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迪语,是指教师运用点拨的方法去开启学生心灵的大门,促使学生沿着正确的方向自主发展的教育言语。青年学生思想活跃,上进心强,但由于思想单纯、涉世未深,看问题容易肤浅、片面、偏激,在复杂的社会生活中,也容易迷失方向,陷入苦闷、彷徨、悲观的境地,从而影响他们的顺利成长。为此,教师应该经常启发他们探索未知,明白事理,提高他们对经验的升华和对真理的领悟能力,从而促使他们学会生活,学会学习,学会自我教育。
阅读下面的案例,你能说一说启迪语的特点吗?
(1)有这样一位班主任,发现班上有些同学纪律性不强,总是违规违章,让班上扣了不少分。事后还振振有词地说:“不是我不规矩,而是学校的条条框框太多。我们不太自由了,在家里受父母的管制,在学校受纪律的约束,什么时候我们才能自由自在、无拘无束地生活啊?”班主任听在耳里,记在心头。几天后他,在开班会时便给大家讲了个《风筝和风线》的故事:
空中飘飞的风筝,傲慢地对风线说道:“你老是拽着我,约束我的行动,使我不能自由飞翔,真扫兴啊。”风线想了想回答说:“那好吧,我满足你的要求,你可别后悔哟!”说完风线便脱离风筝而去。风筝可以自由自在地在空中飘飞了。可惜,好景只在瞬间,它发现自己不再上升翱翔,而是可怕地往下坠落,当它醒悟过来呼唤风线的援助时,已经来不及了,它一头栽到地上,摔得粉身碎骨。它不知道风线看起来是一种约束,实际上它是风筝的生命线啊!
这位教师巧妙地利用风筝和风线的关系告诉学生自由和纪律的关系,利用故事启迪学生,不着痕迹,又能取得很好的效果。
(2)一位班主任发现班上个别学生有“早恋”的苗头,但证据又不足,尤其考虑到在班上把话挑明,极有可能使个别学生陷入难堪而产生对抗心理,同时还可能在其他学生中产生负面效应,他思前想后,给学生讲了下面一段话:
我们村子周围有好大一片果树园,寒来暑往,春华秋实。有一年秋末冬初,我惊奇地发现,有些就要落叶的果树枝上竟然又开出了一簇簇小小的白花。不久,花谢了,居然也结出了山楂般大小的果子。可惜没过几天,霜冻就来了,叶子落尽了,小果实也烂掉了。小时候,我捧着这些可怜的小果子发呆。后来,我才明白,不该开花的时候开花了,不该结果的时候结果了,是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的。今天,同学们中的一些事情,同样引起了我的思索,你们是否也能从中得到一些启迪呢?
通过上面的两个案例,结合你自己的理解,你能说一说运用启迪语时应该注意哪些问题吗?
知识仓库
教师在运用启迪语时要注意下面这些要求:
(一)从生活出发,直观生动
《论语》中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这虽然是孔子在教学时采用的方法,但是同样适用于启迪语中。由于学生抽象思维能力还有所欠缺,所以教师在教育学生的时候,可以从身边的人、事、物出发来启发学生。据《资治通鉴》记载,唐太宗李世民教育太子李治的经验,称为“遇物则诲”。意思是遇到什么事物就进行相关内容的教育。他看到李治在骑马,便告诫应知马有劳有逸,不能一下子耗尽其力,这样才能经常骑它;他遇到太子在树下休息,便启发他木头依靠墨线才能锯直,而君主必须听从别人的规劝,才能做好皇帝……“遇物则诲”的教育方式,很值得我们借鉴。启迪语要切合学生的思想实际和认识水平,选取学生最易接受的角度和直观形象的事物,调动和开启学生的积极思维。班主任应善于从学生身边的一事一物中引出道理,教育和启迪学生。
(二)找准切入点,循循善诱
教育工作者要根据学生的情况和事情的特殊性出发,找准切入点,选择好启迪的方式和角度,然后再由此及彼,使学生在不知不觉中受到教益。例如,《列子》中有个“薛谭学讴”的故事。薛谭师从秦国著名歌手秦青,过了一段时间,他自觉艺成,便要辞师而归。秦青在野外设宴为他送行。席间,秦青引吭高歌,声振林木,响遏行云。薛谭由此幡然悔悟,终身不敢言归。名师秦青很善于启发教育,他明知徒弟学业未成而辞归不对,却不直言,而是设置情景,启迪他明白学无止境、习艺应当精益求精的道理。
(三)从心出发,春风化雨
启迪语只有“入耳”、“入脑”,才能“入心”。教师热情的话语,易使学生感受到温暖。青年学生喜欢抄录名人语言以及富于生活哲理的格言、警句,用来鞭策、激励自己。据此,教师应当时常运用闪光的语言去启迪学生。例如,当学生不珍惜时间时,可以告诉他“一寸光阴一寸金”;当学生缺乏学习计划时,可以告诉他古人说“凡事预则立”;当学生耐心和坚持精神不够时,可告诉他拿破仑的名言“胜利就在最后五分钟”等等。通过这些启迪语,教师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影响,达到春风化雨的效果。
(四)深入剖析,理性升华
启迪可分为情感启迪和理性启迪。理性启迪是通过分析、说理来启发学生提高认识。它从提高理性认识入手,使学生分辨是非、明白得失。教师的情感启迪的最终目的也是为了使学生进行深入思考,反省自身,获得理性思考。教育工作者如果善于运用概括、总结的启迪语把学生思维上升到理性高度,便有助于强化学生对规律和真理的认识,这样产生的启迪效果往往是持久的。(www.xing528.com)
沙场点兵
(一)赏析下面案例中教师的启迪语,说说教师采用了什么技巧进行启迪?有什么好处?
(1)某中学一段时间内掀起了一股“玄幻热”。许多男生一时都被玄幻小说所吸引,以至于在课堂上都爱不释手。尽管学校采取了一些措施,但还是不能完全阻止学生的沉迷。在一次数学课上,数学老师居然在前排学生中发现了一个学生的数学教材下就躺着一本小说,一有机会就漏出来看几行。数学老师神情严肃而且颇有感慨地说道:“我真佩服我们班的某位同学!首先,他深知最危险的地方就是最安全的地方,在老师的眼皮底下看小说,说不定就被老师忽略了,这种胆识,别人少有。其次,他充分锻炼了自己的注意分配能力。既要听课,又要看小说,还要防范老师,全面兼顾,真是难得!最后,他能勇敢地按照自己的兴趣去办事,全然不管学校、老师的劝告与约束,只要是自己迷恋的事,不管好坏,连九头牛也拉不回来,这种明知是火坑,偏要往里跳的品格,非常罕见。基于他如此特别,现在我决定,这位同学在数学课上可以继续将小说看下去,一直看到毕业时拿不到毕业证为止!”在全班压抑着的哄笑声中,那位同学乖乖地收起了小说。
(2)一天下午的班会课上,我站在讲台前,从学生们那一张张天真活泼、充满稚气的脸上可以看出,他们准是又在猜测:老师会批评谁?表扬谁?
我不动声色地转过身,用粉笔在黑板上画了个圈,又在旁边写了“烧饼”两个字。我转过身,见同学们都在迷惑不解地发愣,有的还在悄声议论:“老师在黑板上画烧饼干什么呀?”
“大家上了一天的课,肚子都饿了吧?”我这一画一问,同学们都感到这堂班会课上得奇怪,心情也就轻松起来。
“饿了!”同学们异口同声地回答。
“你们看着黑板上这个烧饼就不饿了。”我又笑着说道,“画饼嘛!”
同学们哄笑起来,笑声里夹着对这荒唐话的反驳:老师开玩笑,这怎么可能呢?
一时间,教室里热闹起来,同学们议论纷纷。
我制止住议论,用和蔼的口气问:“大家再想想,假如饿了不吃饭,只看黑板上画着的这个饼,这个人会怎样呢?”
“那是自己欺骗自己。”同学们七嘴八舌地回答。
见时机成熟,我因势利导:“同学们,大家说得很对。可有些同学做作业遇到困难,不自己动脑筋,也不问老师,只是一味取巧,抄别人的。这样做的同学像不像一个‘画饼充饥’的小傻瓜呢?这样抄来的作业不就是一张‘画饼’吗?”[2]
(二)请根据下面的情境设计教师的启迪语。
高中毕业之前,学校发出了举行广播体操比赛的通知。听到这一消息,班里同学议论纷纷,有的同学说:“马上就要高考了,谁还有心思参加比赛。”有的同学还说:“都要毕业了,比这个有什么用?”甚至有的同学提出弃权不参加比赛了。同学们这种心情,班主任是理解的,但是考虑到这一阶段学生学习比较紧张,增加体育运动可以缓解学生学习的紧张情绪,班主任决定对班级学生进行一次启迪教育。
(三)请根据下面的案例,分别设计沟通语和启迪语,并比较这两种教育言语的不同作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