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传播学角度看,传播具有人、信息、渠道、噪音、语境、反馈和影响等要素,通过这些要素的共同作用,传播成为可能。由于传播的模式主要有盖博的环形传播,以及当思(Frank Dance)的传播螺旋,我们可以看出,只要是信息产生之后,就会产生种种效应。这是一种无形的力,对受者而言,这种力时刻存在,当双方实施交流互动时,这种力得以充分表现。
文化交流与传播是人类社会交往活动所产生的文化互动现象。国家之间、民族之间、社区之间、社群之间以及个体之间,凡是进行社会交往活动、互动,都离不开文化,离不开文化交流与传播。因此凡是有社会关系、社会交往活动的地方都离不开文化交流与传播现象的存在。文化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根本的、显著的标志,人是文化的动物,是认识、创造符号的动物,人类之间的互相交往,必然造成文化交流。交流与文化是同时产生的。体育文化交流也是交流的产物,没有交流就没有体育文化。而文化的传播可以改变人们的理解和认知系统,可以改变人们价值意识建构的方式与内容,它越来越打破彼此孤立隔绝的社会文化状态和封闭体系,而处于开放的、多元的社会文化体系之中,会使人们享受对彼此都有价值的文化。
体育在不需要或很少需要语言的解释与诠译的情况下就可以被人们所接受,所以体育文化在交流过程中更容易形成较为统一的文化价值。正是由于体育文化的这种优势,使得体育文化成为全球最有影响和最有价值的文化力,也正是由于这种优势对于体育文化的交流与广泛传播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可以使体育文化在一个良好的氛围中保持较为旺盛的生命力。东、西方体育文化的广泛交流,使世界体育文化的价值观日趋一致,同时,各个民族的体育文化相互融合后更能促进生成韵味丰富的体育文化。正是由于有这些特殊的作用,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业已成为一种必然。但由于人们所处的国度以及人们的信仰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别,人们自身的价值观的不同,使得体育文化的交流与传播方式有所不同。
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内容和形式随着体育文化的发展而发展,随着人类社会的不断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体育文化交流、传播的范围而不断扩大,体育文化交流和传播的速度也在不断加快。一般来说,从人类社会的发展开始,文化交流、传播的方式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而不断进步。文化交流和传播的形式主要有:迁徙、大众传媒、文化殖民、传教、留学、图书往来、外来活动、商业活动等,这些形式往往互相交替。体育文化交流也往往在这些文化交流的形式中进行,同时又有自己的独特的交流和传播方式,这就是国际的各类体育竞赛、表演,以及民俗中的体育活动。
传播是依靠信息进行的,信息是客观世界的一种普遍属性。信息是以物质能量在时空中某一不均匀分布的整体形式所表达的物质运动状态和关于运动状态反映的属性。换言之,信息是对不均匀状态的反映;信息是物质能量带来的运动形式;信息所包含的内容能反映事物的属性。由此表明,信息的存在与共享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运动形式。表征事物存在和运动状态的信息,只有被人们用符号序列表达出来的时候,才成为真正意义上的信息,同时也就开始了传播。符号就是可以拿来有意义地代表另一种事物的事物,比如动态的肢体符号是一种代表体育文化的事物。上述所列举的方式就是蕴含着各种信息的中介,它们被人类进行了不同意义的命名,代表着一定的意义。体育文化的肢体符号是一种被传播学专家所忽略的方式之一,这种符号所具备的特殊性就在于它存在着“能指”和“所指”两种属性,即体育运动技术自然形成的能够准确阐明体育文化的特质,其所指意义清晰,具有双重性的动态符号。
文化的交流离不开传播,缺乏有效的传播中介,交流便成为无本之木。体育文化的传播是以社会系统模式进行的传播。该模式是J.赖利和M.赖利夫妇于1959年提出,1963年经C.马莱茨克完善的一种旨在说明传播是一种包含传者、信息、媒介、受者在内的社会基础群体、次属群体、隶属群体,以及参照群体之间的整体互动模式。
体育文化的传播包含着这一切的内容,体育文化的传播一般是在公开的场所,以公平的竞争方式,向所有的受者进行公平的信息传播,例如各级各类的体育比赛。它所产生的效果可能会是显著的,也可能是潜在的。有些赛事对一个地域的人群来说,可能关系到他们族群的整体名誉和利益,因此备受比赛双方的高度重视。而对其他的受者影响则是潜在的,该赛事的影响隐匿在受者的头脑中,经过不断地积累后方能逐步显现。体育文化的传播大多具有即时性的效果,就体育的技术教学而言,教师能够即刻从学生对技术的掌握程度上获得反馈信息,当然更有延时性效果,随着人们对信息的思考、选择、判断、习练,逐步对信息做出深刻、精确的反映。体育运动技术必须是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才能达到传播所要求达到的目标。
文化中存在高语境和低语境两种环境,以及它们表现出来的两种传播特征。一般来说,高语境的人群在经历、信息网络资源等方面具有较高的同质性。在高语境文化中,可以通过手势、体式、眼神、空间的使用甚至沉默来提供信息,高语境更加依赖和熟悉非语言交流。低语境文化的人口具有较低的同质性,缺乏共同的经历意味着每次他们和别人交流的时候都需要详细的背景信息,低语境中语言传达了大多数的信息。(www.xing528.com)
西方文化大都典型地表现出低语境的传播特征,因此他们需要彼此之间的语言沟通,在有限接触阶段,如果你不去客观或超客观地介绍自己,你很可能会被人们忽视。加之,近代西方人较多地接受叔本华、尼采等思想影响,表现出高度的个人权利意志,善于表达或夸大自己的成就,这一点恰恰符合体育文化张扬的需要,两者可谓是一拍即合。西方民族体育文化得到了低语境的支持而极大地传播,人们可以从目前流行的竞技体育、休闲体育项目的近现代起源上,明显地看出它们大多源于西方,特别是源于美国这种低语境文化之中。
东方各国多属于高语境的地区,因此人们在言谈中有较多的隐晦、间接、含蓄,富于人情味,他们还倾向于崇尚安静、缄口,普遍认为一个寡言的人必是一个有思想、可信任、令人尊敬的人。中国的俗语常常说“沉默是金”“祸从口出”。有思想的人往往注重实干。故而,生活于高语境地区的人群对同属高语境的人沟通起来没有困难,因此东方人接受西方体育文化较西方人接受东方体育文化的更容易,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因素。
体育生活是人们通向高语境的途径之一,也是体育文化广泛传播的重要特征之一,这点比较好理解,因为体育活动是肢体符号。人们通过体育活动进行必要互动,以精彩的体育活动内容引导人们的神往,激发共同的志趣和营造相似的生活环境,进而增加彼此之间的共同的、含蓄的语言沟通。
体育文化传播一旦产生,便会产生持久性的效果,而暂时性的功利、实用效果即被持久性效果所替代。例如民族传统体育间的传播,总是处于受者文化的长久地消化和吸收过程之中。中华武术传播至国外,至今影响强烈且长久不衰。西方体育文化在中国大地上的广泛普及,都是传播的结果。一般来讲体育文化的传播均产生积极效果,很少消极影响。例如各国各具特色的健身活动传播对全球的影响十分积极,对受者产生的促动作用也比较深远。在传播过程中,体育文化传播的主要效果表现为文化的融合、增殖,也导致了体育文化分层。
首先是文化融合。融合是后续增殖、分层的基础,融合是传播的结果和效应。上一章已论述过,这里就不赘言了。
其次是文化增殖。文化的价值只有在社会关系和社会互动中才能被认识、理解,才能建构人的价值意识,文化的传播正好起到了这种作用。但文化的传播并不是无目的的行为,无论是传者还是受者,都是社会背景下的活动者,都是有一定需要、目的和动机的。在这个过程中,文化的本来价值和意义往往被扩充与夸大,新的价值不断被繁衍出来,这就是文化增殖。文化增殖是一种文化的放大现象。当一种文化原有的价值或意义在传播过程中产生出新的价值或意义,或者一种文化的传播面增加从而使受者文化相对于传者文化有了某种增殖放大时,这就是文化的增殖现象。文化增殖一方面表现为量的增大。体育文化的本质功能,逐步地发展演化、放大出诸多派生功能,如体育的强身健体、娱乐身心、防病治病等本质功能逐步被演化放大出竞争意识培养、审美意识塑造、人际关系互动、文化规范约束、情感情绪宣泄等派生功能,这些功能实际上是一种体育功能量的拓展。另一方面则表现为质的放大。质的放大是指信息在传播中价值或意义的增加或升华。例如体育文化中的竞争精神被社会其他领域认同和广泛采纳,成为人类共同认可的精神之一,就是文化增殖的表现形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