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地玄黄,宇宙洪荒。科学家们推测宇宙的历史大约有150亿年了,与之相比,人类的历史短之又短。那么传播的历史呢?
著名的传播学家威尔伯·施拉姆和威廉·波特仿照“宇宙年”将人类出现在地球上的历史假定为100万年,如果把这漫长的100万年比作一天中的24小时的话,在这个“传播学时钟”上,1小时≈41666年,1分钟≈694年,1秒钟≈11.6年。
人类传播史上五次飞跃的时间竟发生在这个时候:
口语传播——发生在10万年前,相当于这一天中的21∶36;
文字传播——发生在公元前3 500年,相当于这一天中的23∶52;
印刷传播——发生在约620年,相当于这一天中的23∶59;
电子传播——发生在19世纪中后期,离午夜仅差13秒钟;
网络传播——电脑出现在1946年,这时离午夜仅差3秒钟。
一、口语传播时代
语言的产生是人类与类人猿相区别的一条分界线,其意义远远大于我们的远祖第一次直立行走和离开森林。根据考古学家和人类学家的最新研究,人类的语言产生在10万年前的某个时候。至于语言是怎样产生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汪汪”派认为,语言是通过模仿狗叫等自然界的声音形成的;“哼哟”派认为,语言是在从事某项群体的重体力劳动时协调动作而发出声音形成的;“感叹”派认为,语言是由偶然地表现感情,如疼痛、高兴、恐惧、悲哀所产生的;“唱歌”派认为,语言是从传播感情和欢乐事件的歌声中演变而来的。[1]在众多的猜测中,恩格斯提出了“语言起源于共同劳动”的假说。
人类创造了语言,通过口头语言作为传播信息的主要工具,促进了相互交流与沟通。据考古发现,在人类漫长的进化史上,最先出现的尼安德特人在没有天灾人祸的情况下竟奇怪地灭绝了,而后起的克罗马农人却成了人类最直接的祖先。一个有力的推论是:前者没有语言,而后者创造了语言,是语言拯救和帮助了克罗马农人。
除了利用声音、口语进行传播外,远古时代的人们在物质生产和生活过程中还发明、运用了另外一些古老而简单的传播方式,如用岩画、壁画等图画来模仿某些事物从而达到传递信息的目的,利用结绳来计数记事,利用烽火传递敌人侵袭的信息等。
二、文字传播时代
语言传播,只能依靠人与人之间的口耳相传、心记脑存,信息不易保存,也不能保证信息在传播中不被扭曲、变形。原始图画形象有趣,但是低效,有时甚至蹩脚。历史节奏控制着社会变迁,传播形式不是由人类自身随意选择的,而是生产力进程的产物。到了原始社会晚期,人类传播史上出现了第二次革命——文字传播时代。
关于文字产生的时间,多数学者推定在公元前3 000年左右。我国的汉字,如果从仰韶文化晚期绘在陶器上的几何图形或符号算起,其形成与发展至少已有5 000年的历史。到了殷商时代,中国人在新石器时代刻在陶器上的文字— “陶文”(见图1—1)的基础上创造了“象形文字”,而那些刻写在龟甲兽骨之上的文字则叫作“甲骨文”(见图1—2)。这些文字基本上仍是图画和表现性的,进一步发展才形成了后来的文字形态。
图1—1 陶文
图1—2 甲骨文
文字必须“书写”在一定的物质材料上才能进行传播,而且也只有书写在一定物质材料上的文字才真正构成传播媒介。因此,随着文字的发明,直到今天,人类一直在寻找、创造适合书写并便于保存的物质材料。文字被用来记载战争、宗教和祖先的事迹,充分发挥了记录和传播文化的伟大作用。
文字的发明具有重要意义。第一,文字能够把信息长久地保存下来。音声语言转瞬即逝,在录音技术发明之前,人类长期积累的科学技术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只能依靠有限的记忆力流传下来,文字的诞生为人类文明的传承提供了前提条件。第二,文字能够把信息传递到遥远的地方。音声语言的传播范围有限,文字打破了音声语言的距离限制,扩展了人类交流和社会活动的空间。第三,文字表达的逻辑严谨性,使历史、文化的流传依靠确切可靠的文献依据,不再依赖那些容易变形的神话或传说。
文字的诞生极大地提高了人类认识外部世界,改造客观现实和完善自身的能力,所以,古人对文字的发明者极为崇拜。古埃及人把文字的发明归功于智慧之神;古巴比伦人归功于命运之神;古希腊人归功于奥林匹斯的传令官和使者赫耳墨斯;在中国则流传有仓颉造字的传说,《旬子·解蔽》中记载:“好书者众矣,而仓颉独传者壹也。”仓颉创造文字成功后,竟发生了“仓颉作书而天雨粟,鬼夜哭”的事情。
三、印刷传播时代
文字出现以后,人类经历了一段很长的手抄传播时代。在印刷术出现前,人们大都依赖“记忆”传播信息,凭“记忆”和在“记忆”中保存知识,成为一种令人敬佩的能力。
手抄文字虽然比口头传播前进了一大步,但是局限性仍然很大。手抄形式的文字传播不但无法使信息迅速流通,而且传播范围、信息量有限,成本高昂。据考证,在13世纪的法国,如果要抄写一部小书作为对公主生日的献礼,其成本相当于现在的3 000美元。在这种情况下,文字信息的生产规模还很小,加上教育的普及程度低,文字传播基本上还属于政府、管理以及统治阶层的特权。[2]
印刷时代是在纸张和印刷术的基础之上产生的,这是中华民族为世界文明作出的两大贡献。公元初年,蔡伦发明了结实耐磨的植物纤维纸。到公元4世纪左右能工巧匠们又发明了用纸在石碑上的拓引方法。在公元7世纪的唐朝,中国已经出现雕版印刷。雕版印刷较手工抄写是一个巨大的进步。只要雕一次版,就可以印上很多份,比手抄要快很多倍。大约在1045年,宋代的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当时毕昇在杭州的一家印书作坊里当工人,一次,作坊里赶印一本书,由于一位刻字工人疏忽大意,把一块版上的几个字刻错了,结果导致整块版报废,使这本书未能如期印制出来。这件事触动了毕昇,使他产生了制造“活字”组版的想法。后来,他经过反复试验,发明了胶泥活字印刷术。
“印刷术”一词,从起源来说,在东方和西方的意义不同。欧洲的印刷术兴起时,指的是活版印刷,即用金属的活字进行印刷。中国发明的纸由阿拉伯人传到西方后,15世纪在德国出现了一位如毕昇一样的发明家,他就是约翰·古登堡(Johan Gutenberg)(见图1—3)。
图1—3 古登堡
那时欧洲的金属浇铸水平已经很高,1450年古登堡在中国活字印刷的基础上利用黄铜作铅字铸模,以铅、锑、锡合金作材料,制成了非常耐用的铅字,这是活字印刷一次重大的革新。古登堡还把造酒用的压榨机改装成印刷机,这样就使文字信息的机械化生产和大量复制成为可能。古登堡曾对他的发明严加保密。但在1642年的一天,一场意外的火灾,使古登堡印刷所的一切财产化为乌有。在火灾后各奔东西、另谋出路的印刷工人们分散到欧洲各国从事印刷业,促进了欧洲印刷术的迅速发展。
印刷媒介开始在社会变革和社会生活中扮演越来越重要的角色。教科书的制造工艺简单,由此开启了欧洲公共教育之门,会读报和能写家信成为人类最初受教育的基本目的。近代报业诞生以后,报刊的政治和道德教化、科技信息的通俗化,推动了社会变革。
印刷媒介除了在社会政治、文化和教育领域中带来了巨大影响外,印刷媒介和资本主义商品经济的深刻互动,也推动了市场经济的产生和发展。印刷传媒刊载技术革命和经济变革的内容,满足了资产者需要先进技术、新型管理方法发展企业的梦想,改善了生产的需求关系,成为现代经济的重要扩张因素。[3]不仅如此,它本身也日益成长为一种规模宏大的产业,并迅速成为正在萌芽中的信息经济的主要部分。
四、电子传播时代
进入19世纪中后期,人类在电子传播技术上的突破,是印刷革命后的又一次信息革命。运用电信号和发射装置、接收装置传播信息的方式,被称为电子传播。电子传播一般分为有线传播和无线传播。(www.xing528.com)
在有线传播方面,1844年,美国人莫尔斯发明了电报。他使用美国第一条电报线路,从华盛顿向巴尔的摩发出了世界上第一封电报。莫尔斯的电报内容是《圣经》中的一句话:“上帝,你究竟创造了什么!”电报发明后,各国纷纷将电报应用到新闻传播中去,开始建立现代新闻通讯社,为日报采集新闻提供了十分便利的条件。1858年,横跨大西洋的海底电缆铺设完成;1876年,贝尔发明了电话机,从此人类开始利用电流传递声音。有线传播系统的技术进步,极大地推动了人类传播事业的发展,后来发展到有线广播、有线电视和今天的计算机通信网络。
在无线传播方面,1895年,意大利科学家马可尼和俄国电器工程师波波夫分别研制成功了最早的不用导线传递电信号的无线电通信装置,经过连续多年的试验和研究,马可尼于1901年实现了横跨大西洋两岸的远距离无线电信号传递。无线信号传递技术的推广为广播的诞生创造了条件。1920年,美国西屋电器公司创立了世界上第一个无线电广播台——KDKA广播电台。
广播使用有声语言,适合一切听力正常的人,超越了识字水平、读解能力的制约,具有广泛的听众群。原始的人类传播信息用有声语言,发明文字虽然使人类传播信息的能力增强,信息得以储存,扩大了人类知识的积累能力,但是没有读写能力的人被排除在外。广播直接被听众接受,对于有相当多文盲的国家,广播成为最重要、最实用的媒介。
在广播媒介发展的基础上,人类进一步发展电视图像传播技术,19世纪30年代,电视图像扫描技术被发明和应用。其后,经许多科学家的努力又逐步完善了电视摄像及接收技术,为图像清晰的现代电子扫描电视创造了技术条件。1936年,英国广播公司(BBC)建立了世界上第一座电视台,开始正式播送节目。电视利用画面和音响绘声绘色地再现了真实的影像,记录下的内容让人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使人类正在形成“眼见为实”的历史观。
无线电通信是通过电波的发射和接收来进行的,其传输方式可分为地上波传输和卫星传输两种。地上波传输,需要建立多处中转发射和接收台来克服高大建筑物或高山等的障碍,远距离传输需要较多的环节。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标志着人类开始进入卫星传播的时代。
五、网络传播时代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互联网的规模急速扩张,它成为全球最大的、最流行的计算机信息网络。互联网的起源,除了成熟的技术条件外,还有着浓厚的政治背景。美国和苏联的政治与军事竞争,直接催生了互联网的研发。
1946年,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埃尼阿克(ENIAC)在美国研制成功,它是美国陆军与宾夕法尼亚大学合作的产物,其主要作用是进行导弹弹道计算。
1957年,苏联成功发射了人类历史上第一颗人造卫星后,美国政界一片恐慌,一些人认为美国的国防安全因此受到威胁。于是,时任美国总统的怀特·艾森豪威尔成立了高级研究计划署(ARPA),ARPA的主要任务是向总统和国防部长提供快速信息服务。1958年,美国国家航天航空管理局(NASA)成立后,ARPA开始把自己的工作重心转向“基础研究”,计算机方面的研究正是在这时进入了ARPA,它的直接成果便是阿帕网的出现,阿帕网便是今天互联网的雏形。1973年ARPA网扩展成互联网,第一批接入的有英国和挪威的计算机。
20世纪80年代初,当美国全国性互联网真正建立起来后,90年代初,欧洲科学家提出了万维网(WWW)的设想。这意味着网络中不再只有枯燥的数字和文本,而是将加入图片和声音等多种信息,而网络的使用也将变得十分简单,网络中的信息可以实现相互的连接。万维网技术的运用,使得互联网有可能真正走出技术高手的圈子,飞入寻常百姓家。[4]与此同时,美国副总统戈尔极力倡导“信息高速公路”计划,克林顿政府提出的这一计划进一步推动了互联网的商业化进程。
进入21世纪,互联网的发展更加迅速。Web2.0(网络2.0)的概念随之诞生。通过博客、社区交友网站(如Facebook、Twitter以及国内的以开心网、校内网、饭否网为代表的社区网站)、Wiki(指任何用户都可以参与词条编辑的百科网站,如著名的维基百科)、信息分享网站(如Digg、Del.ici.ous等)、视频分享网站(如Youtube以及国内的土豆网、优酷网等网站)等渠道,互联网传播的内容因为每位用户的参与而产生,产生的这些个人化内容,借由人与人的分享,形成了现在Web2.0的世界。随着Web2.0概念的提出,互联网逐渐转变成为高互动性、长尾和草根发展壮大、共同创新的传播模式。
“互联网”一词在英文中对应的单词是“Internet”,其由“inter-”和“net”两部分构成。“inter-”作为词根,所表达的是多个群体间的交互,所以“Internet”一词所表示的是“网络与网络间的交互”,也就是说,它将全世界各个国家和地区的“小网”连接成了一张“大网”,从而将整个地球紧紧地连在一起。可以说,互联网的出现,打破了时空的界限,将整个世界连接成为一个整体,这在人类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
互联网具有许多传统媒介所没有的特点,可以归纳为以下几点:
(1)数字化。数字化是网络媒介存在的前提,也是它最基本的传播特点。互联网实现了声音、图片、文字、图像等多种传播符号的有机结合。数字化的革命意义不仅是便于复制和传达,更重要的是方便不同信息之间的相互转换,如将文字转换为声音。
(2)超时空传播,受众广泛。网络媒介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任何人都可以通过互联网接收和传播信息。数以亿计的网民分布于世界各个国家、各个地区,通过互联网形成一个全球一体的信息传播网。
(3)海量信息。互联网是一个由无数局域网连接起来的世界性的、巨大的多媒体信息资源库。
(4)传播迅速,时效性强。互联网可随时发布新闻,尤其是在报道突发性事件和持续发展的新闻事件方面,互联网的“刷新”功能比电子媒介的“滚动播出”更胜一筹。这种实时传播的特征使得互联网在新闻信息发布方面具有极强的时效性。
(5)交互性。传统的大众传播是单向传播,信息反馈迟缓、模糊,受众的选择与参与受到极大的限制。互联网双向传播、交互沟通、及时反应的特点,使每个用户都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信息。用美国未来学家尼葛洛庞帝的话说,“在网络上,每个人都可以是一个没有执照的电视台。”但有时候,这也会成为劣势。互联网自由与交互的传播特点,改变了受众被动接收信息的局面,但却给网络管理带来了极大的困难,导致了一系列社会问题的产生,如网络病毒和计算机犯罪、虚假信息传播、知识产权受侵犯等。
本章重点内容提要
1.传播是指信息在传者和受者间流动的过程。
2.传播是信息共享活动,是信息双向互动的行为,是相互影响的过程,是符号解读的过程。
3.人类传播的历史经历了口语传播时代、文字传播时代、印刷传播时代、电子传播时代、网络传播时代。
思考题
1.谈一谈你对传播的理解。
2.选取一件在人类传播历史上意义重大的事件(如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国际互联网的正式开通等),评价它在人类历史中的意义,以及对后世的影响,并说明媒介对于人类历史的发展有着什么样的作用。
3.请用传播的思想分析生活中常见的人际现象。以促销活动为例,试分析:商家所传播的信息是什么?它所使用的符号都有哪些?它所期望的传播效果又是什么?最终商家有没有达到自己预期的效果?为什么?
[1] 邵培仁:《传播学导论》,72页,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1997。
[2] 郭庆光:《传播学教程》,31页,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
[3] 刘建明:《当代新文学原理》,24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4] 彭兰:《中国网络媒体的第一个十年》,10~12页,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