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作为国际本科教育改革的先行者和示范者,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在全国范围内的高校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本科教学模式改革,迄今已经历经了35年左右。该改革具有3个基本特征,即以学生的学习为中心、以学习的效果为中心、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简称“新三中心”[2],区别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以教室为中心”[3],也不同于近些年我国高校兴起和惯见的“以学科为中心”。“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思想和理念可以追溯到1952年,美国人本主义学者、教育家卡尔·罗杰斯(C.Rogers)首次提出“以学生为中心”的理念[4];1961年,罗杰斯发表《论人的形成》,“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论形成[5]。
20世纪80年代,“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进入实质阶段,在美国高校逐步展开。在这之后的35年间,被赵炬明称为“高校投入阶段”[6]。1995年,罗伯特·巴尔和约翰·塔戈发表了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文章《从教学到学习:一种新的本科教育范式》,系统定义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范式[7]。1998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巴黎召开“世界高等教育大会”,大会通过宣言《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8],同时提出《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优先行动框架》[9]。在宣言中首次以大会文件的形式确立了“以学生为中心”的历史地位,宣言指出:“在当今日新月异的世界,高等教育需要‘以学生为中心’的新视角和新模式。”宣言要求与会的各个国家和高校的决策者“把学生的需求作为关心的重点”“把学生视为教育改革的主要的、负责任的参与者”“学生要参与教育重大问题的讨论、评估、课程及其内容改革、制定政策与院校管理等”[10]。“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推向全球。欧洲的英国、瑞士、比利时、挪威、瑞典等国家,受英体系影响的澳大利亚、加拿大等国家,亚洲的日本等国家的高校纷纷学习、借鉴、效仿美国,不同程度地进行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改革。(www.xing528.com)
《21世纪的高等教育:展望与行动》中同时提出,“高校必须培养学生能够批判性思考和分析社会问题,寻求问题解决方案,使学生掌握在多元文化背景下必备的有效表达能力、创新和批判性分析能力、独立思考和团队合作能力”[11]。在各学科的专业教育之前,适用于各个学科的“批判性思考”“分析”“有效表达”“创新”“独立思考”“团队合作”等能力的培养正是通识教育的精神和价值所在。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曾说过,通识教育的价值不在于学习许多事实,而在于训练学生的思维,去思考课本上没有的知识[12]。从“以学生为中心”的视角来看,学生学习不仅仅是单一的掌握知识,更重要的是对知识的建构、内涵的理解、可迁徙学习能力和思维模式的养成,以便于发展自身潜力,从而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在“以学生为中心”的改革中,美国教育学家和高等教育的实操者们反思20世纪工业化大生产阶段的教育模式,重点聚焦在如何平衡专业教育和通识教育。理论研究者和高校的教育教学实践者们都认为,通识教育对提高学生的自身发展至关重要,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的观察、阅读、倾听、演讲和写作的能力,使学生能够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潮流[1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