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随后的半年里,学校的青年教师先后做了历史和化学学科的课例。这十多位青年教师,尽管每个人都很忙碌,但都能不同程度地参与。随着课例研究活动的持续开展,问题也随之出现。例如,两位执教老师是按学校的改革方向确立研究主题,历史学科张老师的研究主题是小组合作,化学学科田老师的研究主题是导学案,但是两位老师的一次教学和二次改进教学中凸显的核心问题都离研究主题太远,经过实践检验的课例研究步骤需要修正。
笔者对参与课例研究的青年教师进行了访谈,青年教师们开诚布公地谈出了他们的感受和建议。在肯定课例研究的同时,一位仅听过一次体育课和参加过一次化学课研讨的青年老师对观察学生提出了疑问:“教师整堂课能关注的学生不超过十个,有时观察员讲课堂上某某学生怎么样,其实上课老师可能一点儿印象都没有。希望通过什么手段能达到什么效果,有个确切值,不是仅知道某同学表现怎么样。”这位教师所提出的问题是,仅有质性的课堂观察是不够的,如何通过有效的调查手段让学生学习的起点、过程和结果显性化。课例改进意见集中在研究主题如何选择以及研讨时执教者面对的信息量太大,还要回答观察员的问题,当场消化不了,自己如何分析整理也是主要困难。青年教师能提出问题,正是共同体成员深度参与和意义协商的表现,而共同体之发展也与这些问题的解决紧密相关。(www.xing528.com)
通过访谈,笔者发现执教者在课例研究中收获最大,而参与者因时间冲突、学科界限等因素,不能全程深度参与。作为参与者即使当时非常投入,但因没有像执教者一样做及时的反思与回顾,时过境迁,对个人专业发展的影响将很难深入。因此,我建议参与者及时做观察记录,并写下个人感想,为执教者和个人都留下观察的记录与思考的印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