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比尔·盖茨还是一个19岁的孩子。他离开了大学,和朋友创立了微软公司。20多年后,微软公司已经发展成为一个计算机软件王国,在进入21世纪后它更是多次名列英国《金融时报》评出的全球500强企业排行榜之首。微软的成功,顺应了我们这个时代人类对信息需求极大的潮流。信息制造、传播、处理、存储、应用的产业由此风光无限。
一、信息的概念
信息是传播学的基本概念之一。信息(Information)在英文中有600多年的历史。在我国,据《新词源》考证,一千多年前,南唐诗人李中在《暮春怀故人》中有“梦断美人沉信息,目穿长路倚楼台”的诗句。这里的“信息”指的是音讯、消息。
作为一个学术概念,信息是什么呢?信息的定义多达数十种,国内外学界争论不休。这里介绍的是信息论的创始人、电讯工程师克劳德·香农(Claude Shannon)的观点。
在信息论领域,要理解“信息”,还得从“熵”这个概念说起。熵(Entropy)是热力学中表示物质状态的参量之一,它体现一种随意性,是在某一特定条件下的无序的表现。一个完全处于“熵”的状态是不可预测的。由于我们生活中的大多数状态只是部分地,而不是完全不可预测,因此“熵”是一个变量。比如,今年在世界田联排名第一的选手将参加一项重要赛事,你预言他将夺冠。这个预言有可能是正确的,也有可能是错误的。体育竞赛是一个有组织的系统,任何预言都有不确定性,你不能事先对竞赛名次作出一个结论性预言。在某一特定条件下存在的熵引发了不确定性。熵是混乱和无序的度量,熵值越大,预测性就越低。所谓“信息”就是指在一定条件下对不确定性或者熵的测量。[1]
上面的信息定义可能让你感到困惑,那是由于很多人把信息与确定性联系起来了。但是根据信息论的观点,“信息”概念强调的不是意义,而是把信息视为减少不确定性所需要的信号数量。不确定性越大,信息量也越大。如果你处在一个再熟悉不过的环境中,每天的日子单调乏味,没有变化,那么生活在一个毫无悬念的、完全可以预测的条件下就没有任何信息可言了。
克劳德·E·香农
克劳德·E·香农(见图5—1、图5—2)1916年生于密歇根州皮托斯基小城,在距离不远的盖洛德接受教育,盖洛德就位于密歇根下半岛的中北部。他的父亲是一个遗嘱检验法官,他为年轻的香农提供机械装置、无线电元件和其他技术玩具。香农喜欢科学和数学。他在童年时的偶像发明家是T.爱迪生,并对E.A.坡1843年的著作《金甲虫》感兴趣,这是一部有关破译密码的著作。这一早期的好奇心也许引导了香农后来的密码学工作。他曾在盖洛德做“西部联盟”的儿童信使,他与电报的联系或许已预示他后来在电子传播系统方面的工作。
图5—1 香农 (1)
图5—2 香农 (2)
香农在麻省理工学院获得电子工程和数学的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后来,他在普林斯顿大学高级研究所获得国家研究基金,随数学家H.韦尔学习。在去普林斯顿大学做博士后之前,香农已在贝尔实验室工作了一个夏天,他达到了贝尔实验室对于个人追求自己的理智好奇心的自由的极限。例如,当制造了一部下棋机时,他下了那么多的棋,以至于他的指导者都产生了兴趣。香农兴高采烈地说:“我总是追求我的喜好,不大考虑经济价值。我已经在全然无用的事情上花费了许多时间。”
1945年,香农参与撰写了作为贝尔实验室的一个秘密备忘录的《密码学的数学理论》,它包含着信息论的精华。1948年,在其指导者和同事的催促下,香农在《贝尔系统技术杂志》上发表了由两个部分组成的文章。它们代表着信息论的首次发表。J.R.皮尔斯是香农1948年在贝尔实验室的同事,他描述香农是一个非常出色的人,但他必须在其指导者H.博德博士和其他同事的督促下才发表作品。
1949年香农和韦弗合作撰写的《传播的数学理论》成为由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销量最好的学术著作之一。有关韦弗对这一著作的贡献,韦弗自己这样说:“与香农的贡献相比,我对这部著作的贡献是非常微小的。我很清楚这样的事实:当一个游行被安排时,老鼠不可能排在狮子的前面。”
(资料来源:[美]E.M.罗杰斯著、殷晓蓉译:《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5。)
二、信息的特征
信息在人类生存环境中,是既非物质又非能量的第三种形态。那么信息有哪些特征呢?
美国人在对“9·11事件”的调查中发现,早在事件发生前,指向灾难的种种信息看起来似乎非常明显。一份美国参议院的调查报告显示,CIA知道基地组织的爪牙已经潜入了境内。一个FBI情报员给总部的一份备忘录是以这样的警告开头的:“联邦调查局和纽约市:本·拉登可能会将学生送到美国参加民办航空院校的联合行动。”FBI忽视了这份准确的预警,也未能把它和其他一些预见恐怖分子可能会使用飞机作为武器的报告联系在一起。
阅读这个案例,我们会发现信息具有以下三个特征:
(1)事实性。信息总是与事实相关,而且先有事实,然后才有信息。可以说,信息依附于事实,通过一定的方式表达出来。CIA在掌握了基地组织在美国活动的证据后,指出它的“爪牙已经潜入了境内”。
(2)传递性。信息是运动的,只有处在交流中的信息才有意义。美国政府的决策人员没有接受FBI情报人员的信息,对他们来说,那份重要的备忘录就不是信息。
(3)时效性。信息的功效是有一定期限的。一旦过期,功效就会递减,甚至丧失。譬如,当你身处一个陌生的城市中,你一般会找一份最新版的交通路线图作向导。
1973年,丹尼尔·贝尔(见图5—3)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1973)一书中首先提出了“信息社会”的思想。接着,A.托夫勒的《第三次浪潮》、J.奈比斯特的《大趋势》也相继出版。这些未来学的奠基之作中关于信息、信息革命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丹尼尔·贝尔(Danniel Bell)是信息社会学的创始人,是当代信息主义思潮的重要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类社会经历了三个阶段,即农业社会、工业社会和后工业社会。贝尔对后工业社会有系统的认识,他在《后工业社会的来临》一书中指出,后工业社会有五大特征:[2]
图5—3 贝尔
(1)经济方面,从产品生产经济转向服务性经济;
(2)职业与上层建筑方面,出现一个新的专业化或技术职业性阶层并且在社会中确立主导地位;
(3)社会发展方向方面,重视对技术的控制与鉴定;
(4)决策方面,创造新型的“智能技术”;
(5)整个社会的中轴原则是理论知识占中心地位,它是一切社会变革和政策制定的源泉。
贝尔的后工业社会理论是建立在信息业和服务业的主导作用这个支点之上的。1979年后,他建议人们采用“信息社会”的概念代替“后工业社会”的概念。
托夫勒的观点与贝尔大致相同,他在《第三次浪潮》这本书中将人类社会划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农业阶段,从约1万年前开始;第二阶段为工业阶段,从17世纪末开始;第三阶段为信息化(或者服务业)阶段,从20世纪50年代后期开始直到今天。目前人类社会正在迎来以信息革命为特征的第三次浪潮。这场新科技革命,正以迅猛异常的速度,推动着全球范围内社会生产力的巨大进步,并正引起一系列前所未有的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信息社会中,社会的核心资源是信息。信息生产和信息传播对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产生重要的影响。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美国的克林顿政府率先提出了国家信息基础设施(NII)的设想。众所周知,美国高速公路四通八达,完善的公路设施让这个“轮子上的国度”成为世界上最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保持美国在世界上的竞争优势,美国政府希望用10年到15年的时间,通过建设信息产业基础设施为美国铺设全新的“信息高速公路”。继美国之后,英、法、德、日等国家也都先后提出了各自的信息产业计划。
一位相对年轻的美国人文学女教授与一位年岁较大的教授辩论时写道:“他们无法理解我们这些生在二战之后的人如何能够在读书的同时,还能看电视,但是我们能。我们写书的时候戴着耳机,摇滚乐或是普契尼、勃拉姆斯在耳边狂响,关闭了声音的肥皂剧在电视屏幕上闪烁。同时我还可以在电话上与别人聊天。新生代具有多层面、多轨道应对世界的能力。”
(资料来源:陈力丹:《传播学是什么》,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当世界各地掀起信息高速公路建设的热潮时,我国也迅速作出了反应。1993年底,中国正式启动了国民经济信息化的起步工程——“三金工程”[3]。三金工程的目标是建设中国的“信息准高速国道”。1997年,我国召开了全国信息化工作会议,提出了国家信息化建设的指导方针:统筹规划,国家主导;统一标准,联合建设;互相连通。2000年,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把信息化提到了国家战略高度。
目前,我国的信息网络成为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设施。电话用户数量、网络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一,互联网用户和宽带接入用户数量均位居世界第二,广播电视网络基本覆盖了全国的行政村。2005年,信息产业增加产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2%,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度达到16.6%。
当然,我国信息化的发展也存在着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信息技术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不高,信息安全问题比较突出,数字鸿沟有所扩大等方面。
2006年,我国颁布了《2006—2020年国家信息化发展战略》,它针对我国信息化发展的现状,放眼信息化领域未来发展的趋势和走向,为国家制定了信息化政策。信息技术的发展关系到国家和民族的生存,已经成为了当今世界的共识。
[1] [美] 斯蒂芬·李特约翰著、史安斌译:《人类传播理论》(第七版),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 [美] 丹尼尔·贝尔著,高銛、王宏周等译:《后工业社会的来临》,北京,新华出版社,1997。
[3] 所谓“三金工程”,即金桥工程、金关工程和金卡工程。金桥工程属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中国信息高速公路的主体。金桥网是国家经济信息网,它以光纤、微波、程控、卫星、无线移动等多种方式形成空、地一体的网络结构,建立起国家公用信息平台。金关工程,即国家经济贸易信息网络工程,可延伸到用计算机对整个国家物资的市场流动实施高效管理。金卡工程,即从电子货币工程起步,计划用10多年的时间,在城市3亿人口中推广普及金融交易卡,实现支付手段的革命性变化,从而跨入电子货币时代,并逐步将信用卡发展成为个人与社会的全面信息凭证,如用信用卡记录个人身份、个人经历、储蓄情况、刑事案件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