经济收入来源于商铺沿街租赁、个体经营和打零工。

社区内有小学一所、品质高的私立幼儿园多处。社区建有卫生室、文化活动中心、文体广场,社区还组建有秧歌队和民间舞蹈队。

李庄子

李庄子社区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1千米处,东兴路以东,北邻褚庄社区,东接临沂机场,南与九曲商业街相连。1986年有800亩耕地,178户,756人。现有1720人,987亩土地。

相传清康熙十九年(公元1680年)李姓人士来此居住,只有几户人家,初名小李庄子,后因与兰山街道办事处小李庄子重名,更名为李庄子。后来赵姓、潘姓迁居此村。

主要姓氏,李、赵姓各占约21%,张、潘、王、刘、彭姓各占约9%,郑、解、任、黄、马等姓共占约13%。

2015年以前完成水泥道路铺设工程。社区内主要道路:解放东路、正阳路、陶然东路。

李庄子得地利之便,划区前经济发展较快,之后迅速建成城市社区。社区内有企业32家,规模以上企业6家。建有土杂市场、物流市场、蔬菜市场。

坡埠

坡埠村位于九曲街道驻地东南4.5千米处,温泉路西侧,西邻临沂飞机场。1986年有3072亩耕地,354户,1435人。现有1000亩耕地,2680人,辖区占地3800亩。

由于村地处小黄土岭的东北坡,故称为坡埠。

主要姓氏,傅姓约50%,张姓约40%,丁、刘、王、陆等姓约10%。

坡埠交通方便,企业发展较快。目前域内有企业5家。村内建沿街商铺众多。临沂钢材物流城、东立物流城落户该村。投资1000余万元建天骏商贸市场一处,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可容纳商户61家。华健驾校、宝斯皋生异型钢铁厂等企业落户该村。九蓝钢材市场、农贸市场、集贸市场也全部搬迁至该村,共占地600亩。

旧村改造规划居民小区一处,建设居民楼9栋、360户,社区占地200余亩。

刘家屋

刘家屋村位于李公河左岸,临沂飞机场东侧,其东有龙山路、沃尔沃路、李公河。临沂钢材物流城、五金机械钢材市场均在刘家屋村东。现有850户,216人,耕地300多亩。

相传清朝光绪二十年(公元1894年)刘世昌的父亲给沭埠岭妹妹家看瓜,在地头盖了间小瓜屋,后逐渐扩大成村,初名刘瓜屋,后改为刘家屋。

主要姓氏:刘姓约35%,王姓约60%,其他彭、李姓约5%。

近年城镇化步伐加快,村民多从事第三产业。

新添河

清道光年间(公元1821-1850年)成村,位于温泉路东侧。因坐落在新添河(李公河)东岸,故名“新添河”。与前涝墩、后涝墩、刘家屋、兰墩、坡埠等村相邻。2018年时有380亩耕地,120户,390人。

主要姓氏为刘、李姓。

新添河村紧邻温泉路南段之沃尔沃路,交通方便,城镇化程度较高。居民主要从事各类服务业。

巩家村

巩家村社区位于九曲街道办事处驻地南3千米处,杨家庄东南侧,东邻206国道,西靠小埠东拦河大坝,兖石铁路横穿而过。1986年有1294亩耕地,347户,516户,1689人。相传南宋淳熙年间(公元1174-1189年)巩姓人来此定居,以姓命名。

主要姓氏为巩姓、路姓等。

巩村建区前经济发展较好,建区后迅速建成城市社区。社区先后被授予省级文明社区、市级文明社区、全市小康社区、临沂市小康建设示范村居、全市城乡环境综合整治工作先进村庄、全市“美在农家”示范村等荣誉称号。

巩家村社区是临沂最大的挖掘机械租赁专业基地,目前共有挖掘棚240多台、装载机及其他机械百余台,形成了工程机械销售、维修、配件等一条龙产业链条。近年来还加大招商引资工作力度,先后有十多家企业前来投资经营,年创产值近亿元。

结合旧村改造,巩家村社区新规划了宅基地,建成高标准“小别墅”40多座。还邀请规划部门对社区建设作了进一步规划,先后投资1.5亿多元,建成巩家村皇山富民小区。近几年社区加大了基础设施投入,先后投资300多万元硬化了社区及工业园区道路、安装路灯、栽植绿化苗木等。成立了专门环卫队,专人负责绿化苗木管护和垃圾清理。

社区始终把开展群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作为激发群众热情、提升居民素质的重要手段,成立了文明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建成了文明一条街,制作了文明宣传图板,社区90%以上的住户被评为“十星级文明户”。社区文化建设富有特色,为活跃群众文化生活,投资40余万元修建了文化广场,安装健身器材,修建了社区阅览室、文体活动室等。组建了文艺健身队,成立了书画协会,设立了书画艺术作品展室,展出居民创作的书法、绘画、剪纸等作品。还建设了“百米文化长廊”,成为对群众开展“文明新风、政策法制、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和文化熏陶的良好阵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