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理论教育 大学体育发展概况-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大学体育发展概况-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时间:2023-11-23 理论教育 版权反馈
【摘要】: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除有着自身的历史和规律外,主要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学校教育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逐渐恢复,学校体育重新得到发展。197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各级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国家体委重新修订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大学体育发展概况-大学体育与健康教程

学校体育的产生和发展,除有着自身的历史和规律外,主要是随着学校教育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

商周时期在学校教育中设“六艺”(礼、乐、射、御、书、数)。孟子在追述夏、商、周三代学制时说:“设为庠、序、学校以教之,庠者养也,序者射也。”射和御都带有一定的军事和体育性质,而礼、乐中的舞蹈,也有锻炼身体的作用,这可以说是我国学校体育的雏形。

汉代以后,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的教育都是独尊儒术西汉的学校教育以“六经”(诗、书、礼、乐、易、春秋)为主,实际上取消了体育。宋朝虽设武学,属国子监管辖,但后来屡有兴废,其主导思想依然是重文轻武,读书做官。

我国近代学校体育是从清末开始由欧美传入的。19世纪70年代后期,特别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统治阶层中的“洋务派”,开办了一些军事学堂为主的新式学校,在这类学校里开始设置军事体育课程。19世纪90年代,中日甲午战争之后,一些抱着“救亡图存”的爱国之士,向西方寻求真理,逐渐形成了一种改良主义思潮,他们提倡办新学,在这些新学中产生了近代学校体育的雏形。20世纪初,清政府迫于当时的形势,不得不废科举、兴学堂。1902年颁布了《钦定学堂章程》,1903年又颁布了《奏定学堂章程》,章程中规定了各级各类学堂都设“体操科”,其主要内容为德、日的普通体操和兵式体操。1923年,将“体操科”改为体育课,教学内容开始采用英、美的游戏、田径、球类等综合教材。

国民党统治时期,虽然在广大体育教育工作者努力下,也曾制定出体育实施方案,编写过体育教材和参考书。但是,由于学校体育不受重视,体育课被列为“小四门”之一,经费拮据,设备简陋,上课是“放羊式”教学,课外是“选手体育”活动,因而学校体育为一纸空文。从上述情况可见,从清末到国民党统治时期,我国体育带有浓厚的半封建、半殖民地色彩。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学校体育出现了崭新的面貌。它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949—1957年,随着国民经济的恢复、改造和发展,学校体育也经历了一个改造和发展的过程。党和政府按照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点,把学校体育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新人的重要方面,十分关怀青少年、儿童的健康成长,做出了一系列的指示和决定,采取了许多有效的措施。为了加强领导,在组织领导方面,教育、体育和青年团等部门都设立了管理学校体育的职能机构:教育部设立了体育指导处,国家体委设立了群众体育司,团中央设立了军事体育部,使学校体育的发展得到了组织保证;在管理方面,随着整个国民经济和教育事业的发展,颁布和制定了一系列对学校体育具有指导和约束性的条例、大纲教材等文件,同时还制定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国家体委于1954年5月4日制定并公布了《准备劳动与保卫祖国体育制度》(简称劳卫制),这对宣传我国体育的目的意义,激发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促进群众性体育活动有组织有计划地开展,增进学生的健康,提高学习效率,推动体育教学改革等方面都起了积极的作用。

教育部颁布的教育计划明确规定,从小学到大学二年级,体育课为必修课,每周两学时。为了改革体育教学,提高教学质量,全国各地组织体育教师学习,进一步明确了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注意全面发展学生的身体,加强了对学生的思想教育和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1956年教育部编订并颁发了新中国第一部全国通用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大纲规定:“体育的目的是培养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保卫者。”提出了“全面性、实用性、科学性、健康性”的基本原则。这是我国学校体育发展中的一件大事。从此,全国中小学体育教学有了统一的内容和要求。

为了培养更多的体育师资,加速体育事业的发展,全国先后成立了6所体育学院和11所体育学校,并有38个高等师范院校设立了体育系科。

在党和政府的重视和关怀下,由于采取了上述有效措施,这个时期的学校体育得到蓬勃的发展,为创建我国社会主义学校体育的体系积累了宝贵经验,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1958年在“大跃进”的影响下,学校体育中也出现了错误的做法。比较突出的是大搞“四红”运动,即所有的学生(除病残者外)都要达到劳卫制、三级运动员、三级裁判员、普通射手的标准。为此,搞突击、限期通过,从而打乱了正常的教学秩序,违背了体育锻炼的客观规律。

通过贯彻党中央提出的国民经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方针,学校教育总结了正反两方面的经验,重新走上了正确轨道,学校体育也得到恢复和发展。在1956年“大纲”的基础上,于1961年编写了中小学体育教材,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学校体育应从增强学生体质出发的指导思想,随着国民经济情况的全面好转,课外体育活动又有了比较广泛的开展,各地普遍注意了防止形式主义,讲求锻炼实效,使学生体质有所增强,运动技术水平也相应得到提高。(www.xing528.com)

1966—1976年的十年间,学校体育遭到空前破坏。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拨乱反正,学校教育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逐渐恢复,学校体育重新得到发展。

1978年教育部颁发了新的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和教材,进一步强调“必须以增强学生体质为准则”。逐步恢复和建立了正常的教学秩序,加强了教学研究,提高了教学质量。

1979年教育部和国家体委、卫生部联合颁发了各级学校体育工作和卫生工作两个暂行规定,同时国家体委重新修订了《国家体育锻炼标准》,有力地推动了各级学校体育工作的开展。

课外群众体育和学校运动竞赛在逐步恢复的基础上日益活跃,这对学生锻炼身体、增进健康、陶冶精神、提高运动技术水平都起到了积极作用。

为了调查研究我国青少年儿童的体质,1979—1980年国家体委、教育部、卫生部对20多万7—25岁的正常青少年儿童进行23项指标的测试,初步了解了我国青少年的体质现状、特点和某些规律,研究制定了生长发育、机能、素质的评价标准,为学校体育的开展进一步提供科学依据。

为了更好地促进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的开展,进一步了解和掌握我国学生的体质、健康状况和生长发育的规律及其特征,在国家教委、国家体委、卫生部、国家民委的共同领导下,从1983—1986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了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工作,1985年3—7月在全国除台湾以外的29个省、自治区、直辖市,28个民族的观测点校,由经过专门培训的检测人员,使用统一规格的检测器材,按照《中国学生体质、健康调查研究》手册规定的“实施方案”和“检测细则”,在同一时间对2188所生活条件和体育锻炼为中等水平的小学、中学和大学902337名(包括汉族和27个少数民族)7—22岁城、乡男女在校学生进行了身体形态、机能、身体素质和健康共29项指标的实地检测。并根据所获取的有效资料做了大量的专题和综合性的分析研究,基本掌握了我国学生身体发育的现状、规律和年龄、性别特征,以及不同地区、不同民族和城乡之间的差异。这项大规模的学生体质研究为我国大、中、小学体育教学大纲的制定和体育教学提供了生理学依据。但也应看到,在学校体育的恢复、发展过程中,由于受片面追求升学率的思想的影响,一些学校对体育有所忽视,一度导致学生体质下降,这种情况引起有关部门的关注,并采取有力措施加以解决。

纵观我国学校体育的发展历史,特别是新中国成立70多年以来,学校体育的发展概况,我们必须认识到:

(1)必须全面理解和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明确学校体育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这样才能正确地发挥学校体育的作用。

(2)明确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在指导思想上,学校体育要面向全体学生,并在此基础上逐步提高运动技术水平,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

(3)必须按照教育规律安排学校体育,处理好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和劳动教育的关系;处理好学校体育与整个体育运动的关系;处理好学生终生体育锻炼的关系;以及学校体育内部诸方面的关系,如教学、课外活动、运动竞赛、课余训练等。使学校体育工作建立在教育科学和体育科学的基础上。

(4)必须按照党和国家的有关政策、法令,结合学校体育的特点,建立一套学校体育的管理体制、规章制度,以及科学评价标准。

(5)在学习和借鉴国外学校体育的经验时,应从我国的实际出发,以我为主地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学校体育体系。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