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激发孩子潜能的积极心理学

激发孩子潜能的积极心理学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只要父母足够用心,一定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诸如,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脾气秉性,也要知道孩子的能力与水平。所以父母要肩负起这个艰巨的任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近距离观察孩子,全力以赴激发孩子的潜能。虽然这些类型的划分不能绝对代表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但是至少可以给父母激发孩子的潜能提供大概的方向。

激发孩子潜能的积极心理学

每个孩子的才华是不一样的,有的孩子外向开朗、口若悬河,是个天生的演说家;有的孩子内向沉默,总是一语不发,但是内心活动丰富,擅长绘画;有的孩子是跑步健将,跑起来就像飞毛腿一样,虎虎生风,让人追都追不上;也有的孩子对于算数特别敏感,珠心算学得炉火纯青……然而,这些优点不会全部集中在一个孩子身上,有的孩子看起来也许会很普通、很寻常,仿佛根本没有任何闪光点。

其实,不是孩子没有闪光点,而是因为父母还没有发现孩子的闪光点。作为父母,一定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因为孩子也许从表面上看起来毫无特别之处,实际上他是一颗包裹着珍珠的石头,需要父母的耐心开发和精心打磨,才能绽放出异样的光彩。作为父母,要更加耐心地对待孩子,即使孩子表现平平,也不要认定孩子必然不会有出彩的地方。父母的信任,是孩子放飞自我、激发自身潜能的引子。古今中外,很多孩子得不到他人的认可和赞赏,却唯独得到了父母的支持,为此他们才能坚持做好自己,最终在人生中绽放光彩。

除了发现和挖掘孩子的闪光点之外,父母还要善于激发孩子的潜能。这就像是在给孩子报名参加兴趣班,一开始,孩子也不知道自己的兴趣到底是什么,父母更不知道。这就需要父母耐心地去尝试,观察孩子在不同的兴趣班里的表现。只要父母足够用心,一定能发现孩子的兴趣所在。当然,和兴趣相比,潜能也许隐藏得更深。就像当年爱因斯坦拿着那样的两个小板凳去交给老师,谁也没想到做出这种板凳的孩子有朝一日会成为伟大的科学家,但是爱因斯坦做到了。是因为妈妈始终都在支持爱因斯坦,为爱因斯坦提供更好的实验条件,始终鼓励爱因斯坦,所以爱因斯坦才能坚持走到人生的巅峰。

当然,孩子的潜能并非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孩子在其他方面的能力表现密切相关的。诸如,父母要了解孩子的脾气秉性,也要知道孩子的能力与水平。很多父母误以为孩子一定是性格外向才更好,才有出息,为此一看到自家孩子性格内向,就想方设法激发孩子的表达欲望,更试图改变孩子的性格。难道古往今来那些伟大的成功者都是性格外向的人吗?其实不然。写出世界名著《变形记》的卡夫卡,就是一个性格非常内向的孩子。曾经,父亲为了改变卡夫卡的性格做出了很多努力,卡夫卡自己也很痛苦。然而,正是这种内向敏感的性格,才让他笔下的世界富有极大的魅力。由此可见,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外向有外向的好处,内向有内向的优势,父母要做的恰恰是接受孩子本来的样子,而不是想方设法地改变孩子。(www.xing528.com)

每个孩子都是这个世界上独一无二的生命个体,他们不因模仿任何人而存在,当然,也没有人可以把自己变成他人的复制品。从两岁左右形成自我意识开始,孩子的个性就会越来越鲜明,他们所属的气质类型也会渐渐地表现出来。为此,父母要认真用心地观察孩子,这样才能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有些父母在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那么优秀和出类拔萃之后,总是会抱怨自己家的孩子。殊不知,别人家的孩子再优秀也不是你的孩子,而你的孩子就算看起来很平庸,也一定有着不为人知的潜能。所以父母要肩负起这个艰巨的任务,在陪伴孩子成长的过程中近距离观察孩子,全力以赴激发孩子的潜能。

心理学家根据人的气质将人分为四种类型,即多血质、黏液质、胆汁质抑郁质。每种气质类型的人会表现出不同的脾气秉性和个性特质,通常情况下,多血质的人适合当演讲家,他们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尤其喜欢各种新鲜事物,而且对于冒险乐此不疲。黏液质的人似乎是天生的实干家,他们性格温顺,喜欢安静,有的时候缺乏主动性,但是他们做事情很遵守规矩,也很专注于自己的内心,很少受到外部环境的不良影响。胆汁质的人是天生的外交家,他们精力旺盛,充满热情,但是他们很难控制自身的情绪,又因为追求独立和热情,显得有些有特立独行。他们很有主见,也愿意帮助别人,但也很急躁,不愿意被人改变。抑郁质的人生性胆小,沉默寡言,而且说起话来声音很小。他们不擅长人际交往,情绪相对稳定,不想引起很多人的注意,做事情墨守成规,不善变通,他们很具有成为作家艺术家哲学家和科学家的潜能。

当然,这样的类型划分并非是绝对的,很少有人单独属于某一种典型的类型,而大多数人会同时属于两种类型,对于这两种类型的优点和缺点也会兼而有之。作为父母,要更加深入地了解孩子,这样才能知道孩子具体的类型。虽然这些类型的划分不能绝对代表孩子将来的人生发展,但是至少可以给父母激发孩子的潜能提供大概的方向。除此之外,父母就要根据孩子的具体表现来分析和判断孩子,从而有的放矢地引导孩子成长,帮助孩子持续进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