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运动处方的概念
所谓运动处方,世界卫生组织将其概括为:对从事体育锻炼者或病人,根据医学检查资料(包括运动试验即体力测试),按其健康、体力及心血管功能的状况,结合生活环境条件和运动爱好等个体特点,用处方的形式规定适当的运动种类、强度、时间及频率,并指出运动中的注意事项,以便有计划地进行经常性锻炼,达到健身或治病的目的。也就是说,运动处方是针对个人的身体状况而制定的一种科学的、定量化的周期性锻炼计划,使锻炼者进行有计划的周期性运动健身的指导性方案。有了这样的运动处方,不仅是为了加强今后体育锻炼过程的目的性和计划性,也是为了加强体育锻炼的长期性和持续性。
(二)运动处方的分类
1.传统的运动处方
一是治疗性运动处方,用于疾病或损伤的治疗与康复。二是预防性运动处方,主要用于增进健康,预防疾病发生。
2.根据应用的对象和锻炼的目的不同来划分
(1)健身运动处方,即健康人按照运动处方锻炼,以增强体质,提高健康水平为目的。
(2)竞技运动处方,即专业运动员按照运动处方训练,以提高专业运动成绩为目的。
(3)康复锻炼运动处方,即以治疗和康复为目的对患者应用处方。
(4)健美运动处方,即健美爱好者按照运动处方训练,以塑造体型与保持肌肉健美为目的。
3.细化分类情况
随着运动处方的应用普及,运动处方也被用于针对性地提高机体的某项素质运动中。因此,运动处方被细化为很多小类:心肺耐力训练处方;肌力训练处方;肌耐力训练处方;柔软度训练处方;协调性训练处方;爆发力训练处方;平衡能力训练处方;等等。
(三)运动处方的内容
运动处方的基本内容有运动目的、运动项目、运动强度、运动时间、运动时间带、运动频率和注意事项等。
1.运动目的
根据体育运动参与者的运动需要确定的目标(运动目的)。一是满足自己情绪需要,即运动的意向、愿望、兴趣;二是满足自己对健康的需求,即祛病、健体。具体说来,就是:增进身心健康;提高身体素质;治疗疾病。
2.运动项目
运动项目是确定运动处方性质的重要因素,必须根据运动目的来选择适当的运动项目。例如,为了健身或改善心脏功能和代谢,或者为了预防、延缓衰老,应选择中等强度的有氧代谢项目,比如快走、定量步行及竞走、慢跑(健身跑)、自行车、跑步机上跑步、有氧舞蹈、健美操和不太剧烈的球类运动等;为了增强肌肉力量,应选择力量型项目,如利用哑铃、杠铃、弹簧、橡皮筋等负重法或阻抗法进行力量练习;为了放松精神、预防高血压和神经衰弱,应选择运动强度较小的有氧代谢项目,如太极拳。
3.运动强度
运动强度是运动处方中决定运动量的最主要因素,可以根据心率、主观运动感觉等级来确定。(www.xing528.com)
(1)心率。心率是确定和监控运动处方强度的最常用指标,实践证明,除去环境、心理刺激和疾病影响等因素,心率和运动强度之间存在线性关系。通常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法和靶心率范围法来确定运动强度。
一是最大心率百分比法。最大心率不容易测定,通常以“220 -年龄”这一公式来推算,用最大心率百分比来确定运动强度,通常认为以采用55%~77%为宜。
二是靶心率范围法。靶心率是指运动中能获得最佳效果并能确保安全的心率,在实际运用时使用贮备心率和安静时心率来确定运动时的心率,称为靶心。贮备心率为最大心率与安静时心率之差。计算公式为:靶心率=(最大心率-安静时心率)×(0.6~0.8)+安静时心率。
(2)主观运动强度等级。瑞典生理学家布罗格首次提出主观强度感等级,用来评定运动的困难或运动的疲劳程度(表4-1)。
表4-1 主观运动强度(RPE)测定表
(注:选自肖国强《浅谈运动处方的实施》,《体育学刊》2001年。)
在表的“RPE”栏内,6~20的15个主观感觉等级上,每一单数等级各有不同的负荷强度感觉描述。这几个负荷强度感觉描述都具有相应的分值,如果各等级的等级数值乘10,其数值常与达到该等级的心率大体一致。运动者的运动感觉等级在12~15之间,说明负荷强度是合理的,中老年人运动时也应达到11~13级为宜。
确定运动强度的最好方法,是将靶心率和RPE两种方法进行结合。即先按适宜的心率范围进行运动,然后在运动中结合RPE评价表来掌握负荷强度。这样做,在运动中不用停下来测心率就可以知道自己的负荷强度是否合理。
4.运动时间
运动时间指每次运动持续的时间是多少,运动时间乘以负荷强度就是运动量。在制定运动处方时,有时可以采取较低的负荷强度和较长的运动时间,而有时就采取短时间高强度的重复运动。负荷强度确定后,持续该强度运动时间的就是关系到锻炼效果的重要因素。
5.运动时间带
运动时间带是指一天中进行健身运动的时机。应根据人体的生物节律周期来合理安排进行运动的时间带。例如,高血压患者运动时间带,白天比早晚要好,其理由是脑出血的发病有早晚多而白天少的倾向。特别是冬天,由于气温低,血压也容易升高,在早晚进行健身运动存在潜在危险。所以,要因人因天气因身体状况而选择运动时间带。
心血管病患者或中老年人运动的时间带应避免在清晨8点以前,特别是跑步和爬山。清晨,在空气清新的环境中可做一些轻微的活动,如散步、练气功、打太极拳、做柔韧体操等,这对于增进健康是有益的。
空腹时进行运动会产生不良影响,甚至导致低血糖。清晨空腹时进行运动必须加以注意。由于运动影响消化和吸收,所以饭后不宜立即进行运动。
6.运动频率
运动频率是指每周运动的次数。运动频度在制定运动处方中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设定运动频度,要根据运动目的不同、身体状况不同来区别对待。如果以健身或康复为目的,一般人的运动频度应以每周三次以上为宜。同时还应结合每次运动的强度、持续的时间、个人的身体恢复情况及对运动的适应能力等因素进行综合考虑。
7.注意事项
第一,运动处方中应指出禁忌参加的运动项目;第二,运动处方中应指出健身运动中自我观察指征和停止运动的指征;第三,体育运动参与者应掌握、了解一些必要的体育卫生知识;第四,运动处方实施一个时期后,要再进行医学检查或体力诊断,不断地对运动处方进行修改和调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