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的生理现象和心理发展总是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的。大学生身心的健康与疾病,仍是个体的生理现象与心理现象共同活动斗争的结果。因此,作为身体教育,不仅要研究大学生的生理特点,而且要研究大学生的体育心理特征。
1.体育心理发展的一般概述
所谓体育心理发展主要是指个体从少年儿童到成年期间体育心理活动所发生的积极变化,这个积极变化过程,实质上就是指个体从少儿时起,随着体育实践活动的不断发展和大脑结构与机能的日益完善,他对社会体育文化现实整个反映活动的扩大、改善和提高的过程。
影响学生体育心理发展的因素是很多的,但其中最重要的因素有生物遗传、社会环境、学校教育、主观能动四个因素,一般认为,学生在不断从事体育实践活动的过程中,接受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向他们提出的要求时所产生的新的体育需要和他们已有的体育心理发展水平之间形成的矛盾,就是学生体育心理发展的内部矛盾。这内部矛盾的双方,一个是新的体育需要,一个是已有的体育心理水平,新的需要在人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新的、比较活跃的一面,已有的心理水平则是过去反映活动的结果,在人们的心理活动中,经常代表旧的、比较稳定的一面。学生新的体育需要是不断产生的,它和已有的体育心理水平就会不断地发生矛盾。随着矛盾的不断解决,他们的体育心理水平也就随之相应地提高了。在社会和学校体育教育的影响下,学生新的体育需要和他们已有的体育心理水平不断处于矛盾统一的运动过程之中,因而就推动着学生的体育心理不断地向前发展。
2.影响学生体育观形成的因素
体育观是人们对体育问题的一种系统的观点体系,是人们对体育的一种意识倾向和对体育的一定态度。形成体育观最基本的心理条件有两条:一是具有一定的关于体育方面的知识和经验;二是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大学生体育观的形成受到学生所处的社会生活环境和学生自身观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
(1)社会生活环境对学生体育观点的影响:社会生活环境可分为社会环境和生活环境。社会环境包括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环境,它们从总体上间接地对学生的体育观发生作用,尤其是社会体育文化环境。体育文化是一种既存的人们对体育问题认识的历史表现。人们往往首先借助于它间接地认识体育,当人们有了一定的切身体验后,又往往是借助于它去转变或强化、升华自己对体育的认识。生活环境包括家庭、学校、工作环境和社区环境,它们是学生个体直接接触的社会环境,它直接地具体地影响着学生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尤其是学校环境,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学校不但以体育课的形式对学生进行全面的体育教育,还通过组织管理和各种课外体育实践活动影响学生。此时学生正处于求知欲强烈,兴趣广泛,精力旺盛的时期,是学生体育观形成的重要的基础条件。
(2)主观因素对学生体育观的影响,体育观不是外来的体育信息在人脑中的简单反映,而是一个经过大脑筛选、概括、升华了的观点体系。参与、影响并实现这种对外来各种体育信息进行筛选、概括和升华的,是一个复杂的内在机制——人的主观因素。它主要包括:
①已有的体育知识经验。因为人总是站在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认识现实的,人们所具有的体育知识经验的广度、深度直接影响着人们体育观形成的速度和水平。
②自我发展的意识和兴趣。体育从某种程度上说,是人类自我完善、自我发展的一种手段,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有充分发展的自我意识。另外,人们体育兴趣的广泛性和指向性,则往往影响着人们的体育知识经验的广度和深度,从而影响着人们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www.xing528.com)
③体育情感与意志。人们对体育的情感是对体育认识的支柱,没有情感支持的认识是虚假的认识。另外,体育观的形成和发展不是轻而易举,一帆风顺的,它需要不断克服不良环境的影响,不断排除消极情绪的干扰,而这一切,都必须具备良好的意志品质,需要做出极大的意志努力。
总之,影响学生体育观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很多,它们都是互相渗透、相互影响、互相作用的,这些因素的合力,就决定了学生体育观形成和发展的速度、方向和水平。
3.大学生体育动机的特点
体育动机是推动学生进行体育学习和锻炼的心理动因,是一种对体育的需要。由于学生体育实践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因而学生所形成的体育动机也是多种多样的。甚至有时一个学生同时可能有几种动机支配他去进行体育学习或锻炼。不过,从激励学生进行体育活动的心理分析,主要表现为,当学生对体育的社会意义有一定认识而具有自觉性时,才能产生强烈的体育需要,同时也只有当学生对体育本身发生兴趣时,才能主动而愉快地去进行学习和锻炼。
体育动机和体育的效果有密切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二者是一致的。即动机好,体育的效果也好。但是体育动机对体育效果的影响要通过许多中介因素而起作用,加上学生之间的身体素质和心理发展水平的差别,使得动机和效果之间有时出现不一致的情形。体育动机影响着体育效果,而体育的效果也常常反过来影响学生原有的体育动机。例如,收到效果更能激发体育兴趣,否则会动摇体育信心,学生在体育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动机是复杂多样的,从不同角度分类,大学生的体育动机有以下两个特点:
(1)直接动机:即与体育活动直接相联系的动机,可称实用性动机,在体育过程中是与学习体育知识、掌握运动技能或表现体力和意志努力等直接相联系的具体动机。例如,由于肌肉活动而体验到的机体舒适感;因动作美观、灵活而产生的美感;在克服困难,完成危险练习时能表现勇敢、果断的意志品质和运动技能的愿望等,是以体育活动的直接兴趣为动力的。这类体育动机,一般较为短暂而不稳定,容易随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2)间接动机:间接动机是以体育的社会意义为动力的。这种动机往往来自学生对体育意义和作用的认识,来自学生的志向和理想,可称为远景动机。例如,为了祖国“四化”而更好地工作学习,积极地锻炼身体;为了完成体育课教学大纲所规定的任务而认真学习;为了集体的荣誉而勤学苦练等等。一般来说,这类动机是比较深刻的,具有较大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容易随客观环境和客观条件的变化而改变。
直接动机与间接动机在学生身上总是相互补充和密切联系着的。例如,有些学生是间接的体育动机占主导地位,能把体育同社会和生活的要求联系起来,并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起着促进体育学习和锻炼的作用,但必须以直接的体育动机来补充和支持。反之,如果学生是以直接的体育动机为主导,则必须培养其间接的体育动机,才能使体育活动更有意义,并能持久地坚持下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