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历史原因,皇太极的第二位皇后孝庄文皇后死后并没有葬入沈阳的昭陵,而是葬在了远离昭陵千里之外的、北京东北方向的清东陵,即昭西陵。
昭西陵位于清东陵风水墙外的大红门东侧,它坐北朝南,与清东陵的朝山金星山为同一朝山,但朝向并没有正对金星山的主山峰。昭西陵的建筑规制由南往北依次为:最南端是一对下马牌,下马牌往北是神道碑亭,神道碑亭的东面是神厨库,神厨库的东墙外是井亭,神道碑亭北面是东西朝房和东西班房,再往北是隆恩门,周环黄琉璃瓦红墙,再往北是琉璃花门三座,周环黄琉璃瓦红墙,这道红墙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道面阔墙,墙上有随墙门一个。琉璃花门内的东西两侧各有一座黄琉璃瓦焚帛炉,往北是东西配殿各五间,正面是重檐庑顶式隆恩殿五间,隆恩殿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道面阔墙,墙上各有一座琉璃花门,即陵寝门。隆恩殿后是石五供一座,石五供后是方城、明楼,明楼内有一座硃砂碑,方城的东西两侧各有一道面阔墙,墙上各有一个随墙门。方城后是圆形宝城、宝顶,宝顶下面是地宫。
昭西陵鸟瞰图
昭西陵隆恩殿遗址与金星山之间的关系
昭西陵平面示意图(绘图:徐鑫)
昭西陵东下马牌
昭西陵倒塌的神道碑亭旧影
昭西陵神道碑亭遗址北面
昭西陵神厨库内库门
昭西陵北神库遗址
昭西陵井亭遗址
昭西陵南神库遗址
昭西陵西朝房遗址
昭西陵西班房
昭西陵前景侧面旧影
昭西陵神道碑亭、隆恩门等旧影
昭西陵陵寝三座琉璃花门
昭西陵三座琉璃花门正立面旧影(1966年)
昭西陵破损的西焚帛炉
昭西陵隆恩殿前正立面旧影(1968年)
昭西陵东配殿遗址
昭西陵隆恩殿丹陛石
昭西陵隆恩殿东侧的陵寝门
昭西陵石五供
昭西陵方城、明楼
昭西陵宝城西侧
昭西陵方城之马道
昭西陵方城砖隧道券
昭西陵方城砖隧道券内的如意踏跺
昭西陵硃砂碑
昭西陵宝顶
通过观察发现,昭西陵与其他皇后陵相比,具有以下九个特点:
1.陵寝内外有两层进深墙,前后有四道面阔墙。在清陵所有皇后陵中,这是唯一的特例。其他皇后陵只有一层围墙,两道或者三道面阔墙。
2.墙内外没有马槽沟和玉带河,因此也就没有任何桥。在清陵所有皇后陵中,这是唯一的特例。其他皇后陵均有一道马槽沟,甚至陵内还有一条玉带河。如昌西陵,不仅在隆恩门前有一道马槽沟,在陵内的陵寝门前还有一条玉带河。
3.没有靠山和两翼的风水砂山。在清陵所有皇后陵中,这是唯一的特例。其他皇后陵均有靠山和陵寝东西两侧的风水砂山。
4.陵寝前院与后院之间,不存在地势上的落差。在清陵中,其他皇后陵乃至妃园寝,陵寝后院的地势均高于陵寝前院,这样不仅便于排水,更在视觉上令人有种居高尊崇的心理。(www.xing528.com)
5.隆恩殿为重檐庑顶式,这是所有清陵中唯一有这样建筑的陵寝。在清陵中,不仅其他皇后陵,就是所有的帝陵隆恩殿,其建筑形式也均是重檐歇山顶。而重檐庑殿顶是清朝所有殿顶中最高等级的,如北京故宫的太和殿就是这种殿顶形式。
6.琉璃花门有五座,进隆恩门后,迎面有三座琉璃花门,规制一样,但中门较大,这是内围墙的大门。在隆恩殿左右的面阔墙上各建一座琉璃花门,这两座是陵寝门。在这五座琉璃花门的两侧门跺墙面上,均镶嵌着相同的中心琉璃花和岔角花。在清陵中,只有昭西陵有五座这样的琉璃花门。其他清陵中,包括慈禧陵,也只有三座琉璃花门。
7.方城隧道券内的地面有三道泊台,每道泊台前有一级如意踏跺,这在清陵中是唯一的。其他帝、后陵方城隧道券内的地面均是平地。
8.神厨库的井亭位于东墙外,而不是南墙外。在清陵中,其他皇后陵神厨库井亭均在神厨库的南墙外,只有昭西陵是特殊一例。
9.与其他皇后陵(除了慈安陵和慈禧陵)相比较,昭西陵单独建有神道碑亭,昭西陵的神道碑亭属于首创。在昭西陵之前的清朝第一座皇后陵——孝东陵没有建神道碑亭,在昭西陵之后的泰东陵、昌西陵、慕东陵,也没有建神道碑亭。
昭西陵之所以有这些建筑特色,除了受其地理位置的限制之外,还与历史因素有关。而昭西陵的历史原因又是由它的营建史所决定的。
据查,昭西陵的营建史应该分为两个时期,一是昭西陵的前身是康熙时期被称为“暂安奉殿”的一组建筑;二是雍正初年暂安奉殿的增建和扩建。
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子时,75岁的孝庄文皇后死于慈宁宫。康熙帝悲痛欲绝,按照孝庄文皇后留下的遗嘱,决定将她的遗体在“孝陵近地择吉安厝”,并将慈宁宫东寝宫五间拆运到孝陵近地,“择吉修建暂安奉殿”。康熙帝还特意强调:“毋致缺损。著拣选部院贤能官员前往敬谨料理,天气甚寒务期基址坚固。”
康熙二十七年(1688年)四月初七日,孝庄文皇后棺椁奉移清东陵,康熙帝“哭踊扶掖步行三里余,始乘马,在途每日号恸步行数里,如初启行时”,四月十九日停灵“暂安奉殿”。孝庄文皇后的棺椁这一停灵,直到康熙帝死去,也未能将孝庄文皇后棺椁正式入葬,一直停灵在暂安奉殿。
昭西陵琉璃瓦背面的文字
当康熙王朝远去,雍正时代来临,孝庄文皇后棺椁停灵问题才最终得以完美解决。雍正元年(1723年)八月初九日,都察院左佥都御使陈允恭向雍正帝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孝庄文皇后)自宾天迄今,已历三纪,而梓宫尚供祀于暂安奉殿,未经大葬。”孝庄文皇后棺椁停灵已久,不能一直“暂安”,即“葬者,藏也,欲其弗可见也;然则厚终大事,必以入土为安”。于是,为孝庄文皇后建陵问题被提上了议事日程。为此,雍正帝也着实发愁了一番:是将孝庄文皇后就地安葬还是运回沈阳?
雍正帝像
据《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初五日,雍正帝谕诸王公大臣九卿等,专门讲述了为孝庄文皇后建陵的重要性,并暗示群臣,孝庄文皇后现在停灵之处就是吉地:
钦惟孝庄文皇后,躬备圣德,天锡纯禧,诞育世祖章皇帝,瑞应昌期,君临万国。逮我圣祖仁皇帝继圣嗣统,久道化成,立万世无疆之业,皆我孝庄文皇后福德兼隆之所启佑也。康熙二十六年十二月,慈驭升遐,先期再三面谕我圣祖仁皇帝曰:我身后之事,特以嘱汝,太宗文皇帝梓宫安奉已久,卑不动尊,此时未便合葬。若另起茔域,劳民动众,究非合葬之义。我心恋汝父子,不忍远离,祗于遵化州陵茔近处安厝,我心无憾矣。我圣祖仁皇帝涕泣受命,爰谕诸王大臣集议佥同,于康熙二十七年四月安奉梓宫于孝陵之南,为暂安奉殿,迄今三十余年矣。朕惟礼经云,合葬非古也,先儒又云:神灵有知,无所不通。是知合与不合,惟义所在。今昭陵安奉日久,若于左近另起山陵,究非合葬之义。且自孝庄文皇后安奉以来,我圣祖仁皇帝历数绵长,海宇乂安,子孙蕃衍,想孝庄文皇后在天之灵,极为安妥。遗命谆谆,圣祖仁皇帝遵奉三十余年,今朕身任付托之重。山陵典礼,宜斟酌尽善,永垂万世,事莫大焉。著诸王大臣九卿等,会同确议具奏。
又据《世宗宪皇帝实录》记载,雍正二年(1724年)二月二十七日,康亲王崇安等人上奏雍正帝:
圣祖仁皇帝遵奉孝庄文皇后遗旨奉安暂安奉殿,至今三十余年,圣祖仁皇帝福寿康宁,四海生民乐育,诚希有之吉兆,允宜定为陵寝。
对此,雍正帝批示道:“是。著即择日兴工。”
随后,雍正帝派遣两名大臣随同相度风水的钦天监官,一同前往相度,并将所相度风水绘图进呈雍正帝御览。雍正帝“以昭西陵距昭陵甚远,与孝东陵密迩孝陵不同”为由,特令建一座神道碑亭,并由此表达出这样的信息:孝庄文皇后的陵寝与沈阳的昭陵是同一帝陵体系。
雍正二年(1724年)十一月二十一日,尊孝庄文皇后陵寝名称为“昭西陵”。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初三日,昭西陵的改建工程正式开始。
雍正三年(1725年)二月十三日,以昭西陵兴工这件事情,雍正帝遣官告祭永陵、福陵、昭陵、孝陵、孝东陵、景陵,并特意告诉翰林院单独撰写景陵祭文,以此表达改建“暂安奉殿建为昭西陵,乃朕仰体皇考祗承慈命之孝思也”。于是,雍正帝祭奠景陵的祭文变成向阴间康熙帝述说改建昭西陵理由的汇报了,其祭文如下:
钦惟孝庄文皇后,躬备圣德,贻庆垂庥。隆两朝之孝养;开万世之鸿基。及大渐之际,面谕皇考,以昭陵奉安年久,不宜轻动。建造兆域,必近孝陵。叮咛再三。我皇考恭奉慈旨,择地于孝陵之南为暂安奉殿,历三十余年。我皇考历数绵长,子孙繁衍,且海宇升平,兆人康阜。胤禛祗绍丕绪,夙夜思维。古合葬之礼,原无定制,神灵所通,不间远近。因时制宜,惟义所在。即暂安奉殿建为昭西陵,以定万年之宅兆。卜吉于雍正三年二月初三日辛未动土兴工,十六日甲申恭移孝庄仁宣诚宪恭懿至德翊天启圣文皇后梓宫安奉享殿。恪遵圣母之遗命,仰体皇考之孝思,验吉兆于已彰,考旧章而允合。天开地设,储悠远之休徵;峦耸川回,裕繁昌之庆祚。伏乞圣鉴,谨告。
在这篇祭文中,雍正帝将改建昭西陵的缘由原原本本地告诉了景陵地宫里的康熙帝。雍正帝的这种形式的祭文,应该说很少见,也是非常合情合理的。目前对此的解释只能是,将“暂安奉殿”改建成陵寝这件事情,雍正帝处理起来是很慎重的。
清东陵守护官员在《昌瑞山万年统志》对昭西陵的规制记载如下:
谨按昭西陵规制,地宫周建宝城,前起方城,上建明楼,额题曰:“昭西陵。”内碑一,恭镌曰:“孝庄文皇后之陵。”宝城阶下,前设祭台,上陈石五供,前为飨殿五间,左右陵寝门各一。殿檐悬额题曰:“隆恩殿。”左右庑各五间,东西燎炉各一。前为琉璃花门三,又前为隆恩门五间。内外重建周垣,门外东西厢各五间。东为茶膳房,西为饽饽果品房,为内关防衙门恭造祭品之所。八旗守护官军班房各三间。前为神道碑亭,内碑一,恭镌尊谥徽号,以上碑额俱满、蒙、汉三体字样。亭前下马石牌左右各一。东厢后迤南为神厨库,内神厨五间、省牲亭一间,均西向,左右各库三间,南北向,外门一间,西向,缭以周垣为恭备牺牲之所,库后为井亭。
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初五日,诸王公大臣上奏雍正帝:
本月十三日,圣祖仁皇帝三周忌辰,皇上亲诣景陵行礼。十二月初十日,为孝庄文皇后梓宫安奉地宫之期。皇上若又亲往,当此冬令严寒,一月之内,圣驾两次往还,臣民之心,实有未安。又今年近京州县,稍多雨水,皇上正在施恩赈恤之际,恐地方官民,不无迎候供役。请于躬诣景陵祭奠之日,即于昭西陵先期行大祭礼。孝庄文皇后梓宫奉移宝城之日,遣诸王大臣前往祭奠。
接到这样的奏折,雍正帝非常满意,于是在奏折后面批示道:
十二月初十日,皇曾祖妣孝庄文皇后安奉地宫,朕本欲亲往祭奠,但皇考圣祖仁皇帝三周祭期,去十二月初十日甚近,一月之内两次往还,天气严寒,沿途官民迎候供役,未免劳苦。朕意正在踌躇,览诸王大臣所奏,援引典礼,请于十一月十三日先期祭奠,于礼既尽,于心亦安。所奏是,著照此行。
雍正三年(1725年)十一月十三日,雍正帝谒景陵,行三周致祭礼。之后,亲到昭西陵,行安奉地宫告祭礼。奠献礼毕,雍正帝再次跪在宝座前,痛哭良久,扈从诸王、文武各官及蒙古诸王台吉等,俱齐集举哀。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七日,雍正帝遣官将十二月初十日奉安孝庄文皇后梓宫于昭西陵这件事情,祭告天地、太庙、社稷。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九日,雍正帝派诚亲王允祉祭奠并主持奉移礼,将孝庄文皇后梓宫奉移至昭西陵芦殿。
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初十日,孝庄文皇后梓宫奉安昭西陵地宫宝床之上,并将孝庄文皇后的香册、香宝陈放在地宫内,之后关闭地宫石门,行奠献礼,王以下、文武官员以上,以及守陵大臣、官员、命妇,俱齐集举哀。
奉安礼成后,将奉安孝庄文皇后梓宫于昭西陵地宫这件事情,遣官祭告孝陵、孝东陵、景陵。至此,停灵37年之久的孝庄文皇后终于结束了没有自己陵寝的历史,在阴间也有了属于自己的归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