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西方经济学的理论基本上排除了旅游经济系统对生态系统和社会系统的依赖,割裂了三大系统之间的内在联系,如我国著名的生态哲学家余谋昌先生指出:“在‘自然—经济—社会统一系统’的三大要素中,经济主义只追求一个目标—经济增长。经济主义模式按照还原论方法,只关注一个变量—经济增长,排除也是十分重要的—社会(公平)和自然(环境与资源)这两个变量。这样就形成了它的反社会和反自然的性质。”既然在这种经济理论指导之下的发展观本身就具有反生态的性质,那么其理所当然地无法承担正确引导将保护生态作为重要职能的旅游经济健康发展的重任。
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以生态经济和知识经济为特征的生态文明时代,要真正实现和谐社会的发展目标,要从根本上消除旅游经济乃至整个国民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环境危机,首先就必须对传统西方经济学的思想根源进行全面的变革与创新。也就是说,我们的经济发展观必须从“空的世界”走向“满的世界”。
传统经济学提出的“空的世界”的理论形态,是工业文明时代的产物,也是工业文明时代经济发展的理论表现,旅游业发展过程中的大众旅游发展阶段正是这种经济理论的具体体现。当我们面临着旅游经济不可持续发展的困境和危机时,由于指导理论的错误,使这一极具特色的绿色产业也面临着严峻的现实考验,旅游经济发展的现实状况实际上已经与其初衷发生了背离。所以,旅游经济的发展,必须建立在全新的以生态经济、可持续发展理论和循环经济为指导的新经济学平台之上。(www.xing528.com)
“满的世界”经济学发展观的核心理念就是生态文明时代的经济发展绝对不能超越地球或本国、本地区生态系统承载力极限的发展。旅游经济的发展,毫无疑问应该以生态文明时代的新兴经济学为理论指导。其对于旅游经济持续发展的指导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将生态因素从旅游经济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内生变量,有利于促成对脆弱的生态旅游资源的保护及独具特色的文化的传承。第二,揭示了经济发展与可持续性的内在统一。旅游经济的发展与可持续性之间确实是存在矛盾的,但是,只要旅游经济系统的开发、经营和管理活动,对旅游资源的利用强度不超过自然生态系统的再生能力,不排放污染或排放量在自然生态系统的自净能力范围之内,旅游经济的发展完全能够达成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第三,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市场原则、技术原则和生态原则的紧密结合与成功协调。市场机制和技术进步有助于解决在旅游经济发展过程中某些具体的资源和环境问题,却无法解决地球资源环境本身的有限性这一客观问题,只有将它们与生态原则结合在一起,发挥协同作用,才有可能完成环境修复或生态恢复,保证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