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人民日报评论部:算法盛行更需“总编辑”》发表后的半年多时间内,专业主义一直是评判算法的主导性话语,在“专业”和“非专业”的分界中衡量算法使用者的行为。2017年7月6日,《人民日报》发表评论文章《新闻莫被算法、流量和点击量绑架》,再度掀起了关于算法的讨论。在这篇文章中,官方媒体用了更为激烈的措辞作为批判的正当性话语,“简单粗暴”、“闭门造车”、“雕虫小技”等负面词汇开始出现,算法新闻产品更被视为“搭上所谓算法的‘便车’,一些原本信息量丰富的新闻客户端推荐的内容越来越单一,一些原本客观公正的内容生产者变得越来越偏激,一些新闻媒体原本宏大的格局变得越来越狭小”[50]。在这篇文章中,《人民日报》不再只是对算法使用者的专业主义精神进行质疑,更对使用者的职业操守提出质疑。这一时期的批评并没有指向具体的对象,但这种“不点名批评”的行为由于今日头条始终保持沉默状态而打破。
2017年9月,人民网连续三天发表署名羽生的“三评算法”系列文章,强调“不能让算法决定内容”、“别被算法困在信息茧房”、“警惕算法走向创新的反面”[51]。这一系列文章展现出对技术的强势态度,将矛头直指今日头条,在针对其专业主义精神和职业伦理缺乏所引发的“真假难辨,鱼龙混杂;对错不分,价值导向错乱;缺乏深度,内容和观点越来越肤浅”的同时,更是调用政治话语资源作为其批判合法性的来源。算法被扣上“价值导向错乱”和“走在法律灰色地带”的帽子,被视为群体极化的重要原因。此外,原本之前要求算法使用者以自查自纠为主的建议也在人民网“三评算法”中转变为“还需进一步强化监管”。在官媒严厉批判的压力之下,今日头条在次日发表了回应声明。在正文的第一句,今日头条便指出算法并非今日头条独有,强调“算法分发已经是包括搜索引擎、浏览器、资讯客户端甚至音乐软件在内的互联网产品的标配”。在这份声明中,今日头条认为算法本身仅仅是技术,暗指算法本身不应当成为批判的对象。此外,今日头条在强调人的重要性的同时也表示自己会“正视机器学习技术目前整体发展的不足,勉力改进”。(www.xing528.com)
市场化媒体和网民此时对算法却呈现出迥异于官方媒体的态度。大部分市场化媒体或是转载官方媒体批判算法的文章,或是仅将双方冲突视为报道对象撰写新闻。例如,新浪网在转载《人民日报》的《新闻莫被算法、流量和点击量绑架》后,评论区的第一条热评便是对《人民日报》本身的质疑。评论者认为,官方媒体在自身不能杜绝虚假新闻的情况下,盲目地对算法进行抨击未免有失偏颇[52]。也有一些市场化媒体对算法作了价值判断,但是其言辞明显较为克制。相对而言,网民的声音却呈现出明显的多元态势。网民们或是针对算法本身,或是针对官方媒体评算法这一事件进行评论。以算法本身作为探讨对象的网民大多以专业主义和社会影响作为话语资源,大体上沿着官方媒体的话语框架进行。例如,百度百家号作者“唆麻”认为,今天的“算法其实已经影响到了人性和文化,越来越多的博眼球的内容在吸引用户点击甚而至于影响到青少年”[53]。知乎网友“ENTROPIE”[54]和微博网友“菜不帅V”[55]将智能推荐算法视为可能成为未来群体极化的始作俑者。而在这些问题的解决上,知乎网友“景辰”直接指出“用户不是嫖客,平台不必逢迎”,表现出对算法强烈的批判态度[56]。有趣的是,另一些用户并不从正面对算法进行是非判断,而是近乎一致地认为《人民日报》和人民网对算法的批判有失公允。例如,网友“伯通”在虎嗅网和其他平台发表《今日头条不是这么骂的》一文,反被诸多市场化媒体戏剧性地称为“三评人民网”。在这篇文章中,作者指出人民网的批判合法性并不成立,尽管算法是新兴技术,但是今天新闻业诸多问题在前算法时代就已经出现,以此暗示官方媒体对职业边界的区分并不正确[57]。网友“脑极体”也委婉地指出官方媒体对算法评价的不公:“推荐算法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技术,发展到今天,电商、广告的推荐越来越精准,资讯的推荐算法却惹得天怒人怨,要是把锅甩到算法上,恐怕有些不公。”[58]这些网民不再将官方媒体的叙事当作既定正确,而是探究陷入“成也萧何,败也萧何”漩涡中的算法究竟是如何被官媒所建构的,并且对这种扣帽子式的建构方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反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