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经验”,是指个体通过亲身体验,在反思中获得的感悟。这里既强调了“体验”,也强调了“反思”与“感悟”,常常表现为自己的真性情、“土办法”。
《现代汉语词典》对“体验”的解释是:通过亲身实践所获得的经验;亲身经历,实地领会。心理学对“体验”的理解是:与一定经验关联中发生的情感融入和态度、意义的生成;是感知、记忆、理解、想象、直觉、情感、态度等诸多心理因素共同参与的活动。体验具有以下特征:亲历性(直接经验)、情感性、整体性、生成性(难以预设)、自主性、个体性(极其个性化的)。德国生命哲学的创始人、解释学哲学家狄尔泰讲:体验是生命存在的一种方式。体验不是外在的、形式化的东西,它是一种内在的、独有的、发自内心的和生命、生存相联系着的行为,是对生命、对人生、对生活的感发和体悟。世界的本体不是理性,不是客观外在的实在,而是活生生的感性的生命。任何世界的终极根基乃是生命本身。而生命是一种不可抑制的永恒的冲动,它处于不断生成的流变之中,人们不能用抽象的概念来表达,只能依据内在的体验加以把握。体验是生命自身的直接经验,在体验中,体验者所感受到的是一个凝聚着的、统一的感知整体,这种感知是和人的生命、个体的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只有体验才能把握生命,因为生命存在于体验表达的本质中。
“感悟”是在大量体验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领悟,是生长性的,而非移植的。感悟意味着个体对某个问题的认识上升到理性阶段,对个体的后续行为起自觉的指导作用。感悟需要丰富的体验和较好的感悟力。感悟的言语表达是极富个性化的,极富创意的,最容易产生令人拍案叫绝的“至理名言”。感悟有积极和消极之分,这取决于体验的性质和个体自身。
与自我经验相关的概念,有“个人经历”、“个人经验”、“个人理论”等。但这几个概念与自我经验还是有一定差异的,自我经验强调“体验”是前提,“感悟”是不可或缺的。“个人经历”强调了“体验”,忽视了“感悟”;“个人经验”虽然强调了“体验”,但没把正确体验与错误体验区别开来,容易走向经验主义。“个人理论”是系统化了的“个人经验”,是“个人经验”的高级阶段,教师的专业发展之初,能够凭借的只有“个人经验”,暂时还无法关注他的“个人理论”。教育学关注的是教师个人理论,但教师教育学更关注教师的自我经验。(www.xing528.com)
“立足教师自我经验的自主生长式专业发展”,就是引领教师深入、持久地对自己的教学实践进行反思,让教师在这个过程中系统化自己的“自我经验”,进而形成一定的操作体系(个人理论),并使之成为教师个人行之有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设计的理论,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产生持续而深远的影响。
所谓“自主”,即“自我导向”,其对立面是“他主”,就是指教师处于主人翁状态,主动的选择性、主体性体验与感悟、积极地创造。所谓“生长”,是指在反思下的、立足自我经验的个性化发展、整体性发展、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而不是违背规律的标准化生长、拔苗助长。“自主生长式发展”,就是以唤醒师生的主体意识为前提,以激发师生的内在动机为关键,以激活师生的潜能为重点,以教育反思为手段,以促进师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为目标,在工作的各个方面渗透教师的个人思想和理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