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产业结构经过30多年的不断调整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分别为:10.6%、46.8%和42.6%。区域产业结构2008年东部为7.5%、51.6%和40.9%,中部为14.2%、51.2%和34.6%,西部为15.5%、47.8%和36.7%。通过与世界相关国家比较发现,从我国国内三次产业的构成来看,第三产业比重过低,工业“偏热”与服务业“偏冷”并存。至2000年以来,第二产业占GDP的比重明显提高,一直在46%以上高位运行,第三产业却一直在40%左右徘徊不前,这与发达国家甚至发展中国家的70%~90%的比重差距太大,我国的产业结构水平大约相当于发达国家20世纪70年代的平均水平,相对不合理的产业结构对我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产生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从产业特点看,中国近几年又表现出高投入、高产出、高能耗来支撑国民经济发展的不良态势。在全球价值链分工中,我国的工业处于低端位置。在国际制造业向我国转移及跨国公司按照价值链进行全球水平分工的大背景下,在许多分工领域,我国的竞争优势主要体现在组装环节,附加值难以大幅度提高,相应的实现积极增长的物耗、能耗也比发达国家高得多。
从工业装备的技术水平看,我国相关产业的装备技术能力虽然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但与发展的要求和国际先进水平相比,还有很大差距。
(二)环境污染问题突出
造成环境污染主要是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产业组织结构不规范、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政策性资源供给不足,加之粗放式发展方式以及人为的破坏性生产所造成。其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产业结构比例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
产业结构中,第二产业的污染强度显著高于第一产业和第三产业。农业导致的环境污染主要是农药的化肥残留物,农业生产过程中对环境依赖性较小,对能源和资源需求相对较低,因而环境污染较低。服务业中较多的产品是非实物形态的无形产品,如教育、金融、咨询等,对能源、资源需求也较低,因而环境压力也较低。第二产业则不同,工业生产需要消耗大量的各类能源和资源,消耗强度远高于农业和服务业,在能源和资源利用及转化过程中必然产生一定比例的废弃物,高消耗强度和高消耗量必然导致大的环境压力。因此,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结构中,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结构中所占比重越高,环境压力越大。据中国国家环保局估计,工业污染最高曾占全国污染总量的70%,其中包括70%的有机水污染,72%的二氧化碳污染和75%的烟尘污染。就工业内部而言,污染程度也不相同,同样由于能源、资源密集型的特点,总体上,重工业的污染程度明显高于以劳动密集型为特点的轻工业。一个地区重工业比重持续上升或该地区工业化进程进入以重化工业为中心的资本密集型阶段后,环境压力显著大于其他阶段。当工业化进入以高技术产业为核心的技术密集型阶段,污染程度就会下降,从经济结构的角度,环境压力开始改善。
2.产业组织结构对污染治理的影响
按照产业经济学的定义,产业内企业的组织就是企业组织结构,产业组织结构直接影响污染水平。目前,我国产业内大量的企业都是小规模、低效益的,造成的污染水平就是要高于大规模、高效益企业构成的产业的污染水平。不同的产业达到规模效应的规模水平是不同的,产业效益也是不同的。大量规模较小的企业因为达不到规模效益,在竞争中缺乏优势,获利水平低,无力进行污染治理,造成了大规模的环境污染。另外,产业的组织水平与产业内企业的一般技术水平有关,所以产业组织不是直接决定环境污染,而是市场及技术水平决定了环境污染所产生的程度。目前,我国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不强,科技水平落后,污染治理水平普遍较低。污染物处置方法主要包括回收、填埋、焚烧和储存等,还包括采用量化、再循环和无害化技术来减少和消除填污染物。一些发达国家重点发展了安全填埋技术和焚烧技术,还发展了安全填海技术、深井注入和安全固化等技术。我国在不少技术上还处于空白状态,例如,目前几乎没有可再生能源工业,这也阻碍了我国产业结构调整的转变和环境治理。(www.xing528.com)
3.产业结构布局不合理对环境的影响
我国产业结构还存在地区之间的分布问题,即产业布局问题。不同区域根据不同的资源优势形成产业结构,再与其他地区的产业形成产业布局。如果产业布局是合理的,生产的流程是连贯的,地域间的产业是合作的关系,再造成环境污染,这种污染与产业布局无关,只取决于某个产业的环境污染水平。如果产业布局不合理,例如,出现区域间产业布局不合理,则不但分工协作的效益不能获得,而且地区间存在产业的恶性竞争,环境污染就会由此产生。产业布局的另一层含义,是指具体坐落位置的产业,在环境保护中,对坐落位置的研究涉及地理、天文等因素。坐落位置的不当,对环境污染造成的损失更大。由于不恰当的布局,即使对该项目采取了环境防治措施,但经济效益的降低导致了环境的自净空间越来越小。相关数据显示,我国中西部地区产业构成中的电力工业、化学工业、有色金属开采和冶炼加工业、炼焦和核燃料加工业、石油和天然气开采及加工工业等产业,在中西部地区的工业总产值中占据很大比重,这些产业在该地区的分布密度大、产值比重高,表明中西部地区以重工业发展为主,造成环境污染情况严重。相对来说,东部地区除了电力、热力工业和化学工业这些产业居主要地位外,设备制造业、电气设备机械制造业和计算机、电子设备制造业等在各省的分布密度也大,产值也较高,在东部地区工业中起着重要作用,这些产业都是国家应该大力发展的低污染、高产值行业。同时,纺织业等轻工业也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因此东部地区的产业结构比较完善,总体产值高,环境污染并没有陷入极端状况。
4.资源型城市资源的过度开采对环境的影响
据国家发改委调查,我国资源型城市共118座,经济结构单一,矿产资源日渐枯竭,生态破坏和环境污染日益严重,人民生活和就业日渐困难。在我国经济快速发展过程中,一些地方政府默许甚至鼓励多开矿,矿产资源被一些企业滥采乱挖、疯狂出口,并由此产生了两种无法挽回的结果:一是我国资源储量消耗过快,如广西南丹有色金属矿原来规划开采20年,实际在不到10年的时间内就开采和破坏完了;二是大量出口,使国内资源几近枯竭。
资源型城市的资源储量逐渐减少,而成本却在不断上升,资源型产业的整体萎缩已经相当明显。就黑龙江而言,其自然资源消耗型发展模式也进入了调整和转型期。以大庆为例,大庆市第二产业在三次产业中的比例一直保持在80%~90%,第一和第三产业十分弱小。大庆石油探明石油储量约占全国的47.4%,居全国第一位,然而到2020年年产量只能维持在2000万吨左右,开采成本也将在目前已经很高的基础上大大提高。由于长期过分依赖资源型产业,导致产业结构调整速度缓慢,一旦资源枯竭就会对资源型城市的经济发展造成全方位的不利影响。
资源开发是一把“双刃剑”。资源的开发利用,为我国工业化进程提供了能源原材料,促进了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另一方面,也造成了一系列的环境问题,给生产和人民生活带来很大危害。矿产资源型城市(地区)长期以来对资源进行的是粗放式开采,重开发利用,轻保护治理。生态环境破坏主要表现为大气、水体、工业“三废”排放、地下水资源的破坏,还包括占用和破坏土地、地面塌陷等问题。据统计,目前全国发生岩溶灾害的矿产资源型城市(地区)近70个;发生塌陷的地区共有180多个,塌陷坑1600多个。如山西省孝义市现有土地塌陷面积150平方千米,占全市土地面积的16%,因采煤导致11.4万人饮水困难;陕西省铜川市现有塌陷面积156平方千米,占煤田面积的45%,煤矸石堆积51.6万吨;吉林辽源矿区塌陷区静态面积29.5平方千米。
资源型城市由于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低,积累能力和再生产能力低,新兴产业难以培育发展起来,技术集约化、辐射性强、带动力大的主导产业还没有形成,从而导致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缓慢。
综上,我国目前重化工业比重过高且装备技术水平过低所造成的能源消耗过高和资源的开发利用率过低的实际情况,严重背离了我国自然资源相对匮乏的基本国情,导致我国面临严重的能源危机。从2003年开始出现长三角的“电荒”,东北、华东、华南、西南等地区的“煤荒”,给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带来了方方面面的影响,能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日益明显。另外,我国产业结构比例、产业组织结构、产业布局不合理以及对资源的恶性开采和过度依赖,也使我国大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重,不仅影响到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健康和稳定,也影响到人们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求乃至国家的安全。因此,调整我国目前的产业结构,适当降低对能源的消耗和浪费已成为当前我国产业结构调整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理顺经济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关系,解决增长与能源消费之间的矛盾,是当前乃至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我国经济工作的重点,也是保持我国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一项紧迫性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