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角色及教育变革-教师研究

教师角色及教育变革-教师研究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实践导向的研究对各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发挥推动作用。2促进学生的发展及教育的变革教师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对教育的理解,决定了他们的教育实践。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变革已成为一种常态,教师要成为教育变革的积极推动者而不是反对者、阻碍者。

教师角色及教育变革-教师研究

从教师本身的发展出发,教师研究的价值首先体现为对教师专业发展的价值,其次体现为对学生和教育发展的价值。教师的研究是从实践出发,为了解决实践问题的研究,教师从研究中获得的首先包括教师从观念到信念及外显教育行为的变化与发展。

1 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

教师的专业发展是教师不断胜任教育教学工作乃至形成个性化教育教学风格的过程,通常要经历新手教师、合格教师、经验教师以及专家教师等发展阶段。实践导向的研究对各发展阶段的教师都能发挥推动作用。以研究的视角审视教育教学中的“习以为常”,质疑没有问题的“问题”,研究的批判性视角能使教师更容易发现工作中的问题,并进一步在解决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尝试探索,更积极地尝试与教育理论的互动,在对个人经验的审视和发展中,提高个人的问题解决能力,增添个人发展的持续动力。

“专家教师与非专家教师存在的关键性差异,其中之一在于前者具有有意识地思考和反思的能力,以便从经验中获得的默会的个人知识显性化,这就是我所称的‘实践知识理论化’。”“这种‘实践知识理论化’还涉及在具体工作环境中对‘正式知识’进行个人诠释,从而把‘正式知识’转化成个人的实践知识。”[30]教师研究中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与成果表达,正是引导教师主动去发现和定义问题,并且在问题解决中不断学习,实现与理论的互动,运用个人化的正式知识解决问题,把个人解决问题的实践性知识理论化,即理论知识个人化和实践知识理论化。

2 促进学生的发展及教育的变革

教师的知识、信念、行为和对教育的理解,决定了他们的教育实践。在教育实践中获得对教育的情境性认知,没有实践的体验就没有行动的改变。教师研究是扎根于实践的研究,通过对工作和学生的研究,成就他人,发展自我。教师是教育实践的“局内人”,对教育变革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教师的发展才有学生的发展和教育的发展。新时代对教师职业充满挑战,教师只有成为学生和学生学习的研究者,才能应对时代发展的需求。

在飞速发展的现代社会,教育变革已成为一种常态,教师要成为教育变革的积极推动者而不是反对者、阻碍者。要使教育系统成为一个学习的机构,善于对待变革,就像正常工作的一部分那样,并非与最新的政策有关,而是作为一种生活方式。所有的教育工作者必须争做强有力的变革动力[31]。在复杂的教育变革中,教师如果没有参与任何变革的实践探索,他们的信念和态度是不会发生任何实质性的改变的。研究是教师参与变革的有效方式,在研究中尝试,在研究中发现,教师研究以教育实践中的问题为研究对象,以学生的学习和发展为最核心的研究内容,势必有助于教师成为教育变革的动力。

【注释】

[1]本刊记者.关于“教师研究问题”的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0(10):39-43.

[2]张肇丰.什么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2):68.

[3]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0.

[4]沃尔夫冈·布列钦卡.教育知识的哲学[M].杨明全,等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215.

[5]转引自马丁·登斯库姆.怎样做好一项研究——小规模社会研究指南[M].陶保平,等译.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11:序4.

[6]以下内容整理自刘良华.校本行动研究[M].成都:四川教育出版社,2002:3-10,20-48.

[7]李方安.二十世纪西方教师研究运动发展脉络与启示[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9(4):24.

[8]陈思颖. 当代西方“教师研究”思想的变迁及特征[J].教师发展研究,2017(9):122.

[9]王际海,孟万金.我国中小学科研兴校研究综述[J].当代教育科学,2006(3):49-50.

[10]熊明安,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239.

[11]熊明安,等.中国当代教育实验史[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2005:431.

[12]本刊记者.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0(6):40.(www.xing528.com)

[13]张肇丰.什么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2):66.

[14]张肇丰. 什么是中小学教师的实践创新[J].教育发展研究,2011(2):69.

[15]本刊记者.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0(6):41.

[16]本刊记者.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0(6):41.

[17]潘国清. 中小学教师能否“探索教育规律”——试论学习教育科研的“泛化”与“规范”[J].上海教育科研,2010(7):25.

[18]潘国清. 中小学教师能否“探索教育规律”——试论学习教育科研的“泛化”与“规范”[J].上海教育科研,2010(7):26.

[19]柳夕浪. 教师研究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44-45.

[20]本刊记者. 关于“教师研究”的问题讨论[J].上海教育科研,2010(6):41.

[21]柳夕浪. 教师研究的意蕴[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53.

[22]刘良华.教师研究与专家研究的大同小异[J].上海教育科研,2010(9)4.

[23][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M].徐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73-74.

[24][英]迈克尔·波兰尼.个人知识——朝向后批判哲学[M].徐陶,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7:101.

[25]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5.

[26]陈向明. 实践性知识:教师专业发展的知识基础[J].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3(1):106.

[27]郭秀艳.内隐学习和缄默知识[J].教育研究,2003(12):34.

[28]鲍银霞.实践者研究的特征、价值和发展要求[J].课程教学研究,2017(7):18-19.

[29]顾泠沅.教学实验论[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4:17,161-186.

[30]徐碧美. 追求卓越——教师专业发展案例研究[M]. 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277.

[31]迈克·富兰.变革的力量——透视教育改革[M]. 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0:11,5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