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活动中的关注问题

大学体育活动中的关注问题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有人对大学生一年来的学习成绩与入学时成绩的调查对比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体育运动是学习,是锻炼,需要反复练习,这就意味着需要有不断的追求,克服来自主观和客观上的各种困难,磨炼意志,增强自信心和自制力,培养自强、自信、自尊、自重、勇敢、顽强和拼搏的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体育运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大学体育活动中的关注问题

1.运动技能形成的有效途径

运动技能是通过练习形成的,练习是运动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但练习不同于机械重复,它是有目的、有步骤、有指导的学习活动。在练习过程中,要有意识地改变不合理的动作结构,按动作方式方法的要求完成动作。机械重复则不然,尽管多次重复,对动作技能的形成帮助很小。因此,根据人体生理特点,有效的练习应注意以下几点:

(1)明确练习的目的,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

练习的目的是否正确,是区分练习与机械重复的主要标志。练习的效果又取决于正确的方法。学生一开始就按确定的步骤和方法进行练习,可以避免盲目的尝试过程,提高练习的效果。

(2)知道练习的结果,坚持循序渐进。

学生在练习之后,及时了解练习的结果,并对结果有所分析,才能使正确的动作得到巩固,错误的、多余的、不合乎要求的动作得以纠正,加速神经系统的分化过程,形成动作技能。

(3)恰当掌握练习的速度和质量。

一般来说,在开始练习阶段,速度要适当放慢。保证动作的准确性。因为预防错误和避免错误比纠正错误更重要,且比较容易做到。

(4)练习次数和时间的适当分配。

一般来说,适当的分散练习比过度的集中练习优越。在开始阶段,每次练习时间不宜过长,各次练习的时距可以短一些。随着技能的掌握,可以适当延长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每次的练习时间也可延长。至于每次练习时间和各次练习之间的时距以多少为宜,应根据练习的性质、内容与掌握的程度而定。动作技能越复杂,练习内容越困难,练习的次数和练习的总时间就越多。

2.体育过程中的自尊心理

自尊心是人要求受到社会、集体尊重的一种情感。它是学生心里最敏感的角落,是学生前进的潜在力量。在体育教学和训练过程中几乎无处不在触及着学生的自尊心。学生的自尊心有强弱之分,且有向两个方向发展的可能性,过强的自尊心会变成虚荣心,即变成遇到挫折就灰心,听到表扬就骄傲;过弱的自尊心会变成自卑感,即变成内心的空虚。这些都不利于体育的学习和体育兴趣的培养。(www.xing528.com)

学生在体育运动过程中的自尊心存在着明显的个性差异。体质的强弱,素质的好坏,技能的优劣,都对学生的自尊心产生很大的影响。但随着学生个人对体育锻炼的认识、态度和实践的改变,一切都会随之变化。优势如果长期不坚持锻炼,就会失去优势,劣势如果坚持长期的科学锻炼,会改变劣势。值得注意的是有些体弱的同学,由于爱面子或者片面强调属于相对的遗传因素,而忽视了后天变异的绝对因素,更看不到自己的良好遗传对后代的意义,因而缺乏对体育的兴趣和对锻炼的信心。另外,男女同学在自尊心上也有很大的差异,女生较男生更爱面子,更易产生过强或过弱的自尊心。从而影响体育兴趣的培养和体育锻炼的效果。这些都不利于大学生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也不是当代大学生应有的特征。

学生的自尊心既是体育教育的依据,更是体育教育的结果。作为教师,在严格要求的基础上,要了解学生的自尊心,注意工作方法,尊重学生的自尊心。作为学生应积极地配合教师,在体育教育实践中,使自己的自尊心逐步向着珍重集体尊严、集体利益和集体要求上发展,同党和人民的要求紧紧地联系在一起。只有这样,才能使自己的自尊心真正成为前进的内在力量。

3.体育对发展智力和个人成才的影响

智力是指人认识客观事物并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智力的发展是在掌握人类知识经验和从事实践活动中发展起来的,是先天素质、社会历史遗产和教育的影响以及个人努力的因素相互作用的产物。体育作为学校教育的组成部分对智力的发展是否有积极的影响,是大学生比较关心的问题。日本学者大平胜马以小学1—6年级学生为对象,对手指运动与智商的相关程度进行了调查后发现,六项手指运动的指标都与智商成正相关。森重敏对小学六年级智商在130以上的优智学生与普通学生做了比较后发现,优智学生在瞄准和右手的打叩速度上优于普通学生。从1978年我国部分省市中学数学竞赛前三名学生的情况看,第一名上海鲁迅中学的李骏是篮球队中锋,年级象棋冠军;第三名北京四十二中学中的严勇,对篮球、排球乒乓球羽毛球游泳各种文体活动都爱好,达到体育锻炼标准;第三名北大附中的胡波,是400米接力第一棒,篮球好手。事实告诉我们,参加体育运动,不仅使一个人的身体健康,反应灵敏,精神振奋,而且因为脑力活动和体力活动得到适当的调节,对学习和工作效率的提高都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另外,实践还告诉我们,一个人的成才,健康是本钱,政治是方向,智力提供了可能性,坚强的意志是保障。意志在心理学中归属“非智力因素”,它包括需要、动机、情感、性格等,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二者是相互作用的,非智力因素起着维持调节作用。有人对大学生一年来的学习成绩与入学时成绩的调查对比研究表明:大学生学习成绩的优劣,在很大程度上受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体育运动是学习,是锻炼,需要反复练习,这就意味着需要有不断的追求,克服来自主观和客观上的各种困难,磨炼意志,增强自信心自制力,培养自强、自信、自尊、自重、勇敢、顽强和拼搏的性格,这些非智力因素在体育运动中都能得到很好的发展。

4.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体育动机的培养,是指使学生把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向他们提出的客观要求变为自己内在的学习需要的过程。动机的激发,是指把学生已经形成的潜在体育需要充分调动起来,使其变成体育运动的有效动力。培养是激发的前提,而激发过程中又进一步培养和加强了已有的体育动机。因此,体育动机的培养与激发二者虽有区别,但又有密切的联系。心理学的研究和体育教育工作的经验表明,培养和激发学生体育动机的具体措施如下:

首先,应明确体育学习的目的,对自己学习所要达到的结果在头脑中有一个清晰的反映。它是体育教学和体育锻炼过程中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学生应正确认识体育的社会意义,把体育学习的目的、学校教育的目的与生活的目的和为祖国“四化”建设而奋斗的远大目标统一起来,明确认识身体好对学习好、工作好的重要意义,形成持久的体育动机,从而提高体育锻炼的积极性。

其次,是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求知欲是推动学生自己去探求知识并带有情感体验色彩的一种内心渴望。它能使学生在学习和锻炼过程中产生愉快的情感,积极的态度,从而产生体育学习的兴趣,成为进一步探求知识的欲望。培养和启发学生的求知欲,不仅意味着使学生认识到体育知识对社会对自己的意义而产生体育的需要,还意味着在从事体育活动中产生愉快的情绪体验,从而产生进一步的体育需要。体育教学经验表明,使学生知道具体动作的知识、技能,就能吸引学生产生向往与追求的意向。

另外,教师在教学内容和方法上应注意新颖性。因为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和单调呆板的教学方法,会降低学生的学习兴趣,动摇体育动机。只有丰富新颖的教学内容,生动、活泼的教学方法,才能不断地引起学生的注意,不断使学生获得新知识,并使学生得到精神上的满足,从而进一步激发学生对体育学习和锻炼的积极性。新异的事物总是可以引起学生的探究,教学内容和方法的不断更新与变化,可以不断引起学生新的探究活动,从而可能在此基础上产生更高水平的求知欲。与此同时,教师适时地利用动机的迁移作用和学生学习结果的及时反馈作用,恰当地创设情绪体验的情境,都能有效地培养和激发学生的体育动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