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看了刘良华教授的《教育研究方法》一书,再反观当时的课例研究感慨良多。书中指出:教育行动研究主要是指行动者为了改进自己的实践,而在自己的行动中亲自展开研究。它至少有三个关键特征:一是“参与”,二是“改进”,三是“系统而公开”。
1 参与
“教师参与整个研究过程,让教师发出自己的声音。”
作为本次研究的主体参与者、设计者,我经历了选题、论证、设计、实验、反思、总结等一系列过程。在整个过程中,我是主导者,通过自己的实验一步步验证了自己的想法,并从中得到了一些启示与收获,为我今后的专业教学之路找到了一个生长点。在整个研究的过程中,作为专业研究者——教发院的专家博士们没有越俎代庖,而只是在我需要帮助的时候给了我一些专业性的指导,例如基于写作教学的特殊性建议我采用课例研究;而在研究的过程中,他们则充当观察员为我提供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建议等。
通过这次研究,我从专业研究者那里汲取了“专业智慧”,也窥得了一些做教育研究的基本思路,为我今后的教育研究之路打下了基础。
2 改进
改进实践:“其主要目的在于改善行动者自己的教育实践。”
刘良华教授特地强调是“自己的教育实践”,而这一路走来,我也的确是在走自己的教育实践之路。从一开始在写作教学中遇到瓶颈开始,我就不断地在做尝试,最终结合自身的教学习惯,探索出了一条适合自己的小组合作写作教学之路,这些都是我自己的教学实践尝试。
改进观念:“行动者通过批判性的思考(批判的行动研究)来转变行动者的教育观念。只有当行动者在教育观念上有了幡然悔悟的变化并由此建立稳定的教育信念之后,才有可能出现持久的教育行为的变革。”
我在教学中一直喜欢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但在做本次研究之前对于为什么要采取这种方式,一直处于模糊的状态。一切仅仅源于自己读书时代对“小组合作学习”的幸福体验,希望自己的学生也能体验这种美妙的学习之旅,但我却从未想过其背后的原理。直到本次研究中我才发现了其中的理论价值,并更加坚定地走上了“小组合作学习”之路。(www.xing528.com)
改进制度:“真实的课程与教学的改革总是伴随着相关的教育制度的变革……教师虽然日常地享受‘制度’给他们带来的报酬和便利,但教师也日常地受‘制度’的规范和约束。”
诚如刘良华教授所言,教师在“制度”的管束下是“戴着镣铐的舞者”。然而,我们也必须明白“不以规矩不成方圆”,在蚂蚁与大树的对抗中,我们每一个个体教师只有不断发出自己的声音,表达出自己对于教育教学改革的思考,才能将细流汇成大海,撼动“制度”的枷锁,迎来一个更为自由的教育未来。
3 系统而公开
系统:“‘系统’强调行动研究必须使用必要的‘科学方法’,包括必要的文献综述以及系统地收集资料和解释资料,而不是个人的随意性问题解决。”
如上文所言,在我确定要在写作教学中尝试运用“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后,我就开始着手查找理论支持及前人的相关研究。通过“百度”和“中国知网”的搜索,得知关于写作教学中的小组合作研究相关的文章并不多,专门针对初中小组合作写作教学的就更少了,可见有一定的研究价值。而在阅读《新课标》时则发现,在其课程基本理念中曾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可见这种探索也符合《新课标》的要求。
公开:“这里的‘公开’意味着教师向公众公布自己的研究过程和研究成果,使自己的研究成为‘公开的’探究而不是私下琢磨。”
课例研究的“公开”性是毫无疑问的,每次教学都需要招募一定数量的观察员,并且在实施堂课教学前将研究目标、观察点、观察记录单和观察分析纲要分发给观察员;在教学过程中,则会进行全程录像,便于后期查看分析;课后还会对学生进行个别访谈。所有的反思和调整也都是基于课堂观察及课后访谈所得采取的合理调整。
回顾本次课例研究,基本符合“三角互证法”的要素,唯一欠缺的是当时并没有对学生的写作水平进行前测和后测,缺乏对学生作文进步与否的整体统计。本次研究更多体现的是基于质性课堂观察的课例改进,不够严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