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研究: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嬗变

教师研究: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嬗变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在刘良华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中,为我们进行了较好的比较和整理。作为一线教师,做实证研究的初心是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践,可往往研究到一定阶段却反而干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成为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这里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一人行”的实验研究,觉得我们应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教师研究:个体经验到群体实证嬗变

——读《教育研究方法》有感[24]

作为一线教师,常常会在各种培训和讲座中,了解到各种教育研究方法,诸如调查法、观察研究、访谈法、案例研究法、行动研究法、实证研究、教育测量等。在刘良华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中,为我们进行了较好的比较和整理。即经典的教育研究的“大方法”只有两种:“一是哲学研究(主要包括思辨研究和价值研究);二是科学研究(也称为实证研究、经验研究)。”共性为研究过程均为“问题与假设—资料与证据—结论与讨论”。差异在于:思辨研究以“逻辑思辨”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逻辑推理”;而实证研究以“调查”的方式提供“资料与证据”,强调“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拿证据来”,“说话要有证据”。所谓实证研究,它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历史研究、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三者又可以合并为两种,即调查研究(含历史的调查研究和现场的调查研究)和实验研究。(www.xing528.com)

作为一线教师,做实证研究的初心是改善自己的课堂教学或班级管理的工作实践,可往往研究到一定阶段却反而干扰了自己的课堂教学和班级管理,成为教师能力提升和学生成长路上的“绊脚石”。比如,在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由于把过多的时间花费在“调查取证”上,必然会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畅态”,以及一些非智力因素对于学习影响的把控。而导致在课堂在日常研究中不应该仅仅停留在调查哪些因素对学习的学习成绩或学习兴趣构成了因果关系(或相关关系),更应该结合实验研究的方法去验证这些因果关系,进而使得绊脚石华丽变身为“垫脚石”。这里笔者结合自己长期“一人行”的实验研究,觉得我们应该思考如下几个问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