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孝端文皇后的死后之谜

孝端文皇后的死后之谜

时间:2023-11-24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孝端文皇后死后,其遗体是在北京火化的,运到沈阳的是孝端文皇后的“宝宫”,即骨灰坛。众所周知,两人在合葬之前均已火化,而火化后使用的已是骨灰坛,因为是皇家使用,故骨灰坛被尊称为“宝宫”。清朝入关之后,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日深,逐步认识到土葬比火化遗体更具人伦孝道。

孝端文皇后的死后之谜

孝端文皇后死在了关内的北京,皇太极的陵墓昭陵建在了关外的沈阳。为了遵循皇后死后与皇帝合葬的古礼,孝端文皇后上谥号的第二天,即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五日,就被发引运回沈阳,之后被安葬在昭陵。

本来,孝端文皇后被安葬这一过程应该有详细具体的安排,然而由于档案记载欠缺或者被故意删改,《世祖章皇帝实录》又记载得过于简单,孝端文皇后与皇太极合葬这一过程就成了空白,显得很神秘。

首先一个疑问是,孝端文皇后的遗体是在北京火化的还是在沈阳昭陵火化的?对此,《世祖章皇帝实录》上有这样的两段记载:

一、戊子(二月初五日),孝端文皇后梓宫发引。随送各官诣几筵殿,致祭毕,恭奉梓宫发引。大学士刚林诣神位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毕,捧神主安黄亭内,同一等侍卫哈世屯及礼部各官奉神主还宫。

二、己酉(二月二十六日),孝端文皇后梓宫至盛京。各官出郊跪迎,奉梓宫安于昭陵殿内之右。内大臣冷僧机同各官祭告昭陵。

略看上面的两段记载,给人的感觉好像是这样的: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五日,孝端文皇后梓宫运往沈阳,起运前随行官员祭奠,大学士在“神位”前行礼之后,将“神主”放入黄亭内,与侍卫及官员“奉神主还宫”。同年二月二十六日,孝端文皇后梓宫运到沈阳,被奉安在昭陵隆恩殿内“之右”,并告祭昭陵。

然而,仔细看这两段《清实录》记载,又发现疑惑重重,令人不解其意。其中第一段记载中的“大学士刚林诣神位前,行一跪三叩头礼毕,捧神主安黄亭内,同一等侍卫哈世屯及礼部各官奉神主还宫”,这句话令人疑惑。按说“神位”所指应该就是孝端文皇后的牌位,而按照以前的解释,这里的“神主”也应该指牌位。但这句话奇怪的是,“神位”和“神主”两个词语却同时出现了,而且是祭拜“神位”捧“神主”入黄亭内,显然这里所说的“神位”和“神主”是两件不同的事物。而紧接着“神主”又被迎“还宫”,“还宫”中的“还”应该是“回”的意思,“宫”应该是“宫殿”的意思。在这里,如果说“神主”也是指“神牌”的话,那么,难道这个装有“神主”的黄亭被送回了皇宫不成?按制说,奉移神牌使用的工具是龙亭,奉移梓宫或宝宫(骨灰坛)使用是黄亭,即现在常说的金黄色灵轿。

这段记载一共是两句话,要表达的也是两个意思,首先是为了“发引”孝端文皇后梓宫而先祭奠一下,然后再把梓宫奉移至目的地昭陵。但在这段记载的最后一句话里提到的却不是梓宫,只是提到将神主而不是梓宫奉移到黄亭内,然后还宫。这句话说得很含糊,更令人疑惑。因为如果仅看“还宫”这个词语,这句话的意思是说,大学士和侍卫等人送“神主”回到皇宫。但看整段文字,这段用字45个之多的文字比第二句介绍“发引”还详细、清楚,官职和人名也都有,显然这么写是别有用意的。那又是什么用意呢?笔者认为,第三句话之所以写得这么详细,其用意就是暗示此时的孝端文皇后棺椁已是火化后的宝宫。

再继续看第二段记载,在这段记载里,只是说将孝端文皇后“梓宫”运到了沈阳,官员出来迎接,然后将孝端文皇后“梓宫”奉移到昭陵隆恩殿内之右。按照第二段的记载,孝端文皇后“梓宫”到了沈阳后直接停放在了昭陵隆恩殿,并且是隆恩殿内“之右”。据前文所述,当时皇太极遗体是火化后安葬在隆恩殿内的地宫,地宫是建在地面之下的,而不是地面之上的。因此,孝端文皇后“梓宫”停放“昭陵隆恩殿内之右”,实则是奉安到隆恩殿内的地宫里与皇太极宝宫合葬了,其位置是皇太极宝宫右侧。由此可见,第二段记载所说的孝端文皇后“梓宫”,此时必然已是“宝宫”,只是为了延续上段记载说法,依旧称“宝宫”为“梓宫”。

综上所述,笔者认为孝端文皇后死后,其遗体是在北京火化的,运到沈阳的是孝端文皇后的“宝宫”,即骨灰坛。

为了更好地说明当时所奉移的孝端文皇后的“梓宫”,其实就是孝端文皇后的“宝宫”,可以再来看看《太宗文皇帝实录》上的这段记载:

天聪三年二月己亥,清明节,丑刻,以奉迁太祖高皇帝梓宫,上率诸贝勒、大臣诣太祖梓宫前,行告祭礼,奠酒、举哀……上与诸贝勒、亲奉太祖梓宫出殿,诸大臣奉安灵舆,列卤簿,奏乐。八旗诸臣以次恭舁龙,至山陵。随奉孝慈高皇后梓宫与太祖高皇帝合葬,大贝勒莽古尔泰母妃富察氏灵榇亦树葬于傍。(www.xing528.com)

这是关于太祖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孟古)合葬福陵的记载。在这段记载中,努尔哈赤和孝慈高皇后合葬时所使用的均是“梓宫”。众所周知,两人在合葬之前均已火化,而火化后使用的已是骨灰坛,因为是皇家使用,故骨灰坛被尊称为“宝宫”。但为什么在此处官方还记载称这两人所使用的是“梓宫”呢?其原因就是这段记载已经被故意修改过。

清朝入关之后,由于受汉族文化的影响日深,逐步认识到土葬比火化遗体更具人伦孝道。为了表示清朝的统治更符合天道仁义,所以在太祖、太宗、世祖三朝实录成书之后,经过几次修改,把清初一些与典制不符的史实都进行了删减和隐晦处理,借此体现清朝典制的完备性和统一性。因此,现在看到的清初三朝《实录》的记载里就出现了对太祖努尔哈赤、孝慈高皇后、太宗皇太极、孝端文皇后哲哲等人火化一事的删改掩饰和曲笔隐讳之处。这种情况直到顺治年间依旧存在,如在《世祖章皇帝实录》上的这段记载:

(顺治九年正月癸酉朔)辛丑,礼部题:福陵、昭陵俱在享殿之内,应照常于享殿内致祭。至兴京、东京二陵享殿俱建于前,陵寝既用一垣,凡祭祀时应在享殿内设祭,开后门,望陵行礼。从之。

通过这段话可以看出,文中的“福陵”“昭陵”显而易见是代指“地宫”或“宝宫”,因为福陵和昭陵不可能建在享殿内。由此可见,孝端文皇后“宝宫”被以“梓宫”之称代替,在当时是很正常的现象。

至于孝端文皇后遗体火化时间,如果仅看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五日《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貌似是该日火化,其实不然。经过笔者再次查看《世祖章皇帝实录》记载,认为孝端文皇后遗体火化时间应该是“发引”前的一天,即上谥号的当天即初四日。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四日,在给孝端文皇后上谥号后,下面还有这样的一句话记载:

是日,以孝端文皇后梓宫将发引,和硕亲王以下、梅勒章京侍郎以上,和硕福金以下、一品命妇以上,齐集几筵前致祭。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今天,因为孝端文皇后梓宫将“发引”,所以和硕亲王以下、梅勒章京侍郎以上的官员,以及和硕福金(福晋)以下、一品命妇以上的有封号妇人,一齐在摆放祭品前的孝端文皇后梓宫前行礼祭奠。

在上述这句话里面,有两个关键词语“将”和“发引”。“将”应该是“将要”“即将”“随后”的意思,“发引”应该是“发送”“送走”的意思。所以,上述这句话可以这样解释,因为今天孝端文皇后梓宫要被送走,所以众大臣及命妇祭奠。把初四日记载与初五日记载连接起来看,初四日的祭奠原因是要“送走”孝端文皇后梓宫,而实际上,孝端文皇后梓宫却是初五日才“送走”的。因此,初四日的祭奠实际上是火化孝端文皇后梓宫前的祭奠礼和“发引”前的致祭礼。因此,初四日的“发引”实则是火化的隐晦用语,以此暗示初四日将要火化孝端文皇后梓宫。因此,笔者认为孝端文皇后梓宫火化时间应该是在初四日。

如将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四日、初五日和二十六日这三天的记载连接起来看,其意思就很明显地表达出来了,即顺治七年(1650年)二月初四日,孝端文皇后梓宫被火化,火化前众大臣及命妇行祭奠礼。初五日,孝端文皇后宝宫奉移沈阳,奉移前随行恭送宝宫官员行礼,大学士行礼后将宝宫送走,将神牌送入皇宫。同月二十六日到沈阳,当地官员迎接,将其宝宫奉移到昭陵隆恩殿与皇太极合葬在地宫内,孝端文皇后宝宫位置在皇太极宝宫右侧。安葬完毕,再次行礼祭奠。

孝端文皇后葬入昭陵隆恩殿与皇太极合葬,这在《世祖章皇帝实录》中有明确记载。令人想不到的是,当昭陵新地宫建成之后,孝端文皇后是否最终葬入昭陵地宫之事,再次成为档案史上的一次遗漏。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