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1995年建区后,城市建设日新月异,经济规模和发展方式实现跨越。尤其进入21世纪,城镇化步伐加快,房地产业高歌猛进,各类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河东呈现出欣欣向荣的良好局面。
龙头企业、园区经济、批发市场、乡镇企业、特色产业等,构筑起河东当代经济的基本框架。
20世纪80年代中期的乡镇企业迅速崛起,曾给当时的经济带来亮点,但在市场经济的大潮中,有的很快消失,有的不得不改制。当初流行的“村村点火,户户冒烟”模式因不能适应新发展的要求而停摆。
1986年开办的五金市场与钢材市场逐渐壮大,为河东经济注入了新活力,推动了河东市场建设和加工贸易业的发展。进入20世纪九十年代,临沂大型批发市场加速聚集和壮大,河东人自古以来富有的商业意识和秉性被激发出来,西郊服装批发市场近三分之一、个别批发市场近一半的商户都是河东人在经营。一些商品的营销额始终占据龙头老大位置,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河东区现有市场主体31614户,企业6714户。
市场经济中的重要角色是企业家,企业家是组织社会化大生产,为社会带来就业和税收的人。河东人有不少企业家都是卓越的。他们为临沂商贸贡献了汗水和智慧,也有不少成为改革创新带头人。他们的冒险精神、洞察力、整合力、组织力、协调力、创新力都是一流的。如赵春田、陆锦、林凡连、林凡儒、解永军、王文生、邵长学、李忠山、周昆等。他们在不同领域不同时期,做出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也为河东经济做出了贡献。一位熟悉河东籍企业家的人士说,河东企业家数量,大约占到临沂主要规模企业的60%。
2003年后,从河东划出南部芝麻墩、梅埠、重沟三镇,成立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批企业入驻该区,成就了另一番景象。(www.xing528.com)
河东经济开发区(临沂临空经济区)是在原河东工业园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2005年5月规划建设,2006年3月被省政府批准为省级工业园区,2011年10月加挂临沂临空经济区的牌子,同期依托河东工业园区规划建设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园区规划总面积104平方千米,由建成区、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和临沂临空经济区三部分组成。建成区规划面积12平方千米,国家级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北区规划面积约56平方千米,临沂临空经济区规划面积36平方千米。
凯佳食品园、宏艺科技园、天元产业园等一大批企业已落户河东经济开发区,实现园区化发展,打造产业集群。凯佳食品园熟肉制品、宏艺科技园宏德新材料等项目建成试生产;三丰化工抗氧剂、强盛工具、海润鑫环保科技、远洋罐业、耐瑞工具、锦程电缆、双益机电等项目已建成投产或部分投产;天元产业园北区、圣福源美式高档实木家具、天海高压容器、中圣轻纺科技等也入驻开发区。家具板材产业圣福源木业投资7.8亿元的高档实木家具项目、中圣轻纺科技项目、澳美纺织投资1.2亿元新建2条坯布生产线、重型钢结构。临沂特检院检测基地项目和上海容器装备集团高压阀门项目等落户园区。
乡镇街道经济发展迅速。九曲街道2014年,共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32家,街道完成工业生产总值44.2亿元,同比增长12.66%;农民人均纯收入13160元,增长10.85%;进出口总额6500万美元,进口300万美元,出口6200万美元;限额以上社会消费品零售额21亿元,完成技改投入10.5亿元;注册企业1029户,个体工商户7573家,新增869家;共有招商引资项目19个,在建项目13个,合同利用外资82.2亿元,实际到位资金8.9亿元。
凤凰岭街道为对接临沂经济技术开发区,对联邦路沿线村庄,尤其张家黑墩、潘家湖、义和岭等村道路和土地进行规划整治,部分项目进入该区。
河东城区内的多条道路,每一条都可以说是一条经济带。沂河滨河东路,基本以地产住宅办公、农业观光园、影视城、温泉疗养、旅游项目为主体。原206国道,现东兴路两侧主要为公园园区和商贸区域。温泉路两侧则是批发市场、现代企业、汽车销售等的领地。东西向的道路如温泉旅游度假区的几纵,带动了经济的发展。郑太路、北京东路、凤凰大街、327省道,无一不是经济活跃区域。凤凰大街在20世纪九十年代还是村庄相隔较远人烟稀少之地,现在交通繁忙,两侧厂店企业鳞次栉比,经济繁荣。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