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拉斯韦尔模式与申农韦弗模式的比较

拉斯韦尔模式与申农韦弗模式的比较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作为早期的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单向性和直线性上。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的反应、传播的效果问题,但是却没有在模式中提供一条反馈渠道,使效果成为传播过程的终点,因此,这个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特征。相对于拉斯韦尔模式,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了“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和作用,这是传播失败的一个共同的干扰因素。

拉斯韦尔模式与申农韦弗模式的比较

模式是一种认识和表述事物性质及其规律的简约方式。模式主要是思想的辅助工具,特别适用于传播研究,它的过人之处在于能够“画”出一些“线条”来表示我们已知确实存在但无法看到的联系。

最早的传播模式可以追溯到古希腊亚里上多德的人际说服模式,他扼要地提出了传播的五个基本要素,即说话者、讲演内容、听众、效果及场合。这一模式适合描述公共演说,但并没有明确地把“演讲”上升到一般的“传播”的层次。

现代对传播模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下述三大类。

一、单向线性传播模式

1.拉斯韦尔模式

1948年,现代传播学奠基人之一、美国学者拉斯韦尔发表了论文《传播在社会中的结构与功能》。他认为传播过程中有5个基本要素,并且这些要素有一定的排列顺序,即:

●who(谁);

●says what(说什么);

●in which channel(通过什么渠道);

●to whom(对谁说);

●with what effect(有什么效果)。

这就是经典的拉斯韦尔“5W”模式。拉斯韦尔模式是一个文字模式,英国学者麦奎尔把它处理成了图像模式(见图3—2)。

图3—2 拉斯韦尔的“5W”模式

(资料来源:[英] 丹尼斯·麦奎尔、[瑞典] 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17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拉斯韦尔模式的提出在传播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

首先,该模式第一次较为详细、科学地分解了传播的过程。传播过程中的5个基本要素,即传者、讯息、媒介、受众、效果,虽然客观存在,却没有被人们充分认识。这一模式提出以后,不被人们觉察的传播现象,一下子变得清晰起来。

其次,拉斯韦尔模式明确界定了传播学的研究领域,即伴随5W划分出的控制(传者)分析、内容(讯息)分析、渠道(媒介)分析、受众分析、效果分析5个领域,使后来的传播学工作者能够分门别类地把研究推向纵深。

作为早期的传播过程模式,拉斯韦尔模式也有明显的不足,主要表现在单向性和直线性上。拉斯韦尔虽然考虑到了受众的反应、传播的效果问题,但是却没有在模式中提供一条反馈渠道,使效果成为传播过程的终点,因此,这个模式没有解释人类社会传播的双向性和互动性特征。

美国总统每年向国会发表重要的国情咨文演说。一年一度的美国国情咨文演说是美国总统向国会发表的重要讲话,主要是提出下一年度的工作议程并总结已经取得的成绩⋯⋯而电视和电台广播的出现使总统可以直接向美国人民发表讲话,这进一步增强了国情咨文的影响力。

2.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1949年,任职于贝尔电话实验室的申农(Claude Elwood Shannon)及合作者韦弗(Warren Weaver)提出了一个有名的线性图形(见图3—3)。在这个模式中,传播被描述为一种直线性的单项过程。这个本是纯技术性的、应用于自然科学领域的通信过程模式,后来却被类推用于社会科学领域,用来探讨社会的传播过程。相对于拉斯韦尔模式,申农和韦弗注意到了“噪音”在传播过程中的存在和作用,这是传播失败的一个共同的干扰因素。“噪音”概念的导入使这一模式具有启发意义,但是如果用它描述社会进程中的传播过程的话,它仍然缺少讯息的反馈渠道。

图3—3 申农—韦弗数学模式

(资料来源:[英] 丹尼斯·麦奎尔、[瑞典] 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2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战时,对于于己不利的负面消息,战争双方都尽可能地屏蔽起来,客观上就形成了传播过程中的“噪源”。

吸取越战时期对媒介放任所造成的不良影响,美国国防部于1980年专门建立了全军广播电视机构国防视听局,编制人数678人,国防部直接控制着300家广播电视台,严格控制着媒体的信息内容。

在世界各地凡美军驻扎比较集中的地方均设有广播电台和电视转播台,它们是官兵了解外界信息,接受军方、官方宣传教育的主要途径。除了直接控制国防部下属广播电视台的信息内容之外,美国政府对地方广播电视台也采取了强有力的管控措施。

在伊拉克战争中,“半岛”电视台新闻频道曾经播出了被俘美国士兵和5名战死士兵的录像带,美国哥伦比亚广播电视公司转播了这一消息,美国政府马上采取强硬手段,严禁美国电视新闻网播放该录像带。此后,包括哥伦比亚电视台在内的所有美国广播电视台都没有再播放美军战俘的录像带。

(资料来源:曾凡解、陈金琳:《战时负面新闻传播的防范》,载《新闻爱好者》,2007(10)。)

二、双向循环传播模式

1.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循环模式

单向线性模式在阐述人类的社会传播过程时具有明显缺陷。认识到这些局限性之后, 1954年,传播学者施拉姆受到美国心理学家奥斯古德(Charles Egerto Osgood)观点的启发,在《传播是怎样运行的》一文中,提出了一个新的传播过程模式,这就是“循环模式”(见图3—4)。

图3—4 奥斯古德—施拉姆的双向循环模式

(资料来源:[英] 丹尼斯·麦奎尔、[瑞典] 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22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双向循环模式强调了社会传播的互动性,主要讨论传播过程中各主要行动者的行为。参与传播过程的传受双方都在不同的阶段扮演编码者、释码者和译码者的角色,双方执行相同的职能。但是,这个模式把传播双方放在了完全平等的关系中,不太符合人类传播受各种社会因素制约和影响的状况。

2.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双向循环模式帮助人们突破了传统线性模式的单向、直线性惯性,但是它容易让人错误地认为“传播单位”之间地位、机会完全平等,施拉姆针对这些缺陷,提出了一个新的模式(见图3—5),用来说明大众传播过程的复杂性。

例如,农村广播座谈就是为此而采取的一种方式,在这类座谈会上,一小组一小组的人聚在一起,收听并讨论专门为他们安排的广播节目。又如,把电视教学同课堂上面对面的有关活动结合起来的做法也属于这一模式。在规模很大的集会上进行面对面的传播以及利用个人间的传播网络的效果的做法也受到了重视。[1](www.xing528.com)

图3—5 施拉姆的大众传播过程模式

(资料来源:[英] 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46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1966年,另一位美国学者德弗勒(Melvin DeFleur)在前述申农—韦弗数学模式的基础上,提出了“互动过程模式”。如图3—6所示,这个模式中最重要的修正,就是加入并突出了“反馈”的功能,描述了传播者是如何获得反馈的。反馈让传播者有可能使自己的传播方式更有效地适应受传者。此外,这个模式也深化和拓展了“噪音”的概念,认为“噪音”存在于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中。

图3—6 德弗勒的互动过程模式

(资料来源:郭庆光:《传播学教程》,63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三、社会系统传播模式

从单向线性模式到双向互动模式的发展是人类传播学发展史上的重要突破,它们探索了传播过程系统中的微观环节和要素。但是,传播是在整个社会系统中实现的,传播的宏观环境是如何作用于传播的呢?社会系统传播模式讨论了这个问题。

1.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1959年,美国社会学学者约翰·赖利和马蒂尔达·怀特·赖利夫妇发表了《大众传播与社会系统》一文,采用社会学观点来阐述人类传播是不同类型的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提出了一个被他们自己称为工作模式的新模式(见图3—7)。

图3—7 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

(资料来源:张国良:《传播学原理》,39页,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赖利夫妇指出,传统的观点认为讯息的接受者在没有组织的大众之中是孤立的,他们常常理智地决定如何对收到的讯息作出反应。过去,研究者们忽略心理过程的重要性,可是心理过程有可能影响传播的过程。

这个模式告诉我们,传播过程中的传受双方均受到初级群体的影响。初级群体往往是由成员们面对面交流互动形成的,他们依靠亲密的人际关系和浓厚的感情色彩来维系,家庭、伙伴就是典型的例子。初级群体也不是在社会真空中发挥作用的,相反,赖利夫妇把它们看作是一个更大的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传受双方与初级群体保持联结,同时也是两个互相联系的(例如通过反馈机制)的更大结构要素。大众传播过程影响这个更大的社会过程,同时受其影响。

赖利夫妇认为这个工作模式仅仅提供了一种结构“框架”。[2]

2.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

1963年,德国学者马莱茨克在《大众传播心理学》中提出了一种全新的研究角度,用“大众传播场模式”(见图3—8)揭示出大众传播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社会心理过程。“场”原是现代物理学中的一个概念,它是指从环境与物体的关系上去把握物体和环境的特性,现已发展成为社会科学的一种研究方法,强调环境的复杂因素和变量相互之间的影响。马莱茨克认为大众传播场模式揭示了传播结构的要素(传播者、讯息、媒介和受传者)之间复杂的互动关系,说明社会传播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解释任何一个传播过程都必须对涉及该活动或过程的各种因素或影响力进行全面的、系统的分析。[3]

传播学诞生至今,新的思想、新的观念层出不穷。仅各种模式,已数以百计。对比当初的拉斯韦尔模式,后来的模式无论在科学性抑或理论深度上都有了长足的进展,显示出人类对传播现象的认识越来越全面、深刻。但是,也应看到,人类在一定的历史阶段对真理的认识是有局限性的,因此我们需对各种模式认真思考,力争完善。

图3—8 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

(资料来源:[英] 丹尼斯·麦奎尔、[瑞典]斯文·温德尔:《大众传播模式论》,56页。)

本章重点内容提要

1.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由信源、讯息、信宿、编码、媒介、解码、反馈、噪音构成。

2.传播事件可以分为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群体传播、组织传播和国际传播五类。

3.人类在所有传播活动中所使用的媒介共有两大类:一类是人体自身的,另一类是技术性的。

4.对传播模式的研究,大致可以归为三大类:单向线性传播模式、双向循环传播模式、社会系统传播模式。

思考题

1.简述人类传播是如何进行的。

2.请谈一谈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传播学研究中有何特殊贡献。

3.请对比单向线性传播模式与双向循环传播模式的特点。

4.请总结传播过程中含有“反馈”这一要素的传播模式。

5.请阐述“噪音”对整个传播过程产生的影响。

6.请对拉斯韦尔的“5W”模式、奥斯古德—施拉姆模式、赖利夫妇的传播系统模式、马莱茨克的大众传播场模式进行比较,指出它们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1] [美]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传播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

[2] [英] 丹尼斯·麦奎尔、[瑞典] 斯文·温德尔著,祝建华、武伟译:《大众传播模式论》,47~50页,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

[3]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6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