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我们一起来看一个具体的传播事件,这样的传播现象在日常生活中司空见惯。
一热心观众:“我想向您提一个轻松的问题,你有没有打算改变一下您的发型?”
主持人崔永元:“我至少收到上千封信,观众对我的形象包装提出了很具体的建议,仅就发型而言,从披肩发到秃子,各种建议都有,令我无所适从,只好这样随便梳一梳。”
这是一个常见的交换意见的传播实例。观众希望主持人改变发型,被崔永元巧妙地拒绝了。在这个对话中,传播活动包括以下要素:
(1)信源(又称传播者):热心观众发表意见时,观众为信源;崔永元作答时,崔永元为信源。
(2)讯息:双方的言语。
(3)信宿(又称受众):热心观众发表意见时,崔永元为信宿;崔永元作答时,观众为信宿。
施拉姆认为,传播至少要有以上三个要素,它们是传播过程得以成立的重要前提条件。但是仪仅这些还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传播过程,完整的传播过程还包括:
(1)编码:热心观众和崔永元把想法通过大脑等器官的工作,形成词汇并说出来。
(2)媒介:声波传送说的话,光波传送视觉信息。
(3)解码:崔永元把来自观众的信息、观众把来自崔永元的信息转化成对自己有意义的形式。
(4)反馈:原来的传播者(热心观众)变成受众;原来的受众(崔永元)变成新的传播者。
图3—1描绘了传播过程。
图3—1 传播过程的要素[1]
美籍历史学家黄仁宇先生在《万历十五年》一书中,曾有这样的叙述:这一年阳历的三月二日,北京城内街道两边的冰雪尚未解冻。天气虽然不算酷寒,但树枝还没有发芽,不是户外活动的良好季节。然而在当日的午餐时分,大街上却熙熙攘攘。原来是消息传来,皇帝要举行午朝大典,文武百官不敢怠慢,立即奔赴皇城⋯⋯站在大明门前守卫的近卫军,事先也没有接到有关的命令,但看到大批盛装的官员来临,也就以为确系举行大典,因而未加询问。进大明门即为皇城。文武百官看到端门午门之前气氛平静,城楼上下也无朝会的迹象,既无几案,站队点名的御史和御前侍卫“大汉将军”也不见踪影,不免心中揣测,互相询问:所谓午朝是否讹传?近侍宦官宣布了确切消息,皇帝并未召集午朝,官员们也就相继退散⋯⋯
对于这一颇带戏剧性的事件,万历皇帝本来大可付诸一笑。但考虑到此事有损朝廷的体统,他就决定不能等闲视之。就在官员们交谈议论之际,一到圣旨已由执掌文书的宦官传到内阁,大意是:今日午间之事,实与礼部及鸿胪寺职责攸关。礼部掌拟具仪注,鸿胪寺掌领督演习。该二衙门明知午朝大典已经多年未曾举行,决无在仪注未备之时,仓猝传唤百官之理。是以其他衙门既已以讹传误,该二衙门自当立即阻止。既未阻止,即系玩忽职守,着从尚书、寺卿以下官员各罚俸两月,并仍须查明究系何人首先讹传具奏。礼部的调查毫无结果,于是只能回奏:当时众口相传,首先讹传者无法查明。
(资料来源:[美] 黄仁宇:《万历十五年》,2页,北京,中华书局,2006。)
以上是书中所记1587年,也就是明万历十五年发生的事件。不难发现这一段叙述中其实包含了三个传播事件。其一,文武官员听及讹误之人谣传,聚首大明门,准备参加午朝大典。其二,近侍宦官宣布确切消息,官员们随即散去。其三,万历皇帝降旨追查,并罚相关官员俸禄。你能从中找出其中的信源、讯息和信宿吗?你知道这次传播事件传播过程的编码、媒介、解码和反馈分别是什么吗?
一个基本的传播过程,是由以下要素构成的,让我们先从传送讯息一方入手。
一、信源
信源(Source)又称传播者。当你想把某个想法或意见传送给其他某个对象时,信源引发这一过程。信源在传播技能方面有差异,信源可能了解,也可能不了解讯息的接受者,可能可以洞察客观环境,也可能不能。我们在和有着不同宗教信仰、生活习惯的朋友谈话时,总是极力避免提及他们的禁忌。信源可以是个人,也可以是群体或组织。
美国人类学家鲁思·本尼迪克特女士在研究日本精神的巨著《菊与刀》中曾经提到:在20世纪30年代,前陆军大臣、狂热的军国主义分子荒木大将在名叫《告日本国民书》的宣传小册子中写道:日本的“真心使命”在于“弘扬皇道于四海,力量悬殊不足忧,吾等何惧于物质!”
(资料来源:[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17页,北京,商务印书馆,2007。)
这里的信源,也就是传播者,即荒木大将,他将自己的军国主义理念传达给日本国民,他是这个传播过程的起点。
二、编码
编码(Encoding)指的是信源把想法或意图转变成一种感官可以觉察的形式的过程。当你说话时,你的大脑和发声器官会同时工作,形成词汇并说出句子。当你写作时,你的大脑和手指又会分工协作,形成文字或者图表等可供阅读的东西。再比如,艺术家面对大自然时,画家用色彩和线条描绘心中的感受,音乐家用旋律和节奏来表达意境。在一个传播环境中编码可以一次发生或多次发生。比如,在一次面对面的访谈节目中,嘉宾把想法编码成语言,而通过广播播出时,这一过程被重复,音响设备把声波编码成电信号。每个人的编码能力是不同的,演说家、作家等和普通人相比,是更好的编码者。同样,各种机器的编码质量也是不同的,一支高端的录音笔也许比一台普通的复读机的录音效果要好。
即便如此,如果信源将想法转变成语言的这一步骤中出了错,也就是词不达意,有时就会产生口误。而提到口误,就不得不提到因多次口误而洋相尽出的美国前总统小布什。比如,在2004年8月5日的一次反恐演讲中,布什激动地说:“我们的敌人一向足智多谋,而且富有创新精神。不过我们在这些方面并不输给他们,他们的头目会不停地想出新方法来祸国殃民,我们也会这么做!”[2]
三、讯息
讯息(Message)是信源编码出的真实产品。当我们交谈时,我们的言语就是讯息;当我们写作时,那些留在纸上的痕迹就是讯息。坐在电影院中,银幕上放映的影像就是讯息。人脑每天都要处理数量庞大的讯息,穿过马路时,你需要看清信号灯的变化,坐在课堂上,你又要关注那些高深的运算公式。讯息可以指向某个特定的个体(推销员向顾客热情地介绍商品),也可以指向成千上万的人(电视广告)。讯息的生产可能很便宜(家人间的聊天),也可以很昂贵(各种考前辅导冲刺班)。
“讯息”一词在中文中也译成“消息”、“文告”、“文电”等,这是一个与信息(Infor-mation)意思相近又有微妙区别的概念。信息是讯息的抽象量,讯息是信息的载荷者;讯息是具体的,信息是抽象的。也就是说,讯息是一种代码、符号,而不是信息内容本身。
比如,你所接收到的“在抗日战争中,日军惨无人道的侵略行为给中国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这一个内容,可能来自亲历者的口述、历史遗留的证据、教科书上的文字,或者电影屏幕上的影像,而口述、证据、文字、影像均传达了讯息。
四、媒介(www.xing528.com)
媒介(Channels)是讯息被传递到接受者那里的路径,又称传播渠道、信道、手段或工具。声波是听觉讯息的媒介,它能传递人们的话语;光波是视觉讯息的媒介,它能帮助人们看到自然中的风景;气流传递嗅觉讯息,鼻子能辨别的讯息量甚至比文字对气味的描述还要大。触摸也是一种媒介,如布莱叶盲文[3]。除了这些不易被人觉察的媒介之外,现实生活中还存在多种多样的媒介,比如,邮政系统、电信系统、互联网系统,都是现代人离不开的媒介。
随着现代科技的进步,我们更是随时随地感受着电子信息媒介所带来的便利。但是你知道古代人进行传播的媒介是什么样的吗?我们经常可以在历史剧中看到这样的情景:一旦有敌国侵犯,诸侯国就会燃起烽火,寻求盟国的帮助。而这一台台烽烟也就是当时最为方便、快捷的军事通信媒介。不仅如此,战时为了将边关的紧急军情战报送达都城天子处,古代的军邮使经常是“飞马传书”。乱世时要求媒介具有较高的传播效率,因为一旦延误军情上报,就有可能导致战败,甚至亡国的厄运。
而治世时对媒介传播效率的要求则有所降低。清乾隆四十八年(1783年),由刘墉主持,仿《礼经》旧制挖池建台,建造了为帝王“临雍讲学”用的“辟雍”。乾隆五十年(1985年)建成后,乾隆皇帝经常在“辟雍殿”里讲学。听讲者王公、衍圣公、大学士及以下官员,生员达3088人。当时没有扩音器等媒介,因此皇帝的教诲往往通过众口相传的方式,在3088人中层层传达,这就很像我们小时候玩的“传话游戏”。当然,同现在一样,这种传播媒介的传播真实度并不高,往往最后一排的人听到的已与皇帝之原话相去甚远,并且这种传播媒介的传播效率很低,往往皇帝的最后一句话传到最后一排人的耳中时,皇帝已经离去数时辰之久。
(资料来源:baike.baidu.com/view/479835.htmzhidao.baidu.com/question/25085776.htm.本书有改动。)
五、解码
解码(Decoding)过程与编码过程正好相反。它是把讯息转化为对接受者有最终意义的形式的过程。阅读是在解码讯息,欣赏音乐也是在解码讯息,只不过一个是视觉讯息,一个是听觉讯息。人类和机器都可以是解码者,电话是解码者,电影放映机也是解码者。
前面谈到的关于编码的一些现象也同样适用于解码,一些人比另一些人更善于解码。在听音乐会时,一些人如醉如痴,一些人呼呼大睡,这就是人们对于音符、声音的不同解码造成的。除了解码能力上的差异以外,选择了错误的渠道也会让人不能有效解码,比如一个不会使用计算机的人是不能上网搜索讯息的。
手势语是体态语言之一。比如,伸出一只手,将食指和大拇指搭成圆圈,美国人用这个手势表示“OK ,是“赞扬和允诺”之意;在印度,表示“正确”;在泰国,表示“没问题”;在日本、缅甸、韩国,表示“金钱”;在法国,表示“微不足道”或“一文不值”;在巴西、希腊和意大利的撒丁岛,这是一种令人厌恶的污秽手势;在马耳他,则是一句无声而恶毒的骂人语。
同一手势,在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地区有着不同的含义。因此,同一手势,不同国家、不同地区的人有着不同的解码。
六、受众
受众(Audience)又称信宿、受传者,是讯息的最终目的地。接受者可以是一个人,也可以是一个群体或一个组织。
信宿和信源并不是固定不变的角色,在一般的传播过程中,这两者能够发生角色的转换或交替——就像崔永元和热心观众的那个例子——一个人在发出讯息时是传播者,而在接收讯息时则变成了受传者。
在今天的媒介环境中,人们更多的是扮演讯息的接受者角色。大多数人上网浏览网络留言要多于发帖子,看电视要多于在电视上抛头露面。
老百姓不是在工厂里干了12个小时,又被通宵达旦的轰炸搞的筋疲力尽了吗?他们(日本当权者)就说:“身体越累,意志、精神就越昂扬”,“越是疲倦,就越能锻炼人”。老百姓冬天在防空洞不是很冷吗?大日本体育会就在广播中命令大家做御寒体操,说这一体操不仅能代替取暖设备和被褥,而且可以代替一般老百姓为维持正常体力所需而又匮乏的粮食。他们说:“当然,也许会有人说在现在食品缺少的时候谈不上做什么体操。此话不对。食物越是不足,我们就越要用其他方法来增强我们的体力。”
(资料来源:[美] 鲁思·本尼迪克特:《菊与刀》,18页。)
这一例子中的受众毫无疑问就是战时的日本百姓。虽然在我们看起来十分的荒诞无稽,但是战时的日本人却深信,这是一种特殊的修炼,可以使他们的精神达到最高境界。
七、反馈
反馈(Feedback)指接受者对收到的讯息的反应或回应,它是传播过程中讯息的一种反向运动。原来的信源变成了接受者;原来的接受者变成了新的信源。反馈对信源来说是重要的,因为获得反馈讯息是信源的意图和目的。反馈对接受者本身来说也是很有意义的,因为它使接受者尝试改变传播过程中的部分甚至全部讯息,而不仅仅是讯息的被动接受者。读者来信就是来自报纸讯息接收者的反馈之一,是报社采访、编辑工作的重要参考资料。
根据传播的作用,可以把反馈分为正反馈和负反馈两种。一般来说,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得到加强的反馈是正反馈,它通常鼓励进行中的传播行为;使原来传递的信息在下一次传播中减弱的反馈是负反馈,它试图改变或结束传播行为。生活中这样的例子很多,成功的演唱会结束时,歌手在观众的喝彩声中加演曲目,返场不断;相反,失败的歌手往往在观众的嘘声、倒彩声中悻悻离去。
中国历史上有不少劝谏的故事,其中君臣高超的思辨艺术常常令人拍案称奇。比如,《孟子·梁惠王上》中的名篇《寡人之于国也》,文章从梁惠王提出“民不加多也”的疑问开始,一句“何也”,引出了下文孟子的回答。后者回答得非常巧妙,欲擒故纵,从旁迂回。“请以战喻”使梁惠王产生兴趣,最后提出“以五十步笑百步”的诘问,并阐释了行“王道”施“仁政”的政治观点。
(资料来源:张光珞主编:《文言文全解一点通》,26页,石家庄,河北教育出版社,2002。)
孟子给梁惠王的反馈,对其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成为他政治策略的重要参考。由此,我们也可以看出反馈对于传播过程的重要性,甚至有时如果没有了反馈,就是一次比较失败的传播过程。
八、噪音
“噪音”(Noise)最先使用在无线电通信的研究中,泛指那些不符合信息本来意义而又附着在信号上的意义或物理形式。在传播学中,噪音是指任何干扰讯息传递的东西。少量噪音有时不被觉察,但是如果过多的话就会堵塞信息流通了。有三种噪音在传播过程中常常出现,即语义噪音、机械噪音、环境噪音。
语义噪音之所以出现,是由于传受双方对不同的词或短语有不同的理解。比如:“放弃美丽的女人让人心碎”这个短语,它可以是一个遭受感情挫折的男人的感叹,也可以是人们看到女人放弃追求美丽的权利时发出的遗憾;“你真厉害!”有可能是说你出类拔萃,也有可能是说你糟糕到了一无是处的地步。古文没有标点,因此需要读者自行判断句读,也因此容易产生歧义。比如,“下雨天留客天天留我不留”就可以理解成不同的意思。
机械噪音往往是由于传播渠道发生故障而产生的。当正在使用帮助传播的设备时,如果设备出了问题,这种噪音就产生了。此外,人们因使用机器给讯息编码而导致的问题也可以视为是一种机械噪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印刷品的打印错误等都属于机械噪音。
环境噪音来自传播过程的外部环境。比如电视的音量过大,以至于你听不清电话那一头正在与你交谈的说话声。
[1] [美]约瑟夫·R·多米尼克:《大众传播动力学》,7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4。
[2] 佚名:《布什口误一览》,http://www.southcn.com/opinion/wlmy/200606081007.htm。
[3] 布莱叶(Louis Braille)是一位法国盲人少年,他在年仅15岁时发明了供盲人使用的由突起的点组成的书写和阅读方法。1829年他提出了他的公用码,后来人们把这些盲文字母译成了世界上各种语言并不断完善,还根据新的语言、新的科学技术,甚至是新的信息化工具对其进行了调整。布莱叶42岁便去世了,他的故居现已作为历史文物保存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