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将“自我经验”与经验主义混同起来
“经验”一词,在我国思想界、理论界是一个多次“变身”的词汇,含义抽象模糊,人们尤其担忧陷于“经验主义”泥潭而不能自拔,因而教育理论界对教师的“经验”的研究也是回避的与忽视的,对教师的“经验”在教师专业发展中的作用的认识更是模糊的。但是,教师的“自我经验”是一个有着丰富内在结构的“经验”,从教师教育学层面而言,这个结构是可以进行“演变”的,是可以从较低级的“事例经验”,发展为“类经验”、“个人经验体系”及“实践智慧”的。只要掌握了“自我经验”的演变规律,教育科研、教师发展、教师培训是可以立足于它,而不是忽视它,甚至是矮化它。由于众多原因,人们谈“经验”就“色变”。误以为重视“自我经验”就是搞“经验主义”,故在历次教育改革大潮中,总把一线教师摆在“对立面”,“改造”首当其冲,反复“洗脑”的结果是教师无所适从,越来越没自己的主见,甚至患上“教师失语症”,出现“自我迷失乃至自我分裂”。
2.将“自我经验”与理性思考对立起来
从哲学层面看,“经验”属于感性认识。经典理性主义者将人们对有关事物的见解区分为一般的、易犯错误的信念和永久的、已被证实了的真理性知识,并在其中划出一条深深的鸿沟。所以,“经验”常常被视为教育科学理论革命的对象,视为教育、科研“洗脑”的内容。而教育实际生活的一般情景是:“自我经验”是知识与能力的有机统一,侧重于能力,生动再现了教师的认知发展过程,加深对“自我经验”的再认识,是可以为教师专业发展提供可操作的路径的,实践不断证实这一理论对教师的专业自主发展有很大的帮助。如果忽视对教师“经验”的提升与发展,固守已有“经验”,教师个体才会迷失于“经验主义”的迷雾中。(www.xing528.com)
3.将“自我经验”与课程改革划清界限
在这次新课程改革中,改革者提出了不少克服传统弊端,符合时代潮流的东西,但也有一种忽视自我经验,将“自我经验”与课程改革划清界限的思潮。这次课改从轰轰烈烈到销声匿迹,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改革“自上而下”,而忽略了“自下而上”的教学实践,特别是忽视了对教师已有经验的梳理。于是乎,十多年来的课改,无论教育科研,还是师资培训,往往都不关注教师的个人经验,一味地办班、洗脑、灌输、格式化培训,大量移植别人的东西。其实,这次课改提出了培养“反思型”教师的目标。“反思”,就意味着对“自我经验”的肯定。“自我经验”的敏感性和愉悦性是教师自主生长的基础,是教师专业自主发展的动力和源泉,也是教师摆脱自我迷失,重塑自我的基石。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