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教师言语技能:批评与学生成长

教师言语技能:批评与学生成长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但正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才需要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通过批评给予纠正,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余老师知道后,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先去了解情况。他再犯错时,余老师批评他,他也不再顶嘴,而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即使老师的态度非常诚恳,批评的方式十分温和,只要有他人在场,学生也会感到伤面子。因此教师在批评完学生之后,不能不管不顾,应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多角度地反馈信息。

教师言语技能:批评与学生成长

批评语是对学生的缺点、错误进行否定性评价的教育言语。批评的目的在于帮助学生认识错误,改正错误,回到正确的发展轨道上来。批评跟表扬一样,是思想教育工作者使用频率很高的一种教育方式。从某种意义上讲,“没有批评就没有教育”,或者至少是一种不完善、不健全的教育。虽然“以儿童为中心”的现代教育理念反复强调“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但正是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才需要在学生出现错误时,通过批评给予纠正,使学生能够健康成长。同时我们也承认,批评对学生产生的心理刺激比其他方式要强烈、敏感得多。因此教师在使用批评语的时候,要注意讲究艺术

抛砖引玉

阅读下面的案例,说一说批评应该怎样把握好“度”。

(1)一位小学余老师曾经教育过这样一位后进生:他经常和同学打架,对人态度蛮横,多次教育不改。

有一天上课时,他居然打了后面的同学一顿。余老师知道后,并没有立即批评他,而是先去了解情况。谁知他不但不说,还摆出一副傲慢、满不在乎的样子。

余老师并没有因此而生气,而是静下心来耐心地与该学生做了一次长谈。最后,该学生说出了事情的经过,原来是后面的那位同学在上课时不断地骂他,还用圆珠笔戳他,他忍无可忍才打了他。

余老师问他:“为什么不告诉老师?”

他说:“他骂我,老师没有看见。我说了,老师肯定也不相信,因为后面的学生是‘三好生’,老师肯定会说我冤枉他。”

余老师听了他的话,郑重其事地告诉他:“在我的班上,不管是‘三好生’还是‘后进生’,不管是班干部还是一般的学生,老师都会公平对待,不管谁犯了错误老师都会批评!”

余老师的话改变了该学生对老师的态度。他再犯错时,余老师批评他,他也不再顶嘴,而是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此后,余老师还多次在班上提及:学生一旦出现问题,要在第一时间请求老师解决,她会不偏不向,公正处理。

想一想,为什么余老师再批评这位学生时,他能够心悦诚服地接受批评呢?

(2)初三(3)班与(4)班举行排球比赛。场地上比赛激烈,场外两班观众加油呐喊,热闹非凡。双方比分不分上下。当打到12∶11的时候,(3)班的两位同学为使本班稳操胜券,将小黑板上的比分偷偷地改成了13∶11,球赛最终以15∶14结束,(3)班获胜。(4)班有个同学发现了他们偷改比分的举动,并广为传播,舆论哗然。

事后,(3)班班主任郑老师将全体同学带回教室,面对兴高采烈的大家,他神情严肃,一语不发。良久,等大家情绪平稳后,他声调低沉地说:“这场球我们赢了,但我很难受。因为在精神上、在道义上我们输了。这样得来的荣誉我想我们也不能要。这不公平,也不光彩,得了名次夜晚也睡不着觉。过去,我们曾辛辛苦苦地挣来了卫生红旗,好不容易夺得运动会的团体冠军,前天校长来听课,又夸我们的手抄报办得好,市教育局还来录了像。这都是我们的荣誉。但这是光明正大得来的,我们为此付出过努力。可今天这场球赛,只因我们改动了比分,不仅让我们在球场上脸上无光,而且使我们以往的荣誉也受到影响。这个恶劣的影响我们要付出加倍的代价,并且要用很长的时间才能挽回。我们不应该高兴,应该伤心,应该反思,应该赶快想个办法来弥补过失。请大家发言……”

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由班长带两名涂改分数的同学一起去(4)班,向全体同学道歉,并向他们发出下周末重新比赛的正式邀请。

这位教师以严肃诚挚的言语对“排球获胜”一事进行了评价,指出了错误,向学生进行了实事求是的思想品德教育,使学生认识到什么是真正的荣誉。思想境界高,话语有分量,有说服力。

知识仓库

教师在运用批评语时,请注意下面的要求:

(一)软化处理,和风细雨

批评是必要的,但批评的前提,应该是理解、尊重和爱。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应该做到“温情脉脉”,更多地表现为一种提示、告诫和建议。因为学生本身犯了错误就会有一种羞愧心理,如果教师在批评时,用严厉甚至辱骂的方式批评学生,会给学生带来很大伤害。正如戴尔·卡耐基所说:用建议的方法容易让人改变错误。为什么?因为这种方法首先是将受批评者置于受尊重的位置,让他明白老师是出于对自己的爱护。其次,这种经软化处理的批评,会让学生觉得老师不是在硬邦邦、冷冰冰地“为惩罚而惩罚”,而是对自己改正缺点的自觉性充满信任。

(二)选择场合,尊重学生

马斯洛提出需求层次理论,他认为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为五种,分别是: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其中“尊重需要”被置于较高的层次上。维护自尊是每个正常人的基本需要,任何人在接受批评时,都会产生一种自我保护的本能。即使老师的态度非常诚恳,批评的方式十分温和,只要有他人在场,学生也会感到伤面子。因此,批评尤其是较为严厉的批评,教师应该选择没有第三者的场合进行,懂得尊重学生。此外,中学生特别注意自己在异性心目中的形象,在有异性的场合,他们的自尊需要会表现得更为强烈。所以,在异性同学面前,老师也不宜对学生进行严厉的批评。否则,轻者影响批评效果,重者产生逆反心理,导致学生当面顶撞。

(三)讲究方法,掌握分寸

教师在对学生进行批评时,要讲究一定的方法,如通过暴露自己过失的办法,引导学生自我教育,也是批评的一种。教师在批评学生时,要注意语言的选择和语气的把握。针对学生自尊、敏感的特点,考虑到学生自我认识能力的提高也需要有个过程,教师批评学生时不宜尖酸刻薄、穷追不舍,只要让其明白错误所在就可以了。另外教师批评学生时,应该做到“对事不对人”,不能翻旧账。有的教师常常爱提及这个学生以往的一些错误,这种“翻箱倒柜”式的做法,也不利于学生正确对待错误。

(四)细心观察,做好善后

对于学生的批评,即使再温和,也会让学生感到低落、沮丧。受批评之后,学生很可能产生诸如自卑、情绪低落、意志消沉等反应。因此教师在批评完学生之后,不能不管不顾,应细心观察学生的状态,多角度地反馈信息。如果学生出现不良情绪,一方面要引导其正确对待批评,另一方面要对其受批评后的进步,哪怕是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性评价。这样,学生就不至于因“元气大伤”得不到“恢复”而背上包袱或走向批评的反面。

沙场点兵(www.xing528.com)

(一)赏析下面案例中教师的批评语,具体分析这样说的好处。

数学教师走进教室,发现地面很脏,脱口而出:“同学们,我们班真是物产丰富!五彩斑斓的纸屑布满地面,还有瓜子壳、香蕉皮点缀其间。我们生产了这么多‘垃圾产品’,总得想办法出口外销吧。”同学们听了,哄然大笑,那些垃圾生产者们立即动手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讲课也在愉快的气氛中开始了。

(二)根据下面案例中的教育情境,设计教育批评语。

女生小艾在科学课上看漫画书,同桌在下课后告诉了老师。老师找小艾谈话,小艾说:“又不是我一个人看,上课时很多同学都看了,为什么老师就批评我?”还嘀嘀咕咕地说:“我知道,一定是某某打的小报告。”

(三)阅读下面的文章——毕淑敏的《谁是你最重要的人》,你认为这位教师批评得对吗?请你给这位老师写一封信,告诉她你的思考。

谁是你最重要的人

她是我的音乐老师,那时很年轻,梳着长长的大辫子,有两个很深的酒窝,笑起来十分清丽。当然,她生气时候酒窝隐没,脸绷得像一块苏打饼干,很是严厉。那时我大约十一岁,个子长得很高,是大队委员。

学校组织“红五月”歌咏比赛,最被看好的是男女声小合唱,音乐老师亲任指挥。我很荣幸被选中。有一天练歌的时候,长辫子音乐老师,突然把指挥棒一丢,一个箭步从台上跳下来,侧着耳朵,走到队伍里,歪着脖子听我们唱歌。大家一看老师这么重视,唱得就格外起劲。

长辫子老师铁青脸转了一圈儿,最后走到我面前,做了一个斩钉截铁的手势,整个队伍瞬间安静下来。她叉着腰,一字一顿地说,毕淑敏,我在指挥台上总听到一个人跑调儿,不知是谁。现在总算找出来了,原来就是你!一颗老鼠屎坏了一锅汤!现在,我把你除名了!

我木木地站在那里,无法接受这突如其来的打击。刚才老师在我身边停留得格外久,我还以为她欣赏我的歌喉,唱得分外起劲,不想却被抓了个“现行”。我灰溜溜地挪出队伍,羞愧难当地走出教室。

三天后,我正在操场上练球,小合唱队的一个女生气喘吁吁跑过来,毕淑敏,原来你在这里!音乐老师到处找你呢!

从操场到音乐教室那几分钟路程,我内心充满了幸福和憧憬。走到音乐教室,长辫子老师不耐烦地说,你小小年纪,怎么就长了这么高的个子?!

我听出话中的谴责之意,不由自主地就弓了身子塌了腰。从此,这个姿势贯穿了我整个小学和青年时代

老师的怒气显然还没发泄完,她说,你个子这么高,唱歌的时候得站在队伍中间,你跑调走了,我还得让另外一个男生也下去,队列才平衡。小合唱本来就没有几个人,队伍一下子短了半截,这还怎么唱?现找这么高个子的女生,合上大家的节奏,哪那么容易?现在,只剩下最后一个法子……

长辫子老师站起来,脸绷得好似新纳好的鞋底。她说,毕淑敏,你听好,你人可以回到队伍里,但要记住,从现在开始,你只能干张嘴,绝不可以发出任何声音!说完,她还害怕我领会不到位,伸出细长的食指,笔直地挡在我的嘴唇间。

我好半天才明白了长辫子老师的禁令,让我做一个只张嘴不出声的木头人。我的泪水憋在眼眶里打转,却不敢流出来。我没有勇气对长辫子老师说,如果做傀儡,我就退出小合唱队。在无言的委屈中,我默默地站到了队伍之中,从此随着器乐的节奏,口形翕动,却不能发出任何声音。长辫子老师还是不放心,只要一听到不和谐音,锥子般的目光第一个就刺到我身上……

小合唱在“红五月”歌咏比赛中拿了很好的名次,只是我从此遗下再不能唱歌的毛病。毕业的时候,音乐老师已经换人,并不知道这段往事,很是奇怪。我含着泪说,老师,不是我不想唱,是我真的唱不出来。

后来,我报考北京外国语学院附中,口试的时候,又有一条考唱歌。我非常决绝地对主考官说,我不会唱歌。

在以后十几年的岁月中,长辫子老师竖起的食指,如同一道符咒,锁住了我的咽喉。禁令铺张蔓延,到了凡是需要用嗓子的时候,我就忐忑不安,逃避退缩。我不但再也没有唱过歌,就连当众演讲和出席会议做必要的发言,我也是能躲就躲,找出种种理由推脱搪塞。有时在会场上,眼看要轮到自己发言了,我会找借口上洗手间逃溜出去。有人以为这是我的倨傲和轻慢,甚至以为是失礼,只有我自己才知道,是内心深处不可言喻的恐惧和哀痛在作祟。

直到有一天,我在做“谁是你最重要的人”这个游戏时,写下了一系列对我有重要影响的人物之后,脑海中不由自主地浮现出了长辫子音乐老师那有着美丽的酒窝却像铁板一样森严的面孔,一阵战栗滚过心头。于是我知道了,她是我的“重要的人”。虽然我已忘却了她的名字,虽然今天的我以一个成人的智力,已能明白她当时的用意和苦衷,但我无法抹去她在一个少年心中留下的惨痛记忆。烙红的伤痕直到数十年后依然冒着焦煳的青烟。

我们的某些性格和反应模式,由于这些“重要的人”的影响,而被打上了深深的烙印。那时你还小,你受了伤,那不是你的错。但你的伤口至今还在流血,你却要自己想法包扎。如果冒着污浊的气味,还对你的今天、明天继续发挥着强烈的影响,那是因为你仍在听之任之。童年的记忆无法改写,但对一个成年人来说,却可以循着“重要的人”这条缆绳重新梳理,重新审视我们的规则和模式。如果它是合理的,就把它变成金色的风帆,成为理智的一部分;如果它是晦暗的荆棘,就用成年人有力的双手把它粉碎。

当我把这一切想清楚之后,好像有热风从脚底升起,我的咽喉处的冰霜噼噼啪啪地裂开了。一个轻松畅快的我,从符咒之下解放了出来。从那一天开始,我可以唱歌了,也可以面对众人讲话而不胆战心惊了。从那一天开始,我宽恕了我的长辫子老师,并把这段经历讲给其他老师听,希望他们谨慎小心地面对孩子稚弱的心灵。童年时被烙下的负面情感,是难以简单地用时间的橡皮轻易擦去的。

[1]范国睿、程灵主编:《诗意的追求——教师实践智慧案例导引》,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第146页。

[2]《人民教育》编辑部一编室:《班主任工作一百例》,福建教育出版社1985年版,第285页。

[3]吴雪青编著:《小学教师口才》,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239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