报纸杂志的停刊在中国新闻界已经不是一件新鲜事了。2014年1月1日,上海报业集团旗下的《新闻晚报》成为解放日报报业集团和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两大报业集团合并后被关闭的第一家报纸,“媒体札记”称其为“纸媒的黄昏”[15]。此后几年停刊消息不绝于耳。虽然纸媒关停渐成行业常态,人们已经习惯了类似消息的发布,但2017年1月1日上海的《东方早报》和北京的《京华时报》的停刊还是令业界颇为震动,成为2016年度传媒行业的标志性事件之一[16]。尽管遭到关闭的报纸已不在少数,但却很少有研究关注这些报纸。
报纸的关闭首先是它自身历史过程中的一个关键时刻(critical moment),无论是对作为组织的报社,还是对作为职业共同体的新闻工作者都具有重大意义,对阅读这份报纸的读者来说也是如此。其次,从整个行业发展的背景来看,一南一北两份标志性报纸的停刊折射的是技术、商业、资本、专业乃至政治等不同价值的考量,成为新闻业转型过程中的最新案例。在许多针对停刊的评论中,都将两报的关闭视为报业危机继续深化的标志,一个最主要的理由与两报在报业市场中的地位有关。两报分别立足于国内两大报业重镇北京和上海,无论在经济市场还是舆论市场都有着不俗的影响力。在两报正式关闭的时间前后,关于停刊的讨论则达到一个最高点。两个阶段的讨论基调有所不同,前一阶段更多关心具体信息,如停刊原因、后续安排等;后一阶段更多的是情感的表达,惋惜、怀念等情绪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台上弥漫。本章就以这两个阶段的报道、评论和讨论为经验材料,以元新闻话语(metajournalistic discourse)为理论视角对此次停刊做分析。
元新闻话语是由美国学者卡尔森提出的一个旨在概述行动者如何协商记者作为新闻事件合法记录者的文化权威的分析概念。在他看来,新闻业应该被理解为一种嵌入在特定语境中的文化实践,在持续发布关于周遭世界变动情形的同时还在话语场域内建构新闻业及其社会位置的意义。“元新闻话语”就是对这个话语场域的描述,它可以被定义为对新闻文本、生产实践及接收条件的公共表达,在这里每个人可以公开地参与建立定义、设定边界以及判定新闻业合法性的过程[17]。这个概念的核心是分析公众对新闻业的讨论所蕴含的文化意涵,研究者已经将其拿来分析过新闻越轨[18]、报纸的衰落[19]、新闻初创公司的创业宣言[20]、媒介批评[21]、媒介把关[22]、超链接[23]等具体的问题。(www.xing528.com)
本章对停刊报纸的关注受到卡尔森和吉莱维茨所做研究的启发,但两位作者在具体方法上有所不同:卡尔森主要以新闻界对报纸关闭的讨论为分析对象做话语分析,吉莱维茨则基本以四家报纸停刊前最后一天刊出的内容为研究对象进行内容分析。本章则希望将这两种方法结合起来使用,既对停刊报纸最后一天刊出的内容进行研究,也要分析新闻界对停刊这一关键事件的讨论,借此分析新闻界如何阐释报纸停刊的文化意义和社会意义[24]。具体研究两个问题:第一,广泛意义上的中国新闻界如何报道、分析和讨论两份报纸的停刊?第二,这些报道、分析和评论对于我们理解变迁时期的中国新闻业有何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