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研究成果集中体现在以下三个基本范式上,即自修—反思式的校本研修模式、自主生长课堂的教学模式、自主生长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1.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
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所持有的最基本的校本研修理念就是“培训即生长”。所持有的最基本的主张就是:在校本管理原则下,在教师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基础上,用教育科学研究的方式对自己所做出的行为、决策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教师实际问题,通过提高教师的自我觉察水平,通过把教师的工作场所变成教师的学习场所、合作场所、研究场所,使教师自身的思想、观念、行为始终处于一种追求创新的境界,让教师把听到的做出来,把做好了的写出来,真正让教师自主生长自己的教育思想,从“事例经验”走向“类经验”,再形成“个人经验体系”与“实践智慧”,推动教育的进步。为此,我们构建成一种教师研究性合作学习的校本研修方式——自修—反思式校本研修模式。
此校本研修模式以一个学期为周期,依据专制的《教师专业发展报告册》,运用行动研究与叙事研究的方法来实施,期初选定“目标”,然后“天天写”、“月月评”,期末进行“成果整理”。一个周期可分为五个基本环节:
一是自定发展目标。教师通过自修自研,专家指导,觉察自己在教育行为中的主要问题及薄弱环节,寻找出其“最关键、最困惑、最有价值”的问题,针对自己的实际情况,制订出学习计划、行动方案及一段时间内所要努力达到的目标。此目标不宜太大,也不宜太小,最好是本学期能够解决的问题。
二是撰写反思案例。教师对照自选发展目标,采取积极的行动,有了一定的感受和体验后进行自我评价、自我总结,然后写反思案例。反思案例是教师经过反思而实现一个发展目标后的小结,是教师观念变化和行为改进后的一种自我认定,是教师教育思想形成的有效载体,是教师互评交流和校长导评的基础。案例撰写要用心去体验,用情去感悟,用自己的语言去表达,在一些细微之处不断积累自己的概念和命题。
三是开展教师互动。即在教师案例撰写的基础上,以合作学习小组为单位组织进行交流。教师互动重在信息交流、信息整合,达到优势互补、资源共享、相互促进、相互借鉴、共同提高的目的。在教师互动中,要学会“悬挂假设”,即暂时把自己的观点放在一边,不急于为自己的观点辩护,而是认真地听取别人的意见。还要会探索自己的隐性思想,即把自己的推理明确化,通过互动交流,使受训教师博采众长、补己之短,把别人的优秀成果有选择地因地、因事、因人制宜地运用到自己的教学中,并不断地总结、领悟、发挥、创新,形成自己的教育思想。
四是校长或专家导评。校长或专家组织评价小组对教师是否达到阶段发展目标给予评定,并依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与教师成长发展规律,对教师下一步发展做出规划,指明发展方向。让经验型教师向研究型教师发展,提高自己的理论素质;让理论型教师勇于实践,将理论与教育教学实践结合,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五是成果整理。即将一学期的培训成果表达出来。成果形式可多种多样,可以是一篇教案、一节课,也可以是工作经验。一般而言,主要是在众多系列案例基础上撰写论文。实际上就是对众多案例的反思成果进行有机整合,形成自己的个人经验体系与教育思想。它能让教师获得自信,感受成功,让优秀成果脱颖而出,从而营造出良好的培训氛围。
2.自主生长课堂模式
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所持有的最基本的教学理念就是教师发展是学生有效成长的前提。主张“工作即学习”、“教学即研究”;课堂是教育教学的主渠道,也是教育研究场所与教师成长发展的场所。自主生长课堂就是在充分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前提下,让教师在课堂上充分应用自己已有的教育思想并生成新的教育思想与智慧。
自主生长课堂模式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体现了教师个人教育思想的课堂,即课堂中教师有自己独特的“土办法”(有效的教学措施与方法)。二是体现共同生长的课堂,即课堂即学堂,在课堂中不仅使学生得到发展,而且让教师、教学环境、教学资源都能得到很好的提升。三是教师在其过程中又进一步反思与生长自己的新思想。即教师对课堂赋予“我”的解说。通过反思总结、概括提升等方式又进一步生长自己的新教育思想与智慧。
从内在机制角度看,自主生长课堂就是教师个体的自我经验只有在课堂中不断应用外化,在与他人讨论交流中不断总结升华,在反思中进一步固化和系统化。建构自主生长课堂有三个主要环节:
一是寻找捕捉个体的自我经验。分析发现教师的个体自我经验,善于发现、及时捕捉一些有效果的做法,并把它作为教学设计与评价的起点。要注意唤醒和激励教师的自我意识,发掘和保护教师的个人特色,鼓励教师更多地表现自己的真性情、“土办法”。
二是应用提升行动方案。在熟知教师个体的主要自我经验后,对其教育行为进行理性分析,以学生为主体,以“自我经验”为主轴来设计个人行动方案,包括设计教学方法,组织学习资源,开展教学活动。学校与同事要努力让教师的个人教育理论与时代方向基本一致,与教师所处的实际教育情境相契合,与教师自身的各种能力和条件相匹配,组建互补式的共同体,找到最佳的帮助教师提升的行动方案。(www.xing528.com)
三是概括形成个人理论。将反思贯穿整个教学生涯,不断整理自己的教学思路,不断总结自己的教学方法,不断概括自己的教学体验,逐步形成个人教育教学思想。学校与同事努力量体裁衣式地帮助教师建构自己的教学模式,尊重教师的个人话语权,让教师发现更好的自己,最终促进教师“专业自我”的建立。
3.自主生长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
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对师范教育最基本的主张是打好自主生长式专业发展的底色。师范生处于教师专业发展的起始阶段,必须破除一次性教育管终生的观念,必须让师范生掌握发展自我的知识与方法,学会自我导向学习,为终身发展做好准备。建立自主生长取向的师范生培养模式,必须达到以下条件:
(1)建立“三位一体”的师范生培养机制。
目前世界最流行的做法是与当地政府及中小学合作,共同建立教师专业发展学校。在教师专业发展学校里,大学与中小学合作进行教学与科研,有关教学与科研成果既能用于促进师范生的发展,也能用于促进在职教师的发展。
(2)建立师范生自我导向学习条件。
为了充分保障师范大学生的自我导向学习效果,我们组织编写了《素质修炼指南》;建立了专门的素质训练教室,并购买教师素质训练的相关硬件;与学校教务处合作,建立第二学分方案,将师范大学生的素质修炼、技能训练和教师专业实践的自我导向学习课程纳入第二学分,充分保障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开发师范生自我导向学习课程。
开发师范生自我导向学习的相关课程,如“教师专业发展”、“种子读书会”、“真人图书馆”、“爱心作业屋”、“专业观察”、“习明纳”、“表达与沟通”、“写作与创新”、“专业阅读”、“教师礼仪”等系列课程。
(4)建立双标双驱的教学管理体制。
实现人才培养依靠两个通道——第一个通道是通过教师的专业业务驱动,按照专业课程的培养目标将学生纳入课程学习和实践考查的轨道;第二个通道是通过学生的自我发展驱动,按照专业能力认证培养标准将学生纳入专业素质自我修炼和能力考查的轨道。两个通道同时贯穿师范大学生培养的四年,相互促进、相互补充。
总体来讲,本理论的第一轮实验研究阶段已基本结束。下一阶段,应站在学科建设与成果推广的新起点上,进一步丰富与完善研究成果。一是建立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案例库,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开展跟踪研究。二是完善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理论体系与课程开发。三是创建“全国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学校(专业)联盟”。积极申报新的国家级课题,启动新一轮实验与推广研究。四是继续办好《成才》杂志开办的“自主生长式教师专业发展”专栏与本理论研究的专业网站,开好每年的年会,实时开好成果展示会,不断创新。
(原载《成才》2016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