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位中小学教师都是一个具有独特自我经验的个体。正如世界上不可能有两片完全相同的树叶一样,自我经验也具有完全的独特性和唯一性。中小学教师自我经验的独特性决定了他们无法按照统一的模式进行专业发展,也不能够完全照搬“成功个体”的专业发展路径,而必须唤醒他们重新审视自我经验,利用好自我经验。
自我经验是中小学教师自我专业发展的基础,也是摆脱自我迷失,重塑自我的基石。中小学教师自我经验的形成至少需要经历、觉察、感悟三个层次,仅仅依靠自然反应是远远不够的,需要后天的积极训练。
自我经验的获得源于个体的经历。影响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来源主要有求学经历、教学经历和生活阅历。求学经历是中小学教师早期学生时代的学习过程,这种作为“教育对象”的角色,能够帮助中小学教师更好地换位思考,从学生的角度审视和理解教师职业,也能够帮助中小学教师认识和理解学生。教学经历是中小学教师先前从事教师职业的经历,每一位中小学教师的教学生涯都是得与失的过程,每一节课都有成功之处和不足之处。社会阅历是中小学教师作为一个“社会人”角色对教师职业的理解,可以帮助中小学教师了解社会和家长对中小学教师职业的期许和要求。
中小学教师的自我经验的获得除了需要个体亲身经历以外,还需要中小学教师的觉察和感悟。觉察是一种体验形式,是一个人对自身的存在以及世界“是什么”的非语言的感知和意会。一个有觉察力的人知道他在做什么,应该怎样去做,也知晓他可以自由选择,并且选择去成为他自己。觉察按照觉察对象来分,又可以分为对外觉察和对内觉察。对外觉察是对周围环境的觉察,对内觉察主要是对自我经验的觉察。“感悟”是在大量体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领悟,它是生长性的,而非移植的。感悟意味着个体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对个体的后续行为起自觉的指导作用。(www.xing528.com)
中小学教师自我经验会影响中小学教师对教学问题的价值判断,是中小学教师生成教育智慧的源泉。但中小学教师往往漠视自我经验的存在,更无法有效调动自我经验,因此,要引导中小学教师增强对自我经验的敏感性,了解自我经验对自我专业发展的重要意义,并且要提高在实践中运用自我经验的能力。
湖北第二师范学院的潘海燕教授领衔的团队认为,立足教师自我经验的自主生长式的专业发展,就是引领教师深入、持久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化自己的“自我经验”,进而形成一定的操作体系(个人理论),并使之成为教师个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理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