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避免孩子贴标签,积极引导心理成长

避免孩子贴标签,积极引导心理成长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更有些父母,还会迫不及待、极其不负责任地给孩子贴上标签。第二个错误,奶奶不该给琪琪贴标签,导致琪琪认定自己是胆小鬼,所以表现也就越来越差。对于琪琪不愿意问李奶奶好,奶奶不应该给琪琪贴标签。甚至有教育专家指出,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果不及时消除对孩子的负面作用和影响力,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

避免孩子贴标签,积极引导心理成长

每当孩子的表现不能让父母满意,父母就会对孩子感到很失望,也会因为急功近利,而对孩子各种指责和否定。更有些父母,还会迫不及待、极其不负责任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如果说否定和批评孩子会给孩子带来精神上的伤害,那么贴标签的行为对于孩子的负面作用更大,会使孩子自暴自弃。举个简单的例子,原本孩子考试没考好,会反思自己哪里做得不够,也会认真想一想如何改进,一旦父母给他们贴上“笨蛋”的标签,他们马上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告诉自己:“我是笨蛋,努力也没有用。”这种情况下,如果父母督促孩子努力进取,孩子还会反驳父母:“你不是说我是笨蛋么,还要让我努力干什么!”不得不说,贴标签的负面作用和消极影响实在太大了。

作为父母,要知道批评孩子的目的是什么。所谓不忘初心,方得始终,如果父母在批评孩子的时候,把批评的最终目的给忘记了,那么也难怪批评无法起到预期的效果。父母始终要牢记,批评孩子,实际上是为了给孩子指出错误,督促孩子反思自己、改进错误。而如果父母口无遮拦地给孩子贴上标签,孩子就会自暴自弃,不愿意努力改正错误、提升自己,显而易见,这对于孩子而言当然是很糟糕的结果。对于父母的教育而言,也是事与愿违。所以明智的父母不管多么生气,也不管对孩子多么失望,都会很慎重地对孩子表达,也会留意保护好孩子的自尊心、自信心,而不会肆无忌惮地打击孩子。

周末早晨,奶奶带着琪琪去菜市场买菜,因为今天家里的孩子都要回家来聚一聚,所以奶奶买了很多菜。奶奶两只手都拎着菜,乖巧的琪琪走在奶奶旁边。到了小区门口,遇到了邻居李奶奶。李奶奶看到琪琪这么懂事,不让奶奶抱着,也不让奶奶领着,还帮奶奶拎着一小块豆腐,李奶奶夸赞琪琪:“琪琪可真乖啊,都能帮奶奶干活了!”说着,李奶奶就像变魔术一样从口袋里拿出一块巧克力,想给琪琪吃。没想到,琪琪看到李奶奶拿着巧克力要给她,当即吓得躲到奶奶身后,既不敢伸手接巧克力,也不敢按照奶奶的话问李奶奶好。这个时候,奶奶有些不好意思,对李奶奶解释说:“这个孩子就是个胆小鬼,除了家里人,不管看到谁都害怕,都害羞。”

的确,琪琪是很害怕陌生人的,不过也没有像奶奶说得那么严重。中午时分,叔叔和婶婶带着小妹妹回家了,奶奶让琪琪和小妹妹玩,琪琪却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奶奶催促得急了,琪琪索性说:“我是胆小鬼,我不想和小妹妹玩。”奶奶一下子想起自己当着李奶奶说琪琪的话,意识到自己犯了错误,赶紧对琪琪说:“琪琪不是胆小鬼,奶奶说错了。琪琪很大方,很喜欢和小妹妹玩,还会拿出我们在菜市场买的草莓和橘子给小妹妹吃呢,对不对?”在奶奶的鼓励下,琪琪才勉强和小妹妹一起玩。(www.xing528.com)

在这个事例中,奶奶犯了两个错误:第一个错误,不应该当着李奶奶的面批评琪琪,这伤害了琪琪的自尊心,所以琪琪才会那么生气,回到家里之后躲在房间里不愿意出来,还说自己是胆小鬼。第二个错误,奶奶不该给琪琪贴标签,导致琪琪认定自己是胆小鬼,所以表现也就越来越差。其实,奶奶可以鼓励琪琪接受李奶奶的巧克力。对于琪琪不愿意问李奶奶好,奶奶不应该给琪琪贴标签。孩子虽然小,有的时候也不愿意表达,不想交流。实际上,他们对于成人说的话都会记在心里。为此,作为父母要更加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和情绪状态,这样才能给予孩子更好的对待,也才能引导孩子表现得更好。

孩子还小,自我评价能力发育不够完善,为此在成长的过程中,他们非常在乎和看重父母的评价,也会将社会评价记在心里。在这种情况下,父母以及其他照顾孩子的人,要避免给予孩子消极的心理暗示,而是要更多的鼓励孩子。否则,一旦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孩子就会对自己形成与标签一致的印象,使得自己的言行举止向着标签靠拢,符合标签的定义。这就是心理学上的贴标签效应。甚至有教育专家指出,给孩子贴上负面的标签,如果不及时消除对孩子的负面作用和影响力,甚至会毁掉孩子的一生。因而作为父母,要始终坚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也要帮助孩子正确认知自我,只有这样,孩子才会更加健康快乐地成长。好孩子都是夸出来的,如果父母坚持给予孩子积极的心理暗示,渐渐地,孩子就会发生令人惊喜的改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