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段研究和取证过后,面对留下的众多“证据”,如何梳理和呈现,形成有价值的反思和教学改进,撰写研究报告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名普通一线教师,和大多数教师存在一样的痛点:呈现证据,即愿意做研究而不愿意撰写研究报告,总觉得自身没有可以套用撰写研究报告的基本规范和基本套路,以至于无从下手。回顾实证研究的方法和过程,我们可以发现在撰写研究报告中可以着眼于 “问题与假设”“过程与方法”“结果与讨论”三个基本要素的呈现。而对于格式的要求可以较低一些。犹如刘良华教授所说,“好的实验研究报告始于模仿而终于自由发挥”。对于以教学改进和学生有效学习为目的而非以发表为目的的实证研究,可以不拘于报告的形式,进行一定程度的自由发挥。
经典的实验研究始于“问题和假设”,但由于常规工作的影响,我们很难每次研究给予细致或合理的“问题和假设”。于是,笔者尝试在研究过程中变换了“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两个环节。变为“资料与证据—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三个环节。在问题与假设之前,先进行一定时间的“取证”,在筛选梳理过程中借助于刘良华教授的所提出“问题和假设”的三个要点:一是“我遇到了什么困难?”(问题的提出);二是“别人是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文献综述);三是“我打算怎样解决我的问题”(研究的假设)。
1 问题与假设
比如,在课堂板书设计方面,笔者在进行半年的以每日一拍的方式“取证”并经筛选和梳理后给予问题和假设,进而确定研究的主题——“基于初中数学学科能力培养下的板书设计”,并提出以下四条假设(如图1所示)后进行进一步的取证。
图1 基于初中数学学科能力培养的板书设计
2 过程和方法
在报告研究的“过程与方法”中,作为旨在改进教师自身教育能力和学生学习能力的研究报告,笔者认为不必像研究者详述地点、人数、班级情况、时间等实验数据,而需要详细地报告“研究的过程”中,哪些研究方法的使用对于自身是好用的,哪些是有困难的,困难的原因为何,从而为其他研究者提供借鉴和改善的机会。就如刘良华教授所说:“研究者则以‘叙事研究’的名义讲述一些乐观的‘教育喜剧’:教师如何遇到某个‘问题学生’,经过一阵子的努力之后,这个‘问题学生’如何成功地被改造成为新人。这个学生的习惯变好了,成绩变好了,丑小鸭也变成了白天鹅。其实,这只是愚人的教育童话,如何算得上教育研究?”这不是我们所期待的实证研究。比如,笔者在进行板书设计的研究过程中,常用的取证方式是“拍照”“微型访谈”“问卷”,其中问卷较难收集合理的数据。在取证后梳理四条假设的过程中,曾向许多资深老师咨询,发现虽然大家说得都有道理,但又较难一一实现。此外,在坚持“板书”书写的过程中,在梳理和反思过后逐渐发现,越来越呈现出“弊大于利”,比如对于一些题目复杂的问题书写需要较多的时间,如何解决这样的问题?有些需要动态演示的问题,黑板的静态呈现就有点“无助”等。因此,是坚持还是放弃传统板书,笔者在一段时间的纠结后,选择适当融入科技元素,但仍坚持以传统板书为主,而题目长的问题,直接标注页数,让学生阅读书本后,再一起在黑板上呈现思维过程或解析过程。(www.xing528.com)
3 结果与讨论
所谓研究的“结果”,直接的方式通过前测和后测的比较而显示相关的变化。所谓“对结果的讨论”,主要交代为什么发生那样的因果关系,尤其重视在研究过程中出现的“意外的结果”,并对那些“意外的结果”提供解释。比如,笔者在进行一段时间的板书设计(尤其是几何学习过程中的板书设计,如图2所示)后发现,对于部分学生的课堂笔记、课后梳理、考试题目分析有了较明显的影响。在这一阶段,板书不仅是教师利用黑板所进行的美观、重难点突出,层次分明的板书设计,不仅可以成为辅助教学的一种最平凡、最基本的教学手段,也可以是学生模仿笔记的良好范本。
图2 几何设计过程中的板书示例
最后笔者想说的是,在我们日常教育研究中,多数情况下是“一人行”的实验研究。无论采用哪一种研究方法,均是探求改进教师自身教育能力和学生能力的提升方法。在进行一段时间的“取证”后,我们可以用不同的方式诠释、解读。研究中所遇到的问题不可能都得到解决。我们梳理研究结果的目的是寻找可以优化的地方,而不是呈现成功的地方。我们相信,自己的不断研究,最起码不会阻碍学生的成长,还能不断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和研究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